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武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自选套路:指练习者根据自我身体素质、技术风格创编的武术套路。
功法运动:是以单个武术动作作为主体进行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
分组练习:是集中指导后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复习巩固的形式。
搏斗运动:是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较技的实战练习形式。
散打:散打又称散手,古称手搏、白打等,由于比赛是以徒手相搏相较的运动形式在台上进行,又称打擂台。
六合:是指手、肘、肩、脚、膝、胯部位的协调配合,体现出整体合一的劲力特点。
二,选.填.判题知识点1,商周时期,(田猎)和( 武舞)成了武技训练的主要手段。
2,传统功法运动按其形式与功用可分为内壮功、外壮功、轻功)、柔功)4种。
3,宋元时期,以民间结社组织为主体的民间练武活动蓬勃兴起,如(英略社)、(弓箭社)、(相扑社)等。
社的形成,民间武术传授、交流、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4,“长拳”一词最早见于明朝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的“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
以长拳命名的主要武术套路有长拳三十二势、太极拳长拳等。
5,1989年为第11届亚运会创编的第一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
6,2001年由国际武术联合会组织编写的最新国际比赛套路,每个套路均由不同难度和数量的规定动作组成,具有严格的统一规范和标准。
7.,长拳的呼吸方法,除了“沉”之外,还有“提、托、聚”法,合称“沉、提、托、聚”四法。
8,《汉书.艺文志》兵技巧十三家中,收入了《手搏》6篇、《剑道》38篇。
9唐朝时枪是战阵的主要兵器,剑制也已由刀制取代,剑完全退出了正式战争的舞台。
唐代长安二年,开始实行武举制,这种用考度选拔武勇人才的办法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10,1910年在上海成立的精武体育会是维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团体。
国民党政府于1928年在南京成立中央国术馆1986年成立了中国武术研究院,1987年成立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学会(后更名为武术分会),为武术的科学研究带来了组织上的保障。
11,武术图解的一般知识主要包括运动方向、动作路线、附加图、往返路线、运动方位、动作名称、术语的运用、要领说明、常用叙述词等方面的内容。
12,在武术教学中教师的示范要做到准确、熟练、优美并突出武术特点,使学生了解所学动作的形象、结构、完成顺序,是学生通过直观的感性认识获得动作概貌的主要手段。
13,在武术教学方中教师常用的纠正动作的方法有指导法、静耗法体验、语言提示、对比分析等四种方法。
14武术课组织练习的形式一般有集体练习、分组练习、单人练习和双人练习、综合练习、实战练习。
15,擒拿一般可分为拿骨(即反关节)、拿筋、拿穴三类。
16武术中主要的接触性防守方法主要有拍挡、外格挡、内格挡、上架档、下截挡、抄腿、阻挡、阻截。
17散打的比赛场地高为80厘米、长800厘米、宽800厘米的擂台上,台面上铺有软垫,台中心画有直径120厘米的中国武术协会的会徽。
18在基层武术教学中,学生学习武术的过程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认知情况、提高程度、意志品质等五个方面。
19 武术套路竞赛一般分为个人赛、团体赛、个人及团体赛三种类型。
20 武术比赛服装睥广告标志或队标只允许印在左袖外侧一处,大小不得超过8cm×5c m。
21 散打的得分部位为头部、躯干、大腿,禁击部位是后脑、颈部、裆部。
22 对练项目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
23 运动员听到上场比赛的点名和赛后示分时,应向裁判长行抱拳礼或持械礼。
24 套路比赛在地毯上进行。
单练和对练项目的场地为长14米,宽为8米。
四周内沿应标明5厘米的边线。
其周围至少有2米的安全区,在场地的两长边中间各做一条长30厘米,宽5厘米的中线标记。
集体项目的场地长为16米,宽为14米。
25. “十二行”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立如鸡,站如松,转如轮,折如弓,轻如叶,重如铁,缓如鹰,快如风。
26. 武术术语,拳术中的踢、打、摔、拿四种击法. "踢"指腿法、包括蹬、踹、弹、点、缠、摆、扫、挂等;" 打"指拳法、包括冲、撞、挤、靠、崩、劈、挑、砸、撑、搂、拦、采、挒、勾、抄等; "摔"指率法(旧称跌法)、包括掤、巩、揣、滑、倒、爬、拿、捋、勾等. "拿"指擒拿法、包括刁、拿、锁、扣、封、闭、错、截等27. 武术术语的”八法”.是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八种方法总称.具体要求是:" 拳(手)是流星眼是电; 腰(身法)如蛇行步赛钻;精神充沛气宜沉;力要顺达功宜纯." 即练功要求做到手捷快、眼明锐、身灵活、步稳固、精充沛、气下沉、力顺达、功纯青.28. “十二行”:是龙、虎、骀、马、熊、猴、鳌、蛇、鹰、鸡、燕、鹞29. 长拳的主要特点是:撑拔舒展、劲顺击长、快速有力、灵活多变、窜蹦跳跃、腿法较多、节奏鲜明、气势磅礴。
30. 太极的基本技法:磅礴。
1、虚灵顶劲2、气沉丹田3、含胸拔背,4. 、松腰敛臀 5. 尾闾中正6. 舒指坐腕7. 沉肩坠肘8. 、圆裆松胯9. 宜鼓荡,外示安逸10. 运动如抽丝、迈步似猫行31. 剑术的基本技法:气韵生动, 把活腕灵,刚柔兼备.轻快敏捷32. 刀术的基本技法: 4刀手配合3儇跳超距2刀快法诈1力劲势猛33.传统器械包括:单器械、双器械、软器械、; 对练项目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34. 成年不少于1分20秒;青少年(含少年)不少于1分10秒。
太极拳、太极剑自选套路为3-4分钟;太极拳规定套路为5-6分钟。
、对练不得少于50秒。
、集体项目为3-4分钟。
传统项目,单练不得少于1分钟。
35. 竞赛场地:1.个人项目场地为长14米、宽8米,周围至少有2米宽的安全区。
2.、集体项目的场地为长16米、宽14米,周围至少有1米宽的安全区。
3、场地四周内沿,应标明5厘米宽的白色边线。
36.评分方法:由评判动作质量(A组)的裁判3-4名(含第一副裁判长)、评判演练水平(B组)的裁判4名(含裁判长)、评判难度(C组)的裁判3-4名(含第二副裁判长)组成。
37. 规程规定的必选动作每缺少一个扣0.2分;套路的结构、布局与要求不符,每出现一次扣0.1分。
38. 竞赛类型:个人赛、团体赛、个人及团体赛39. 武术的讲解方法:术语化讲解;形象化讲解;单词化讲解;口诀化讲解40. 示范要求做到:准确,熟练,优美,并突出重点武术,使学生了解所学的动作的形象,结构,完成顺序,是学生通过直观的感性认识获得的手段。
41.纠正学生错误的方法:指导法;静耗体验;语言提示;对比分析。
42 . 接触性的防守方法:拍档;外格挡;内格挡;上架挡;下截挡;抄腿;阻挡;阻截。
43. 武术图解的一般知识只要包括:运动方向,动作路线,附加图,往返路线,动作方位,动作名称,术语的运用,要领说明常用叙述词等44. 武术插图中右上肢和左下肢的动作用实线表示,左上肢和右下肢用虚线三. 问答题1. 武术的文化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武术的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下面六个方面:一、兼容并包;二、二道德至上;三、三宗族中心;四、.务实精神和恒久意识;五、崇尚权威;六、追求中和。
2. 请大家结合自己学习武术的经验写出十种常见的武术谚语。
答:(1)同是江湖客,不识也相亲(2)行遍天下路,把势是一家(3)打得宽不如交得宽(4)小心天下去得,莽撞寸步难行(5)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在人前自夸口(6)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7)十个把九个吹,剩下一个还胡勒等………3..武术套路编排的步骤。
答:武术套路编排的步骤,第一步:内容设计。
第二步:结构构思。
三步:风格特点设计。
第四步:路线方向安排。
第五步:全套调整。
4. 自学自练武术的方法主要有那些?答:自学自练武术的方法主要包括单操练习法、组合练习法、成套练习法、超套练习法、静耗练习法、对镜练习法、默想练习法、空击练习法、影子练习法、击打练习法、游戏与比赛练习法、实战练习法。
5. 太极拳的健身原理主要有那些?答:太极拳的健身原理主要是:一. 太极拳的动作姿势有利于所血运行。
二. 太极拳的技术特点有利于新陈代谢。
三、太极拳动作与意念的协调配合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保健。
四、太极拳健身的科学性要求。
6.武术教学的特点?答:一、重视尚武崇德的思想教育。
二、注重直观教学,以领做为主。
三、结合攻防动作讲解示范。
四、强调动作规范,突出不同拳种风格。
五、注重内外兼修,提高演练技巧。
7. 竞技武术套路裁判法评判主要有那些内容。
(4分)答:竞技武术套路裁判法评判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对动作质量分的评判。
(2)、对整套演练水平的评判。
(3)、对难度动作的评分。
(4)、对其他错误的扣分(或叫做裁判长扣分)。
8. 什么是武德?武德包含哪些内容?答:武德即武术道德,指对习武者行为规范要求的总和,它包括从事武术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和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只要表现在:“仁. 义. 礼.信. 勇”等方面“仁”指要用博爱的心去爱一切人“义”指依人而行的方法,途径和标准,是强调人的行为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礼”指对于人的恭敬辞让之心,是一种待人接物的礼节“信”指诚实可靠,信守承诺“勇”通晓仁义道德,明辨是非善恶的惩恶扬善,见义勇为的道德品质9..武术套路教学的阶段和步骤?答:一、武术教学的阶段基本要求: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第一阶段:学习基本功,基本动作,动作组合和基础套路第二阶段:在掌握拳术套路的基础上,掌握器械套路,应掌握动作规格,特点和风格。
第三阶段:巩固和提高演练技巧。
四,论述题1..五步拳的易犯错误有哪些?如何纠正?答:五步拳是结合长拳练习的主要步型、步法和手型、手法编成的组合动作。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回答如下:(1)弓步冲拳。
易犯错误:弓步后脚拨跟或外掀脚掌。
后腿屈膝,上体前俯。
冲拳拳面不平或屈腕。
纠正方法:强调挺膝后蹬,沉髋,讲解拳在攻防中的作用。
(2)弹腿冲拳。
【同上】(3)歇步盖打。
【】(4)提膝仆步穿掌。
(5)虚步挑掌。
2.简述武术套路教学的原则和教学方法?答:一、武术教学的原则:武术教学原则包括以下五点:1、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相结合;2、直观与思维相结合;3、系统性与专题性相结合(中华武术的共性特征,不同拳种的特点)4、严格要求与区别相结合;5、巩固提高与训练相结合。
武术教学中常用的教学,主要是以下几种1、语言法2、直观法3、完整和分解教学法4、练习法5、比赛法6、预防与纠正错误法7、复杂、难度动作优先法3. 简述武术的功能,并结合自己专业谈谈:如果要你来发扬和推广武术的影响力,你将会怎么做?答:武术的作用1、改善和增强体质武术运动讲究调息利气和意志活动,对调节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改善人体机能,健体强身十分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