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的中药治疗
用量 6-10
海风藤 蚕砂
辛苦微温 甘辛温
6-15 5-15
雪莲花
辛甘苦温
3-20
大苞雪莲花(新疆雪连花,有毒)
药名 雪上一 枝蒿
(一支蒿)
性味 苦辛温(大
毒,含乌头生 物碱)
功能
主治
用量 30-50mg
祛风除湿 风湿痹痛 活血止痛 跌打伤痛 癌肿疼痛
川乌
苦辛热(大
毒,含乌头生 物碱)
逐风散寒 风寒顽痹
组
成
功 效
应
用
秦艽、香附、羌活、 川芎、没药、地龙、 地鳖虫、马钱子
祛风除湿 风湿侵袭 活血化瘀 瘀血阻络
五灵脂、桃仁、红花、 通络止痛 熟地、山药、枸杞、 枣皮、川牛膝、鹿角 胶、龟板胶、菟丝子 补肝益肾 肝肾亏虚 强筋健骨 骨关节炎 骨质疏松
左归 丸
方名 三痹 汤
组
成
功 效
应
用
人参、黄芪、白术、 当归、川芎、白芍、 茯苓、甘草、桂心、 防己、防风、乌头、 细辛、生姜、大枣
益气养血 气血两虚 祛风除湿 寒湿凝滞 散寒止痛 手足拘挛
独活 寄生 汤
独活、秦艽、防风、 祛风除湿 风寒湿痹 桂枝、细辛、寄生、 益气养血 气血两虚 杜仲、淮牛膝、白芍、 强筋健骨 肝肾不足 川芎、当归、熟地、 茯苓、人参、炙甘草
方名 宣痹 汤
组
成
功 效 清热除湿 宣痹止痛
应
用
防己、杏仁、滑石、 连翘、山栀、薏仁、 半夏、晚蚕砂、赤小 豆、姜黄、海桐皮 羌活、防风、柴胡、 蒿苯、独活、茯苓、 泽泻、猪苓、黄芪、 炙草、陈皮、黄柏、 黄连、苍术、升麻、 川芎
三、常用祛风除湿中草药
药名 桑枝 丝瓜络 老鹳草 乌稍蛇 寻骨风 性味 苦平 甘平 辛苦平 甘平 苦平 功能 祛风通络 通利关节 祛风通络 行气活血 祛风除湿 舒筋活络 祛风通络 定惊止痉 祛风除湿 通络止痛 主治 风湿诸痛 手足拘挛 风湿痹痛 乳汁不通 风湿痹痛 肢体麻木 风湿顽痹 痉挛抽搐 风湿痹痛 跌打损伤 用量 10-30 6-15 10-30 6-15 10-15
六、常用风湿病代表方
方 名 组 成 功 效 应 用
防 防风、秦艽、寻骨风、 风 追地风、当归、赤苓、 汤 羌活、桂枝、灵仙
祛风除湿 风湿侵袭 通络止痛
蠲 羌活、独活、桂枝、秦 祛风除湿 寒湿浸淫 痹 艽、当归、川芎、木香、 散寒止痛 肾阳虚衰 汤 乳香、附子、地龙、鹿 温肾壮阳 茸、自然铜
方名 身痛 逐瘀 汤
九香虫 (蜣螂虫)
咸温
五、常用风湿病中药的现代研究
作用
抗炎
药物
木瓜、青风藤、秦 艽、川乌、草乌、 汉防已、刺五加、 白花蛇、苡仁、怀 牛膝、杜仲、雷公 藤、昆明山海棠
机理
1)提高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 2)降低毛血细管通透性 3)扩张微血管,改善局部血液 循环 4)提高吞噬细胞功能
抗变 态反 应
秦艽、汉防己、细 1)抗过敏介质释放。 辛、桂枝、青风藤、 2)抗组织胺、抗乙酰胆碱 蚕砂、雷公藤、昆 3)抑制补体活性 明山海棠、地肤子、 4)抗过敏性休克 重楼
咸微寒
通经下乳 乳汁不通 研末1-1.5g 咸寒(有 破血逐瘀 瘀血痹阻
小毒)
续筋接骨 筋伤骨折
药名 虻虫
性味 苦微寒
(有小毒)
功能
主治
用量 1-1.5 研末0.3 1.5-3
破血逐瘀 瘀滞疼痛 散结消肿 癥瘕积聚 破血逐瘀 瘀滞疼痛
水蛭
咸苦平
(有小毒)
散结消癥 癥瘕积聚 研末0.3-0.5 行气止痛 经滞疼痛 温肾助阳 腰膝酸软 5-10 研末1.5-3
应 用 风湿痹征 中风偏瘫 胸痹心痛
风湿痹证 腰腿痛 关节痛 风湿痹痛
方名
组
成
功 效
应 用
腰息 白 芷 、 续 断 、 防 风 、 舒筋活络 关节炎 痛胶 五 加 皮 、 杜 仲 、 红 花 、 祛瘀止痛 颈腰椎病 囊 三七、千年健、防己、 祛风除湿 坐骨神经痛 海风藤、草乌等23味
尩痹 生熟地各、附片、骨碎 补肝益肾 冲剂 补、淫羊藿、独活、桂 祛风除湿 枝、防风、蜈蚣、知母、 温经通络 皂角刺、羊胫骨、白芍、 活血止痛 红花、灵仙、伸筋草、 补骨脂等 风湿痹证 肝肾两虚 阳气不足
用量 6-15 10-15 6-15 6-12 10-15
祛风除湿 风湿顽痹 10-12 消肿止痛 顽癣皮疹 (带皮全根
煎服)
药名 木瓜
性味 酸温
功能 舒筋活络 祛风除湿 舒筋活络 祛风除湿 祛风除湿 通络止痛 祛风燥湿 通络止痛
主治 风湿痹痛 风湿痹痛
用量 6-12 6-15
伸筋草 苦辛温
威灵仙
用量 5-15
10-15
鸡血藤 五加皮
苦甘 微温 辛温
10-15 10-15
狗脊
苦甘温
10-15
药名 独活
性味 辛苦温
功能 祛风除湿 通痹止痛 祛风除湿 通络止痛 祛风除湿 和胃化浊 疏风止痒 散寒除湿 温肾壮阳
主治 风寒湿痹 风寒表证 风湿痹痛 筋脉拘挛 风湿痹痛 湿浊内阻 风疹骚痒 风寒湿痹 肾虚阳瘘
药名 桑寄生 牛膝 青风藤 路路通
性味 苦平 苦酸平 苦平 辛苦平
功能 祛风除湿 滋补肝肾 强筋健骨 活血祛瘀 祛风除湿 利水渗湿 祛风除湿 通络止痛 利湿下乳 祛风除湿 通络止痛
主治 筋骨痹痛 腰膝酸软 筋骨痹痛 腰膝酸软 风湿痹痛 水肿脚气 风湿痹痛 跌打损伤 乳汁不下 风湿痹痛
用量 10-30 6-15 9-15 6-10
薏苡仁、白术、茯苓、 泽泻、陈皮、防己、 羌活、五加皮、苍术、 木瓜、防风 苍术、黄柏、生石膏、 知母、桑枝、薏芥仁、 萆薢、川牛膝、赤芍、 秦艽
清热除湿 白虎四妙 (热重) 通络止痛 汤
热痹
治剂 代表方 药 物 气血两虚 益气养血 八珍汤 黄芪、当归、熟地、白芍、 祛风通络 黄芪桂 川芎、党参、白术、茯苓、 枝五物 桂枝、鸡血藤 汤
作用 药物 机理 镇静 杜仲、桑寄生、乌头、 对大脑皮层有抑制作用 薏苡仁 镇痛 独活、玄胡、汉防己、 1)抑制痛觉中枢 青风藤、乌头、细辛 2)对末稍神经有麻醉作用 改善 乌头、汉防己、桂枝、 扩张周围血管 循环 细辛、络石藤、桑寄 生、牛膝、杜仲 桂枝、桑枝、羌活、 有抗凝作用,降低血液粘 独活、秦艽、威灵仙、 滞度 络石藤、乌头、千年 健、白花蛇、牛膝、 狗脊、续断、雷公藤、 昆明山海棠
风寒湿痹 气阳不足 阴血两虚 经络闭阻
方名 组 成 功 效 祛风止痛 大活 红参、白术、当归、龟甲、 洛丸 乳香、没药、麝香、冰片、 除湿豁痰 制草乌、防风、蕲蛇、乌 舒舒活络 梢蛇、天麻、全蝎、豆蔻、 广藿香、人工牛黄、威仙 等(48味) 万通 川乌、草乌、马线子、麻 祛风散寒 筋骨 黄、桂枝、红参、乌梢蛇、 通络止痛 片 牛膝、鹿茸、续断、细辛、 刺五加等(25味)盖 小活 胆南星、川乌、草乌、地 湿经活络 络丸 龙、乳香、没药 搜风除湿 祛痰逐瘀
类别
肝肾亏损 滋肾补肝 蠲痹汤 当归、牛膝、川断、杜仲、
狗脊、姜黄、仙灵脾、鹿 角胶、秦艽、独活、寄生、 羌活、防风、细辛、白芍、 黄芪 脾肾阳虚 温补脾肾 固真汤 附子、 肉桂、人参、白术、 山药、茯苓、枣皮、当归、 熟地、杜仲 祛风胜湿
类别
治剂
代表方
药
物
血瘀脉滞 活血化瘀 身痛逐 桃红、红花、川芎、 通络止痛 瘀汤 归尾、威灵仙、黄 芪、桂枝、羌活、 独活、地龙 痰湿阻滞 燥湿化痰 二陈蠲 陈皮、茯苓、法夏、 活血通络 痹汤 羌活、独活、桂枝、 秦艽、当归、川芎、 海风藤、桑枝、乳 香、木香、赤芍、 丹参
辛温
风湿痹痛 跌打损伤 风湿痹痛 筋骨作痛
6-15
松节
苦温
10-15
药名 千年健
性味 辛苦温
鹿衔草
甘苦温
功能 祛风除湿 强筋健骨 止痛消肿 祛风除湿 强筋健骨 温经止血 舒筋活络 补血行血 祛风除湿 强筋健骨 利水消肿 祛风除湿 滋肾补肝
主治 风湿痹痛 筋骨痿软 拘挛麻木 风湿痹痛 腰膝无力 崩漏下血 风湿痹痛 筋骨麻木 风寒湿痹 腰膝酸软 水肿麻木 筋骨痹痛 腰膝酸软
二、风湿病的分型论治
类别 行痹 治剂 祛风除湿 代表方 治风汤 药 物 防风、当归、葛 根、秦艽、羌活、 桂枝、海风藤、 豨签草、全虫 川草乌、麻黄、 桂枝、白芍、黄 芪、当归、细辛、 千年健、茯苓
(风疏风通络
类别 着痹
治剂
代表方
药
物
化湿祛风 薏苡仁汤 (湿盛) 通络止痛
方名
组
成
功 效 清热除湿 活血通络
应 用 风湿痹证 湿热阻络
湿热痹 防风、防己、地龙、 冲剂 萆薢、苍术、黄柏、 苡仁、川牛膝、威灵 仙、连翘、银花藤等
风湿马 马钱子、僵蚕、全蝎、 祛风除湿 坐骨神经痛 钱片 麻黄、没药、乳香、 活络止痛 腰腿痛 苍术、牛膝、甘草 四藤片 海风藤、石南藤、忍 冬藤、穿根藤 祛风除湿 通络止痛 各种痹证
海桐皮
苦平
6-15
药名 络石藤 豨签草 秦艽 防已 穿山龙 雷公藤 (断肠草)
性味 苦微寒 辛苦微寒 辛苦微寒 苦辛寒 苦微寒 苦辛寒 有大毒
功能 主治 祛风通络 风湿热痹 凉血消肿 筋脉拘挛 祛风除湿 风湿痹痛 通络止痛 中风偏瘫 祛风除湿 风湿疼痛 退虚热 骨蒸潮热 祛风除湿 风湿痹痛 利湿止痛 水肿脚气 祛风除湿 风湿热痹 活血通络 消肿止痛
(火把花) (有剧毒, 续筋接骨
风湿痹痛 全草30g
蕲蛇 (白花蛇)
苦咸温
(有毒, 血液毒、 神经毒)
祛风除湿 温经通络 定惊止痉 搜风止痒
煎汤 3-10g 研末 1-1.5g
四、常用搜风剔邪、蠲痹通络虫类药 常用搜风剔邪、 邪气久羁、深入骨髓、气血凝滞,以致用草木之 品无效之时,往往选用具有较强钻透搜剔之功的虫类 药,以达搜风剔邪、蠲痹通络之效。 药名 僵蚕 全蝎 蜈蚣 性味 咸辛平 辛平 有毒 辛温 有毒 功能 息风散结 化痰定惊 息风止痉 通络止痛 息风止痉 通络止痛 主治 惊痫抽搐 口眼歪斜 痉挛抽搐 风湿顽痹 痉挛抽搐 风湿顽痹 用量 煎汤3-10g 研末1-1.5g 煎汤2-5g 研末0.5-1g 煎服1-3g 研末0.5-1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