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构筑物工程施工方法

构筑物工程施工方法

构筑物工程施工方法
该工程单位工程较多,有些构筑物的施工要求和施工方法基本相同,本方案以主要构筑物生物反应池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进行阐述;其它工程按此以及常规施工方法及工艺标准进行施工。

本方案以单组池体进行阐述。

1.1、结构特点
AAO生物反应池,是厂区最大的现浇钢筋砼构筑物,此处施工复杂,质量难以控制,在施工中作为关键工序,编制作业指导书,派专人进行质量监控。

橡胶止水带进场后,进行现场的物理性能检验,合格后才能用于施工。

据此工程结构特点及各项技术和质量要求,并结合公司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在底板施工时应进行跳仓施工,同时在施工的进度安排上,合理组织流水施工,保证施工的进度。

底板及池壁均采用竹胶合模板备木方或定型钢模板及各种型号钢模板块组装,按已排好的板号对号组装,表面均涂脱
模剂,不能用竹模板及钢模处用木模补齐。

混凝土采用商品砼;各组池体间分步大流水安排施工,每组池体按伸缩缝分区分层小流水施工。

土方施工采用机械大开挖,开挖后,进行预制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施工,预制桩桩基的施工应自中间分开向两边方向对称进行,控制合适的打桩速度。

施工至底板垫层后,钢筋混凝土底板及池壁分别按各单元跳仓流水施工。

生物反应池外池壁及内墙体竖向施工缝根据伸缩缝位置设置,水平施工缝设置在底板以上300mm处,采用橡胶止水带进行施工缝处理。

由于池体为异形结构,池壁及墙体模板采用竹胶合模板和钢模板的组合,模板一次支设到位,混凝土分层连续浇筑。

1.2、总体施工顺序
AAO生物池池体构筑物施工顺序:
定位放线→→排水→基础施工→底板垫层→底板钢筋→止水带→底板模板→砼→池壁钢筋→止水带→池壁模板→砼→养护→拆模→走道板施工→闭水试验→回填土及其它
1.3、测量工程
1.1.1、测量控制方案
本工程施工中,项目技术部设立专门测量组负责本工程测量定位工作。

测量组成员表
1)、在施工前,应提供测量坐标桩及水平高程桩,及有关的测量资料。

2)、我方测量组根据提供的资料及标桩进行复测检查.提出复核报告,报业主认可。

3)、根据提供的标桩资料,布置施工测量控制网.厂区按25m×25m设控制网,本工程测量工作流程如下:
建立厂区建
筑分格网
根据标桩及资料建立厂区主轴线
建立厂区高程控制网
建立单位工程独立矩形控制网单位工程测量放样。

4)、单位工程测量定位
单位工程测量定位采用方向线交会法,基本方法如下:如图所示,在方格点N1和N2上置经纬仪瞄准N4、N3,此两方向线相交,得a点。

检测和纠正的方法是在a点置经纬仪,先把a点先纠正到N1N4直线上。

再把新点a纠正到N2N3直线上。

即得a的正确位置。

N1 N2
a
N3 N4
5)、项目沉降观测根据业主及设计方的要求,由专人使
用专门仪器进行测量,并作好记录。

6)、所有的测量资料,按我国规程进行整理、编号、存入工程档案
7)、测量的主要仪器和设备:
测量主要仪器和设备
本工程施工战线长,建(构)筑物单体多,测量放线工作较为复杂,工程施工中,项目经理部设立专门测量组负责本工程测量工作,根据提供的标桩资料,布置施工测量控制
网,单位工程测量定位采用方向线交汇法,严格测量定位,实行分级控制,统一复查,为了使整个工程的轴线、标高、预留预埋的位置不超过允许偏差,成立总包方,分包方和工程队三级测量复核组,进行分级控制和统一复查。

1)、根据我国对工程技术存档管理的规定,我们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工程档案管理的有关文件法规要求,保证资料真实、完整,并与工程进度同步。

2)、工程施工中,我公司将严格执行国家或行业的规范、标准,所执行的标准。

3)、成立项目成品保护小组,小组设组长一名,组员由五至七名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及操作班组班长组成,防止过程产品、设备损坏、反复污染。

1.4、场平及基坑土石方开挖
1.4.1、工程地质:区内地壳稳定,无六级以上地震。

1.4.2、针对该工程特点,土方采用爆破机械大开挖方式,各种重型机械设备均可直到施工现场。

开挖前,进行网格测量。

土方就地进行合理调配,场内回填量约**万m3,外
运量为**万余 m3,外运距离为**Km。

1.4.4、平场及边坡的保护措施:
A.边坡的保护措施:
B.开挖深度的保护措施:
在开挖到设计高程的时候,严格控制开挖深度,预留0.30米不进行机械挖土作业。

最后的0.30米采用人工开挖整平,直到符合设计要求为止。

使整个开挖后的地面不受损坏,完整性好,以便确保下步施工工序的工程质量。

C.回填区域的处理:
本工程的回填面积较小,回填高度不等,回填落差最高为***m,我公司决定分层回填,每次回填土高度不大于设计及规范要求,用18吨以上振动碾压机来回碾压。

D.施工场地的交验:
a.挖土机开挖边角、死角。

b.人工配合机械清理开挖后的边坡、死角。

c.推土机平整施工场地。

d.测量人员定位、放线,控制开挖边线、边坡,控制开
挖、回填高程。

e.施工场地全部成形。

1.4.5基坑开挖及防护设施
由于场区处于底洼处,施工面窄,加之工期紧,平场和基坑开挖时间各为30天,为抢工和赶工期,加快施工进度,在平场完后,对调节池和氧化沟联通开挖;两个二沉池和二沉池配水井、加氯接触池联通开挖,污水提升井单独人工开挖(水钻和切割机)。

开挖时,为保证工人的操作面及模板支护加固及放坡等原因,所开挖基坑周边将放大3m。

保证工人的操作及模板支护加固。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如遇不明地下障碍物,或地基出现与设计不符现象,及时与监理及相关人员联系,征求各方意见,确定适当的处理方法。

土方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按规范放坡,先挖至设计基底以上0.3m,余下的0.3m由人工清挖。

1.5、施工排水
为方便施工、保证基坑安全,应采用临时排水措施排除
地表水和基坑作业面积水。

排水措施包括地表排水,支护内部排水,以及基坑排水,以避免土体处于饱和状态并减轻作用于面层上的静水压力。

1.5.1地表排水:在平场四周设排水土沟,使雨水往基坑外流入排水沟内排走。

排水沟位置在土质时,用用M7.5砂浆砖砌筑300X300,内抹M5砂浆。

基坑四周墙用M7.5砂浆砖砌筑,挡水墙高200,宽240。

砌筑前墙底人工找平。

1.5.2基坑排水:基坑四周墙用M5砂浆砖砌筑挡水墙,挡水墙为200X240,砌筑前墙底人工找平。

基坑内的渗水和雨水,用5KW潜水泵排水至场外,排水距离最大约200m。

1.6、基坑(槽)回填。

1.6.1夯填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基槽底清理→外墙(池壁)面处理→检查原土质→铺土、耙平→夯打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素土分层夯填。

(2)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为不大于300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