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轮复习自己整理绝对经典知识点整理简要版

第一轮复习自己整理绝对经典知识点整理简要版

俊杰教育高考数学章节知识要点归纳总复习集合及逻辑: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形表示法. 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集合的性质: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φ;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如果B A ⊆,同时A B ⊆,那么A = B. 如果C A C B B A ⊆⊆⊆,那么,.[注]:①Z= {整数}(√) Z ={全体整数} (×)①n 个元素的子集有2n 个. ②n 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 -1个. ③n 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2个. 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 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原命题⇔逆否命题. 例:(1)若325≠≠≠+b a b a 或,则应是真命题.解:逆否:a = 2且 b = 3,则a+b = 5,成立,所以此命题为真.⑵小范围推出大范围;大范围推不出小范围.如1>x 是2>x 的充分必要含绝对值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延伸1.整式不等式的解法(零点分段法)①将不等式化为a 0(x-x 1)(x-x 2)…(x-x m )>0(<0)形式,并将各因式x 的系数化“+”;(为了统一方便)②求根,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③由右上方穿线,经过数轴上表示各根的点(为什么?);④若不等式(x 的系数化“+”后)是“>0”,则找“线”在x 轴上方的区间;若不等式是“<0”,则找“线”在x 轴下方的区间. 2.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1)标准化:移项通分化为)()(x g x f >0(或)()(x g x f <0);)()(x g x f ≥0(或)()(x g x f ≤0)的形式, (2)转化为整式不等式(组)⎩⎨⎧≠≥⇔≥>⇔>0)(0)()(0)()(;0)()(0)()(x g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3.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1)公式法:c b ax <+,与)0(>>+c c b ax 型的不等式的解法. (2)定义法:用“零点分区间法”分类讨论.(3)几何法: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题.简易逻辑“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不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是简单命题;由简单命题和逻辑联结词“或”、“且”、“非”构成的命题是复合命题。

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 或q(记作“p ∨q ” );p 且q(记作“p ∧q ” );非p(记作“┑q ” ) 。

原命题若p 则q 否命题若┐p 则┐q 逆命题若q 则p逆否命题若┐q 则┐p互为逆否互逆否互为逆否互互逆否互“或”、 “且”、 “非”的真值判断(1)“非p ”形式复合命题的真假与p 的真假相反; (2)“p 且q ”形式复合命题当P 与q 同为真时为真,其他情况时为假; (3)“p 或q ”形式复合命题当p 与q 同为假时为假,其他情况时为真. 四种命题的形式: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逆否命题:若┑q 则┑p 。

(1)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是逆命题; (2)同时否定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是否命题;(3)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得的命题是逆否命题. 充分必要条件:如果已知p ⇒q 那么我们说,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且q ⇒p,则称p 是q 的充要条件,记为p ⇔q.函数函数的单调性若对任意()()0,212121<--≠x x x f x f x x 都有,则()x f 为单调递减函数。

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同增异减:函数)34(log )(221-+-=x x x f 的单调递增区间函数的奇偶性结论:常见的偶函数:()nx x f 2=,()x x f =,()x x f cos =,()xxaa x f -+=等等。

常见的奇函数:()12+=n xx f ,()kx x f =,()xk x f =,()x x f sin =,()xx a a x f --=, ()1+=x x a a x f ,()1121-+=x a x f ,()⎪⎭⎫ ⎝⎛-+=11log x x x f a ,()()x x x f a ±+=1log 2等结论:奇+奇=奇 偶+偶=偶 奇+偶=非奇非偶奇*奇=偶 偶*偶=偶 奇*偶=奇 偶+常数=偶 奇+常数=非奇非偶因为()()x f x f -=-为奇函数,()()x f x f =-为偶函数,所以可以把奇函数看作是“负号”,把偶函数看作是“正号”,则有助于记忆。

熟悉常用函数图象:熟悉分式图象:▲x y23例:372312-+=-+=x x x y ⇒定义域},3|{R x x x ∈≠, 值域},2|{R y y y ∈≠→值域≠x 前的系数之比.双勾函数:形如:0,0,>>+=b a xbax y ,其图像:指数函数x a y =的图像和性质:a >10<a <1定义域 R 定义域 R 值域{y | y >0} 值域{y | y >0} 在R 上单调递增 在R 上单调递减 非奇非偶函数非奇非偶函数函数图像都过定点(0,1)函数图像都过定点(0,1)当x >0时,y >1 当x <0时,0<y <1 当x >0时,0<y <1 当x <0时,y >1对数函数y=log a x 的图象和性质:a >10<a <11111定义域{x | x >0}定义域{x | x >0}值域为R值域为R在(0,+∞)上递增 在(0,+∞)上递减 函数图像都过定点(1,0)函数图像都过定点(1,0)当x >1时,y >0 当0<x <1时,y <0当x >1时,y <0 当0<x <1时,y >0对数运算:当xbax =时,此时解出的x 的值为函数的极值点,把x 代入原函数,可解出此时的最小值或最大值。

()na n a a a cb a b b a Na n a a n a a a aa a a a a a a a cb aN N Na M nM M n M N M NMN M N M n a1121log log ...log log 1log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1log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32log )12)1(=⋅⋅⋅⇒=⋅⋅===±=-=+=⋅-推论:换底公式:函数周期性:函数()y f x =满足对定义域内任一实数x (其中a 为常数), (1)()()f x f x a =+,则()y f x =是以T a =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2)()()f x a f x +=-,则()f x 是以2T a =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3)()()1f x a f x +=±,则()f x 是以2T a =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4)()()f x a f x b +=-,则()f x 是以b a T +=为周期的周期函数;数列1. ⑴等差、等比数列: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与通项n a 的关系:⎩⎨⎧≥-===-)2()1(111n s s n a s a n n n等差数列中,()n n a n s 1212-=-,若等差数列{}n a ,{}n b 的前n 项和分别为n n T S ,,则有1212--=n n n n T S b a 累加求通项(形如)(1n f a a n n +=+)例:已知}{n a 的首项11=a ,)(2*1N n n a a n n ∈+=+,,求}{n a 的通项公式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错位相减法:(考试重点)主要用于求数列{an · bn}的前n 项和,其中{ an }、{ bn }分别是等差和等比. 求和时一般在已知和式的两边都乘以等比数列的公比q ;然后再将得到的式子和原式相减,转化为同倍数的等比数列求和。

裂项相消法: 实质是将数列中的每项(通项)分解,然后重新组合,使之能消去一些项,最终达到求和的目的。

nn nn k n n k k n n n n n n n n n n -+=+++-=++--=+-+-=+111.....).........11(1)(1)121121(21)12)(12(1..................111)1(1例:求和:()11321211+++⨯+⨯n n 三角函数弧度与角度互换公式: 1rad =π180°≈57.30°=57°18ˊ弧长公式:r l ⋅=||α. 扇形面积公式:211||22s lr r α==⋅扇形三角函数:设α是一个任意角,在α的终边上任取(异于原点的)一点P (x,y )P 与原点的距离为r ,则 ry =αsin ; rx =αc os ; xy =αtan ;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一全二正弦,三切四余弦)正切、余切余弦、正割正弦、余割三角函数线正弦线:MP; 余弦线:OM; 正切线: AT.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αααtan cos sin = 1cos sin 22=+αα x x x x cot ,tan ,cos ,sin 知一求三:如cos α=54-,且tan α>0,则αααsin 1cos tan 3-⋅的值是————————— 诱导公式:2k παα±把的三角函数化为的三角函数,概括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xx x x x x tan tan ,cos cos ,sin sin 6344sin cos ,cos sin 2tan tan ,cos cos ,sin sin ,=±-=±-=±-+-+===+-=-===+πππαππααππαβαβαπβαβαβαβαπβα另外:互余与互余,与熟悉:,则若则若(二)角与角之间的互换函数 性质 y =sin x y =cos x y =tan x 定义域RR{x |x ≠k π+π2,k ∈Z }图象值域[-1,1][-1,1]R对称性 对称轴:x =k π+π2(k ∈Z )对称中心:(k π,0)(k ∈Z ) 对称轴:x =k π(k ∈Z );对称中心:(k π+π2,0) (k ∈Z ) 对称中心:⎝⎛⎭⎫k π2,0 (k ∈Z ) 周期 2π2ππ单调性 单调增区间: 单调减区间:单调增区间: 单调减区间:单调增区间: 单调减区间:奇偶性奇函数偶函数奇函数由图像求y=Asin(ωx+φ)解析式根据y =Asin(ωx +φ)+K 的图象求其解析式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①A 的确定:根据图象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即A =最高点-最低点2;②K 的确定:根据图象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即K =最高点+最低点2;③ω的确定:结合图象,先求出周期,然后由T =2πω(ω>0)来确定ω;④φ的确定:由函数y =Asin(ωx +φ)+K 最开始与x 轴的交点(最靠近原点)的横坐标为-φω(即令ωx +φ=0,x =-φω)确定φ.图像的平移伸缩变换)sin(ϕω+=x A y +)0,0(>≠ωA B 中,ω,,B A 及ϕ,对正弦函数x y sin =图像的影响,应记住图像变换是对自变量x 本身.如:x y 2sin =向右平移6π个单位,只是将所有的x 换成6π-x ,得)6(2sin π-=x y ,而不是⎪⎭⎫ ⎝⎛-=62sin πx y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