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学

美学

全国2005年7月一、单项选择题1.被各国美学界尊称为“美学之父”的是( B )A.苏格拉底 B.鲍姆嘉登C.鲍桑葵D.亚里士多德2.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是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的( C )A.伊安篇 B.斐多篇C.大希庇阿斯篇 D.会饮篇3.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构成的一种( B )A.物质关系B.精神关系C.物质与精神统一的关系D.欲求关系4.传统美学由于割裂内容和形式,从而致使艺术作品的内容成为一种( C )A.艺术的存在B.非艺术的存在C.既是艺术的存在,又是非艺术的存在D.既不是艺术的存在,又不是非艺术的存在5.以下属于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的是( C )A.意象世界层 B.物质实在层 C.形式符号层D.意境超验层6.艺术最核心的功能是( C )A.娱乐B.道德教化 C.审美D.社会干预7.19世纪,以德国美学家费希纳为代表的美学流派是( D )A.结构主义美学 B.现象学美学C.体验美学D.实验美学8.提出“美是生活”的美学家是(D )A.别林斯基 B.黑格尔C.狄德罗D.车尔尼雪夫斯基9.中国当代美学家蔡仪曾主张( B )A.美在客观说 B.美在主观说C.美在主客观统一说D.美在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说10.最早提出“天才”论,强调艺术是天才的创造和表现的美学家是( B )A.贺拉斯B.柏格森C.克罗齐D.康德11.从联想的类型来看,人们常说的“爱屋及乌”、“睹物思人”、“瑞雪兆丰年”属于( C ) A.相似联想 B.对比联想 C.接近联想D.类比联想12.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谈到喜剧问题的是( B )A.德谟克利特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苏格拉底13.在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主张“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统一”说的美学家是( B ) A.蔡仪B.朱光潜C.李泽厚 D.吕荧14.席勒曾认为美是( B )A.感性的完善B.理念的感性显现C.活的形象D.关系的完满15.“主观的合目的性”是以下哪位美学家美学思想的一个核心命题?( A )A.谢林B.黑格尔C.康德D.布瓦洛16.马克思主义探讨美的本质问题的逻辑起点是( D )A.客观的物质世界B.客观的精神世界C.主观的心意状态D.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17.德国古典美学家康德的美学代表作是( A )A.《判断力批判》 B.《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C.《美感》D.《理想国》18.艺术的存在方式是( C )A.艺术接受→艺术品→艺术创造B.艺术品→艺术接受→艺术创造C.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D.艺术创造→艺术接受→艺术品19.艺术接受的过程可以区分为( B )A.品、观、悟B.观、品、悟 C.悟、品、观D.品、悟、观20.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家中,曾提倡“以美育代宗教”的是( C )A.王国维B.梁启超C.蔡元培 D.朱光潜21.“寓教于乐”的原则实际上就是强调( D )A.美育和智育的统一B.美育和体育的统一C.德育和智育的统一D.美育和德育的统一22.明确提出“审美教育”概念的美学家是( C )A.康德 B.贺拉斯C.席勒 D.锡德尼23.美育主要依据的是( D )A.现实的原则和社会的尺度 B.理想的原则和情感的尺度C.现实的原则和情感的尺度D.理想的原则和社会的尺度24.美育的过程中对个人创造性的激励是通过以下哪个要素来实现的?( B )A.情感 B.意志 C.理性D.愉悦25.在意象的类型中最具有“天然”性的是( B )A.仿象 B.兴象 C.喻象D.抽象26.在中国历史上,自然美开始作为独立的审美形态出现在( C )A.盛唐B.西周C.魏晋D.宋金27.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中,与审美活动关系较为密切的是(A )A.视觉和听觉 B.味觉和触觉C.视觉和味觉D.味觉和听觉28.英国美学家布洛曾提出( C )A.移情说B.时间距离说C.心理距离说D.空间距离说29.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C )A.实用关系B.伦理关系C.审美关系 D.认识关系30.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 A )A.哲学方法B.心理学方法C.艺术学方法D.人类学方法二、多项选择题31.在西方美学史上,提倡“快乐说”的理论家是( AD )A.格兰特?艾伦B.托马斯?阿奎那C.斯宾塞 D.亨利?马歇尔E.席勒32.从主体与对象世界的关系来看,意象可以区分为( ACDE )A.虚象 B.仿象C.兴象D.喻象E.抽象33.20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美学研究方法在西方盛行,其代表人物是( BC ) A.列维?斯特劳斯 B.罗兰?巴特C.托多罗夫 D.姚斯E.阿多诺34.以下关于美感的表述正确的是( ABCD )A.美感受主体的生理结构、心理因素和文化因素等的制约B.从本质上看,美感是一种生理的快感C.美感是对主体的创造性的一种体现D.美感具有丰富的社会性意义E.美感的范围比美的范围狭隘35.关于喜剧产生的原因有多种解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 ABCD )A.突然荣耀说B.乖讹说C.生命的机械化 D.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说E.游戏说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第36、37小题每小题各4分,第38、39小题每小题各3分,共14分)36.内在感官说37.崇高38.美学思想39.灵感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40、41小题每小题各7分,第42小题6分,共20分)40.简述意境与意象的区别。

41.简述美育的特点。

42.简述优美的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3小题12分,第44小题14分,共26分)43.结合具体事例,试论美和美的东西之间的差异。

44.举例说明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全国2005年4月一、单项选择题。

1.在美学研究的各种审美现象中,最重要的是(D)A.社会审美现象 B.心理审美现象C.自然审美现象D.艺术审美现象2.19世纪中叶以前,在西方占主导地位的美学研究倾向是(B)A.“由下而上”的方法B.“由上而下”的方法C.重视科学实验的方法 D.实证主义方法3.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应当是(D)A.唯物论的反映论B.唯物辩证法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作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4.提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这一命题的人是(C)A.康德B.席勒C.马克思 D.车尔尼雪夫斯基5.从文献材料看,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是柏拉图的(B)A.《斐多篇》B.《大希庇阿斯篇》C.《伊安篇》 D.《会饮篇》6.马克思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这说明了人要与现实建立审美关系就必须具有(B)A.闲暇时间B.自由意识C.物质条件 D.艺术趣味7.荣格心理分析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是(C)A.性力B.权力欲望C.集体无意识 D.力必多8.审美关系最本质的特点是(C)A.他律性B.排他性C.自由性 D.社会性9.人类普遍爱好人体美,这说明(D)A.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 B.美感来源于性选择C.美感离不开性 D.美感是人的性选择的社会化10.埃塞俄比亚原始部落里的人以嘴大为“美”,这反映了原始人的美感(A)A.与特定观念相联系B.模仿动物C.包含反感祖先形象的本能D.与性感紧密相连11.丰乳肥臀的原始母神雕像反映了原始人美感(A)A.与生殖崇拜观念相关B.与图腾崇拜观念相关C.与动物崇拜观念相关 D.与人的巫术观念相关12.林黛玉对于贾宝玉送给她的一块旧手帕产生天下至美之物的感受。

这是因为林黛玉采取了(C)A.实用态度 B.伦理态度C.审美态度D.认知态度13.“美就是由视觉和听觉产生的快感”是出自(B)A.《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B.《大希庇阿斯篇》C.《判断力批判》 D.《美感》14.艺术创造最主要的是创造(D)A.艺术境界 B.艺术形式C.艺术情感 D.艺术意象15.马克思把艺术归结为一种意识形态,这说明艺术品是(A)A.精神产品 B.物质产品C.意象思维的结晶D.抽象思维的结晶16.有意味的形式说的倡导者是(C)A.席勒 B.斯宾塞C.克莱夫?贝尔D.康德17.不主张载道说的美学家是(D)A.孔子 B.韩愈C.柳宗元D.陆机18.在“意境”范畴的形成过程中,没有做出直接贡献的美学家是(A)A.刘勰B.司空图C.王昌龄D.王国维19.认为艺术“是为人类心灵而存在”的思想家是(B)A.奥古斯丁 B.黑格尔C.克莱夫?贝尔 D.海德格尔2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艺术根本上是存在于(D)A.人类社会中 B.动态流程中C.人类历史中D.人类心灵中21.中国古人认为,艺术活动起于艺术家的“人心之动”,这个“动”包括(B)A.意象的生产和意象的创造B.意象的孕育与意象的生产C.意象的孕育和意象的创造D.意象的创造和意象的接受22.西方文论中,有时会把闪现灵感的心灵称作(B)A.“镜”B.“灯”C.“线” D.“洞”23.优美的形象一般表现为(A)A.内容与形式互为表里B.内容比形式重要C.形式比内容重要D.形式具有独立的价值24.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最能体现的艺术倾向是(A)A.以丑为美 B.崇美抑丑C.美丑不分D.无美无丑25.悲剧突出地说明了(A)A.有限的人生所具有的无限的意义B.无限的人生所具有的有限的意义C.现实的人生所具有的历史的意义D.理想的人生所具有的现实的意义26.康德与黑格尔的崇高观之间的关系是(B)A.康德受到过黑格尔的影响B.黑格尔受到过康德的影响C.康德与黑格尔互相影响 D.黑格尔与康德之间互不相干27.苏珊?朗格说:“一个嚎啕大哭的儿童所释放出来的情感比一个音乐家释放出来的个人情感多得多”,说明美育(C)A.要重视情感 B.要重视儿童的哭声C.光有情感是不够的D.光有哭声还不够28.自然的陶养是美育的(B)A.最基本的道理 B.基本途径之一C.很次要的途径 D.一种间接的途径29.“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说明(C)A.观众是真正的艺术家 B.审美活动无标准可言C.审美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创造 D.作家的创造不及观众的创造30.朱光潜说:“文艺和其他美感活动给本能冲动和情感以自由发泄的机会。

”这表明美育具有(C)A.娱乐作用 B.感化作用C.陶养作用D.交流作用二、多项选择题31.美感教育所培养的“完美的人”,是指(ABD)A.既有物质生活,又有精神生活B.既有理智,又有情感C.既满足了欲望,又满足了感情D.既有工作能力,又善于生活和娱乐E.既无道德的缺陷,又充满着智慧32.狄德罗“美在关系”的理论最大的成就在于(BD)A.看到了美与人的主观世界的关联B.突破了过去把美当成某种单一的现象或某种孤立的因素的观点C.自觉地把审美关系作为美学研究的出发点D.开始从自然和社会生活各种相互关系中来理解美E.有意识地把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联系起来33.朗吉诺斯倡导崇高,是因为当时人(CDE)A.把崇高看成是粗野的自然B.只有有文化教养的人赞叹崇高C.有庸俗的气息D.过于贪求金钱E.生活败坏,每况愈下34.艺术意象的孕育有赖于艺术家的如下状态:(ABC)A.感动B.虚静C.神思D.心手相应E.迷狂35.与以往的美学理论相比,马克思主义美学具有自身显著的特点,主要有(ABDE)A.把美学问题与人类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B.把美的本质问题与人类的本质紧密结合在一起C.第一次深刻揭示了人的无意识在美的生成中的作用D.唯物辩证地解决了美学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问题E.渗透着巨大的历史感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36、37小题每题3分,38、3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36.观37.移情说38.埃斯特惕卡39.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说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共20分)40.简析现当代西方的一些美学家反对给美和艺术下定义的主要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