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道主题班会ppt
张丽莉是任教于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2012年5月8日 20时38分,在佳木斯市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一辆客车在等待师 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本可以躲开 逃生的张丽莉奋不顾身救起学生,危急之下,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 一旁,自己却不幸被碾到车下,造成双腿截肢,骨盆粉碎性骨折,以 至生命垂危,另有4名学生受伤。张丽莉用柔弱的身躯谱写了一曲英勇 奉献的大爱之歌。 1.江泽民回母校看望老师 1990年9月13日上午,江主席乘车来到母校。在行政楼的走 廊里,江主席快步走上前握住严峻教授的手说:“严老师,您 好!”在洋溢着欢声笑语的会议室里,江主席询问了老师们的身体 状况、工作情况。钟光林教授住院期间,江主席还多次到医院看 望。
1、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2、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3、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4、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5、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6、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7、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8、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是谁—— 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 是您!老师! 您用辛勤的汗水,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嫩苗。 是谁—— 把调皮的我们教育成能体贴帮助别人的人? 是您!老师! 您的关怀就好似和煦的春风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是谁—— 把幼小的我们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是您!老师! 您的保护让我们健康成长。在金秋时节结下硕果。 您辛苦了!老师! 在酷暑严寒中辛勤工作的人们。 您辛苦了!老师! 把青春无么奉献的人们。 我们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 ——您辛苦了,老师!
2.周恩来不忘师恩 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岑突患脑血栓逝世,周总理参加 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挽联上写着:“张伯岑老师千古,学生周恩 来敬挽。”张伯岑病故后,周恩来一直惦记着张家的生活,自然灾害时 期,周恩来把自己的购物证给张伯岑夫人,还派人给张夫人送去500元, 并嘱咐交际处对张夫人及其子女的生活要倍加关照。 3.朱德给老师让座 1959年,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开演前,一位年逾古 稀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那位老人是自己早年在 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礼,礼毕 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将座位让给老人,待老人座定后,他自己才坐下。 4.彭总穿便服见教师 195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 彭德怀元帅身穿便服,准备接见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代表。工作人 员提醒他说:“彭总,您是国防部长,应该着军服才好。”彭总说: “今天是去见老师,学生见教师应该穿便服。”接见的时候,彭总穿 着便服,频频向老师问好。
一年七班尊师重道主题班会 1组
谜题:桃李芬芳满天下,传道授业解惑人。 (打一称谓职务) 谜底: 谜题:此后当报师者前,凡学之道何为难? (打一称谓职务) 谜底:
谜题:永远学先进 (问候语) 谜底:
谜题:桃李芬芳满天下,传道授业解惑人。 (打一称谓职务) 谜底:老师
谜题:此后当报师者前,凡学之道何为难? (打一称谓职务) 谜底:老师
谜题:永远学先进 (问候语) 谜底:老师好
尊师重道释义: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 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代代相传。它从另一个侧面体 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尊师重道是指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这个成 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 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 古语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师者,人之模范也”,“一日 为师,终身为父”,“人有三尊,君父师是也” 等等。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 “尊师”的道德观念。古代流传下来许许多多这方面的故事。如,《子贡尊 师》、《魏照尊师》、《李世民教子尊师》、《张良拜师》、《陆佃千里求 师》、《程门立雪》等等。 "重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我国传统上把学问知识分为“道”、 “经”、“术”三个层次。“道”是最高的学问。“经”是对“道”的阐述。 “术”是实践“道”的手段和方法。古代所有学派都把“道”作为最大的学问, 最终的追求目标。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中国政府决定从1985年起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 从199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保障教师的合法权 利,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