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进行小学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和有效表达。
作文教学应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连贯正确地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作文教学观察技巧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和有效表达。
作文教学应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连贯正确地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一、切实提高语文教师的自身水平有人说有效教学是语文教师安身立命之本,这就是说我们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必须以一个“杂家”的身份出现。
这是因为:一是知识的丰富性,促使你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广泛,教师仅仅具有出道时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有庞大的知识体系做依托。
二是语言的时代性,促使你必须接纳新鲜的知识。
有时候发现自己说话传统、啰嗦、老套,要怎么样,不要怎么样……且不说有没有一点幽默感,光是这种说话方式就可能致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
三是题材的广泛性,促使你必须关注学生的成长。
题材是不是生活化、个性化、多样化,这经常是我们忽视的。
我们的学生缺少的不仅仅是经历,更多的是提炼自己生活经历的能力。
他们在短时间可能无法提炼一个完整的写作素材,这时我们有没有及时帮助他们,形成头脑风暴,探触最近发展区,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二、加强学生作文的指导性指导学生作文,首先要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假如学生想写又没有东西可写,而老师硬要他写,这样是
写不出好作文的,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是重要的一环。
学生开始作文写什么呢?一般说来是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即写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自己所干、所见、所闻、所感的东西。
1.做过什么,写什么学生写自己做过的事易写。
我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亲自参加实践,自觉地从中接受教育。
学生有了真实的感受和体验,才能把亲身经历的有意义的事写下来。
例如平时我注意组织学生为集体,为他人多做好事,然后叫他去写“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或“记一件有意义的事”的文题,学生就会感到有内容可写。
2.看了什么,写什么学生写自己所看到的东西不会感到难。
我就做有心人,引导学生关心集休,多留心周围的事情,多观察,多分析。
需要写的时候,手头有东西可写。
如要学生写某一景物或建筑物或某一现象,先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或参观,我在观察或参观过程中指导,启发思路,帮助学生构思。
这样写出的文章就会具休充实。
3.听到什么,写什么学生写自己亲闻的人和事,也感到容易写。
我经常引导学生留意日常与人交往,把所听到的有趣的有意义的人和事记述下来,做生活的有心人。
如听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段有趣的新闻、爷爷奶奶的童年等,作文时要学生写这类题材,学生就有事可写了。
4.想到什么,写什么要学生写自已心里所想到的东西,也是较容易的。
因学生生活阅历不深,虽对生活有观察,往往会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
因此,我在学生观察基础上,引导他们从现象到本质去认识,去思索问题。
这样学生对某一问题有所分析,他也就有所想,把所想的东西写下来,也就成了文章。
或写自己的打算,自己的理想,自己
的决心,自己的回忆等。
如让学生写“我长大了想干什么”“老师日夜辛勘地工作为了什么”“你生活中有过哪些有趣的事”“你最喜欢读的书是什么”……这样写起文章来,思想就会长上翅膀,自由飞翔,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也就千姿百态。
5.读了什么,写什么要学生写自己读过的东西,也是较易的。
学生读了什么,组织他们写什么,主要是指读了什么“习作例文”,组织他们写什么习作。
当然也可以写自己看过的课外读物的感受。
我经常指导他们进行仿写,仿其结构写法,也可仿其与自已生活实际相似的内容特色,还可仿其词语句子的运用。
仿写的关键在一个“活”字,即要仿得“活”。
不要原封不动生搬硬套,或者改头换面。
使学生写起来就有样可依,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三、培养学生习作的技巧性学生写作文有了内容。
但如何写好,写具体,还是一个关键问题。
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多样方式去开拓学生思路,把文章写具体。
1.引导回忆,再现情要学生作文时,我先引导学生回忆,再现所写题材当时的情境,把学生带入当时的情境。
如写义务劳动、主题班会等,都可以先引导学生追忆当时的过程与情境,使当时的人和事再现在目,唤起记忆,再次体味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状等情形。
这样,教师把学生带入情景,为学生提出一个具体生动的语言环境,把语言训练和发展智力统一在情境作文过程中。
2.仔细观察,认真比较观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方法,也是从生活中获取作文材料的重要方法。
一个场面、一个事物、一处景物、一件东西、只有对象明确,范围清楚,为儿童所熟悉、所喜爱、贴近儿
童生活,才能够激起儿童习作的兴趣。
首先,要确定好观察点,注意取景角度。
例如《长城》一文,先写远看长城,观察点在远处,后写长城的高大坚固,观察点在近处。
这样从不同角度观察长城,由远及近,由概貌到细处,写得及全面又精析。
其次,要认真比较,才能写出特色。
例如《桂林山水》通过丽江的水与大海、西湖相比,桂林的山和泰山、香山相比,写出了桂林的山和水的不同特点,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千古绝唱做了很好的注释。
3.指导“具体”文章切忌“言之无物”。
我的做法是:除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外,我很注重典型示范,引导联想。
作文前选择一两篇类似的写得具体的作文范例,读给学生听,指出写得具体生动的地方。
我在讲读课文中结合范文进行指导外,还善于启发学生从一事想到另一事,从现在想到过去,想到将来;从事物的现象想到事物的本质……其次,指导写具体还要多问“怎么样”,学生常常对自己描述的人和事,虽有真切的印象,但作文时往往写不具体。
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就是告诉学生不论写人写事或写景时,要多问问自己“到底是怎样的”,比如说公园的景色很美丽,到底怎样美丽呢?会开得很热烈,到底怎样热烈?有时候问一次不行,还要连续问几个“到底是怎么样的”。
如果一个个“到底怎么样的”都得到了明确的答案,就一定能把事物写得具休形象。
总之,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坚持做到积累打下作文的基础,观察扩大写作的宽度,欣赏评价开启他们的心智。
只要坚
持不懈,我们定能顺利地带领孩子走入快乐作文的殿堂,使学生快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