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砂岩路基填筑技术论文

红砂岩路基填筑技术论文

红砂岩的路基填筑技术刍议
摘要:对红砂岩路基填筑实行全方位、全面的管理,就需对红砂岩路基填筑中的各个方面、因素进行细致化、全面化考虑,并制定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施工技术质量的管理正常开展。

本文对红砂岩路基填筑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红砂岩;路基填筑;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由于当代我国对于交通建设的不断推进,形式各样的公路工程甚至高速公路工程均在不断的密集建设中,那么在此环境下,对于红砂岩路基填筑单位来说,对于红砂岩路基填筑施工质量及其施工技术的管理成了至关重要的环节。

而且它们也极大程度上对当代红砂岩路基填筑有着促进作用。

在以往对于红砂岩路基填筑项目的管理,一般只关注其施工现场质量的管理而对其它方面基本上属空白,这种情况下红砂岩路基填筑项目的管理存在着很多的漏洞,很难满足现代社会进步的步伐。

二、红砂岩的特性
红砂岩的特性
红砂岩多为含铁氧化物的泥岩、砂质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细化砂岩、粉砂岩、砂质或粉砂质页岩等沉积岩所组成,具有遇水软
化和崩解特性,在空气中风化快,干湿循环大强度变化等特性。

通常岩土类红砂岩的液限在35~40之间,塑性在18-22之间,最大干密度1.70g/cm3,最佳含水量在10%左右,其cbr值大都在0.2%~0.4%之间,远远小于高速公路施工要求的3%。

岩石类红砂岩的强度一般很高,达到60-70mpa,受雨水浸泡不易崩解,崩解小于其总重量的1%。

红砂岩的分类
红砂岩根据其烘干浸水崩解性强度可分三种类型,各类红砂岩的类型如下:
一类红砂岩:先烘干浸水24小时呈泥状或渣状崩解、单轴极限抗压强度ra=2~5mpa;
二类红砂岩:先烘干浸水24小时呈块状崩解,单轴极限抗压强度ra=10~15mpa;
三类红砂岩:先烘干浸水24小时不崩解或棱处小量崩解,崩解的重量小于总重量的1%,单轴极限抗压强度ra≥30mpa;
红砂岩根据其施工工艺要求,可分为“岩土”和“岩石”二大类:“岩土”类红砂岩:所谓岩土类红砂岩即为上面所述的一二类红砂岩,其强度低,在重型压路机的振动下能够解小,可通过压实度来进行检测,一般按土石混填路堤进行施工。

“岩石”类红砂岩:所谓岩石类红砂岩即为上面所述的三类红砂岩,其强度高,主要通过压实遍数、沉降量来进行检测,一般按填石路堤进行施工。

三、红砂岩路基填筑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一)严格把控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的质量
管理红砂岩路基填筑项目的施工过程,第一便是对于原材料及施工设备的管控,对其进行检验、接收与入场。

材料接收前,专业技术人员均需对其质量、规格及型号进行全面的检验,对于材料合格证件、质量检验合格单检验不及格的不给予接收入场,而不管材料来源于自身单位的采购还是甲方的供应。

并且对入场的材料数量进行清点,并按型号规格存放。

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担当重要的角色,而对于红砂岩路基填筑项目中用到的所有设备尤其是大型机器或者重要的大规模的建材,均需要在性能、规格,材质型号、国家要求的出厂质量合格证等方面符合国家的相关要求与规定,并且也要符合本红砂岩路基填筑项目的设计要求。

(二)认真细致地做好图纸会审工作
在红砂岩路基填筑项目要进行施工前,必须对其工程项目的设计图进行审查,并且对其它相关专业的图纸也要仔细审看,标出设计图纸中所存在的问题与错误,进而在图纸会议审核中进行讨论解决。

(三)合理进行施工方案的优化设计
在管理红砂岩路基填筑项目施工时,由于施工方案的不同对施工的质量及工程建设周期有着极大的作用,为了确保红砂岩路基填筑项目施工的正常开展,节约成本,缩短施工时间,需对施工的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与优化。

(四)红砂岩的路基填筑施工技术管理
红砂岩的路基填筑工法特点:
1、红砂岩路堤施工前必须做崩解性试验,确定红砂岩的类型,以便指导路堤的施工。

2、红砂岩路堤的施工不同于填土路基,也不同于填石路堤,其具有“岩土”和“岩石”的双重性,一、二类红砂岩按土石方混填的施工工艺进行,三类红砂岩按填石路堤的施工工艺进行。

一、二类红砂岩遇水容易崩解,不得用于浸水或受洪水浸淹的路段。

路床及台背回填不允许使用红砂岩。

一、二类红砂岩应避免在雨季进行施工,路堑开挖到位后应连续作业,各道工序紧密衔接,一气呵成。

红砂岩路段施工一定要注意及时做好排水防护设施,避免受水浸泡导致崩解从而降低岩石的强度,以至导致路基的沉降。

红砂岩路基施工应采用羊足碾或冲击夯进行压实,确保路基填筑的密实度和减小填料的孔隙率,避免工后中基出现沉降。

碾压松铺层:填方作业要求分层进行摊铺,每层松铺厚度根据压实设备、压实方法及现场压实试验确定。

使用大功率推土机、18 t 羊足碾以及40 t振动压路机并配备60 t拖式振动碾碾压。

填料级配控制:为了提高路基的强度和减少空隙率,用于路堤填料的红砂岩,要有良好的级配;同时每层填料相对稳定,填料粒径差别不应过大,以免造成工后沉降差异。

含水量控制:红砂岩填料碾压按各路
段试验结果得出的最佳含水率进行控制,一般为8. 0%~12. 5%。

包边及封层处理:在填筑过程中,同时进行包边土施工,路基两侧各超填0. 5 m。

在冬春两季停工时,路堤表面及边坡应加以修整和密实,路床顶面30 cm厚度范围内不得用于红砂岩填筑,应改用cbr值不小于8. 0%、密实性较好的的低液限粘土填筑,并严格压实,防止雨水浸泡。

5、注重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施工工序协调控制
在管理红砂岩路基填筑项目施工中,因为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十分多,所以在对其施工技术与质量进行管理中需分别对可能引发不好作用的环境因素进行制定科学有效的管控方案。

若要科学合理的对其对行管理,需要做到下面四个方面:第一,对于工艺的施工流程需接设计严格执行,它不但是施工现场操作的根本依据,并且也是确保工序施工质量的根本保证;第二,对施工工序的重要环节要重点把关,确定质量控制点,以此保证施工工序的强化性管理,进而确保施工质量的良好管理;第三,对红砂岩路基填筑项目施工质量及技术的管理中需对施工环境、环节、方法、原料、机械、人员实行全过程监管,也只有将上术所有的因素进行系统有效的管控才能够确保各个工序的施工质量及技术达到要求;第四,对于管理施工质量及技术得出的结果及时检查,进而确定该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活动的效果是否满足预定的目标,并且依据所反馈的信息对其施工管理进行优化调整,保证红砂岩路基填筑项目全程中的施工质量及技术管理均符合要求。

四、结束语
由本文可知,在管理红砂岩路基填筑的施工过程中,其管理对象是红砂岩路基填筑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等一系列的内容,而此需要红砂岩路基填筑管理人员优化配置施工过程中的全部资源并对红砂岩路基填筑的规定严格执行。

以此来达到施工全程的系统化、科学化管理及有效计划,从而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我们在不断总结红砂岩路基填筑项目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定可以找出最佳的施工质量与技术管理方法,而对其的发展也必将持久不衰。

参考文献:
[1] 李红星.红砂岩路基的施工技术[j].路基工程, 2010,
149(2):181-183.
[2] 李健.红砂岩筑路材料的工程性质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 1999, 16( 4). 5-7.
[3] 赵明华,邓觐宇,曹文贵.红砂岩崩解特性及其路堤填筑技术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3): 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