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资料一、电视画面:是指由电子摄录系统拍摄和制作的,由电视屏幕显现的图像。
就电视摄影而言,电视画面是摄像机从开机到关机,不间断地拍摄所记录下来的一个片段,又称电视镜头。
二、电视屏幕构成:1、屏幕显示2、平面造型3、框架结构三、对电视画面框架的认识:框架对于电视画面来讲不仅是一种存在形式,在电视画面造型过程中,还起着界定、平衡、间隔、创造比例等直接影响画面内容和观众心理的作用。
1.通过框架对被摄景物做不同范围的截取构成不同的视觉样式形成电视景别2框架构成了被摄景物在画面中的相对位置,及景别与框架之间的不同格局3框架为电视画面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根基,观众的视觉活动可以参照这一框架,所谓画 面内物体是否平衡,都是在与框架的对比中形成4当对电视画面周围的四边抽象认识时,这四个边就成了四条线,四个标志杆电视画面造型造型手段:电视画面的造型手段和表现元素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认为电视画面的基本造型要素和手段主要包括电视画面景别,拍摄方向,拍摄角度,光线手段,光学手段,色彩手段,运动手段和构图。
造型手段三要素:景别,拍摄方向,拍摄高度四、景别: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五、景别的作用:1景别的变化带来的是视点的变化,它能通过电视摄影造型达到满足观众从不同视距,不同视角全面观看被摄体的心理要求2景别的变化是实现造型意图,形成节奏变化的因素之一3景别的变化使画面被摄主体的范围变化具有更加明确的指向性,从而形成画面内容表达,主题诉求和信息传递的不同侧重和各自意蕴(一)远景远景是电视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
远景视野深广、宽阔,画面中人体隐约可辨,但难分别外部特征,主要用于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战争场面、群众集会等。
在很多情况下,电视节目常以远景镜头作为开头或结尾画面,或作为过渡镜头。
(二)全景全景主要用来表现被摄对象的全貌或被摄人体的全身,同时保留一定范围的环境和活动空间。
如果说远景重在表现画面气势和总体效果的话,全景则着重揭示画内主体的结构特点和内在意义。
全景可以完整地展现人物的形体动作,并且可以通过形体表现刻画人物的内心状态;全景可以表现事物或场景全貌,展示环境,并且可以通过环境烘托人物;全景在一组蒙太奇画面中,具有“定位”作用,指示主体在特定空间的具体位置。
(三)中景中景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
较全景而言,中景画面中人物整体形象和环境空间降至次要位置。
中景往往以情节取胜,既能表现一定的环境气氛,又能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心理活动,是电视画面最常见的景别。
中景能够展现物体最有表现力的结构线条,能够同时展现人物脸部和手臂的细节活动,表现人物之间的交流,擅长叙事。
由于特写、近景只能在短时间内引起观众的兴趣,而远景、全景容易使观众的兴趣飘忽不定,相对而言,中景给观众提供了指向性视点。
它既提供了大量细节,又可以持续一定时间,适于交待情节和事物之间的关系,能够具体描绘人物的神态、姿势,从而传递人物的内心活动。
(四)近景近景是表现成年人体胸部以上或物体小块局部的画面。
近景以表情、质地为表现对象,常用来细致地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物体的主要特征,可以产生近距离的交流感。
如世界各国大多数节目主持人或播音员多是以近景的景别样式出现在观众面前的。
(五)特写特写是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是视距最近的画面。
特写的表现力极为丰富,可以造成强烈的视觉形象,选择、放大细微的表情或细部特征,引起视觉注意。
特写可以强化观众对细部的认识,以细部来寓意深层涵义,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还可以把画内情绪推向画外,分割细部与整体,制造悬念。
六、拍摄高度:是指摄像机镜头与被摄主体在垂直平面上的相对位置或是相对高度拍摄方向:是指摄像机镜头与被摄主体,在同一水平面上一周360°的相对位置,即通常所说的正面,背面或侧面拍摄方向发生变化。
电视画面中的形象特征和意境等也会随之发生明显的改变光学镜头1标准镜头:是指镜头焦距近似(等于)成像面对角线长度,水平视场角为45。
左右,对于摄像机上的变焦距镜头而言,是25mm左右那一段镜头。
2广角镜头:视场角大于60°,焦距小于25mm以下的一段镜头;功用与特点:A视场角宽,适宜拍摄比较远的全景画面;适宜拍摄宏大的场面;适宜拍摄很开阔的场面;B景深大,因此能充分展现纵深方向上的深远景物;C曲像畸变现象有特殊的表现意义;D表现运动对象的特征:横向运动感弱,纵向运动感弱;E利于移动拍摄(视场角大、相对运动小)3长焦镜头:视场角小于45°,焦距大于25mm的镜头;特性:a视场角窄;b景深小;c画面包括景物的范围小(原因:视场角窄,景深小,前后空间重叠,空间被压缩);d多层景物远近相聚;e横向表现运动感强,纵向表现运动感弱作用:a必须远距离拍摄,追求真实、自然;b跨越复杂空间,能拍摄无法接近的人和场面;c有利于表现人物面部的特征;d调整焦点,形成画面形象间的转换;e造成虚实焦点画面七、固定画面:是指摄像机在机位不动、镜头光轴不变、镜头焦距固定的情况下拍摄的电视画面。
固定画面的作用:1.固定画面有利于表现静态环境2.固定画面对静态的人物有突出表现的作用3。
固定画面能够比较客观地记录和反映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和节奏变化4.利用框架因素突出和强化动感5.固定画面在造型上有绘画和图片效果,与运动画面相比,更富有静态造型之美及美术作品的审美体验6.固定画面由于其稳定的视点和静止的框架等特点,便于通过静态造型引发趋向于“静”的心理反应7.固定画面与运动画面相比较少主观因素,镜头表现出一定的客观性,特别是较少运动摄像所带来的指向性8.常被用来表现那些具有历史感和往事感的内容。
固定画面在电视造型中的局限和不足:1.固定画面视点单一,视域区受到画面框架的限制2.固定画面在一个镜头中构图难以发生很大变化3.固定画面对运动轨迹和运动范围较大的被摄主体难以很好的表现4.固定画面难以表现复杂、曲折的环境和空间5.固定画面由于单一画面的框架限制,不如运动画面那样能够比较完整、真实地记录和再现一段生活流程固定画面主要有那些拍摄要求?(一)注意捕捉动感因素,增强画面内部活力(二)要注意纵向空间和纵深方向上的调度和表(三)固定画面的拍摄与组接应注意镜头内在的连贯性(四)固定画面的构图一定要注意艺术性、可视(五)固定画面在拍摄中有一点必须牢牢记住,那就是“稳”字当头运动镜头一.何谓运动摄像?运动摄像如何划分?答: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影机机位,或者变动镜头光轴,或者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的拍摄称为运动摄像。
通过这种方式所拍到的画面为运动画面。
运动摄像分为:推摄、拉摄、摇摄、移摄、跟摄、甩摄、升降摄、旋转摄、以及两种以上的方法综合使用的综合运动。
二.说出各种不同的运动摄像方式的造型特点、功用及拍摄时的注意事项。
(一)推镜头:摄像机向被摄主体方向推进或者变动镜头焦距,使画面框架由远而近向被摄主体不断接近的拍摄方法而形成的运动画面推镜头造型特点:a形成视觉前移效果b具有明确的主体目标由大变小、周围环境由大变小c推镜头将被摄主体,作用:1、主要是为了突出主体人物、重点形象2、突出细节、突出重要的情节因素3、在一个镜头中介绍整体与局部、客观环境与主体人物之间的关系。
这个主体和细节决定了镜头的推进方向和最后的落点。
推镜头在镜头推向主体或细节的同时,取景范围由大到小,随着次要部分不断移出画面,所要表现的主体或细节逐渐变大,“强迫”观众注意,并且它的落幅画面最后使被摄主体或细节处于醒目的视觉中心位置,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印象。
4、推摄过程中由于景别不断发生变化,有连续前进式蒙太奇句子的作用 5推镜头速度的快慢还可以影响和调整画面节奏,从而产生化外的情绪力量。
6推镜头通过突出一个重要的喜剧元素来表现特定的主题和涵义。
7推镜头还可以加强或减弱运动主体的运动速度感,注意问题:有明确的表现意义;重点是落幅,落幅画面的构图要准确、焦点要准确;在推进的过程中,画面构图应始终注意保持主体在画面结构中心位置;推镜头的速度要均匀并且与画面内的情绪和节奏相一致;在移动机位的推镜头中,画面焦点要随着机位与被摄主体之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二)拉镜头:摄像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或变动镜头焦距(从广角到长焦)使画面框架由近至远与主体拉开距离的拍摄方法拍摄的电视画面拉镜头的作用:1拉镜头有利于表现主义和主体所处环境的关系2拉镜头画面的取景范围和表现空间是从小到大不断扩展,使得画面构图形成多种结构3拉镜头可以通过纵向空间和纵向方位上的画面形象形成对比,反衬或比喻等效果4拉镜头从不易推测出整体形象的布局为起幅,有利于调动观众对整体形象逐渐出现直至呈现完整形象的想象和猜测5拉镜头在一个镜头中景别连续变化,保持了画面表现时空的完整和连贯6拉镜头内部节奏由紧到松,与推镜头相比,较能发挥情感上的余韵产生许多微妙的感情色彩7拉镜头常被用来做结束性和结论性的镜头,利用拉镜头来作转场镜头(三)摇镜头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横向移动镜头光轴的水平横摇、垂直移动镜头光轴的垂直摇摄,中间带有几次停顿的间歇摇,摄影机旋转一周的环形摇,各种角度的倾斜摇等等。
不同形式的摇镜头包含着不同的画面语汇,具有各自的表现意义。
摇摄犹如人们转动头部环顾四周,因此它可以突破电视画面框架的局限,利用摄影机的运动将画面向四周扩展放大视野,包容了更多的视觉信息。
摇摄多侧重于介绍环境、故事或事件发生的地形地貌,展示更为开阔的视觉背景,它具有大景别的功能又比固定画面的远景有更为开阔的视野。
在表现山群、草原、沙漠、海洋等宽广深远的场面时有其独特的表现力。
这种展示空间、扩大视野的摇镜头通常是用远景景别或全景景别速度均匀而平稳地摇摄完成的,其目的是通过摇的全过程给人一个完整的印象,而不是具体地描述某一个物体,它对画面整体形象的追求大于对具体形象的描述。
由于它扩展了画面的表现空间,对于较为宽广的物体,如跨江大桥、拦河大坝等横线条景物用横摇,而对于较高耸的被摄体如摩天大楼、电视发射塔等纵线条景物则用垂直摇摄,能够完整而连续地展现其全貌,正是摇镜头的运动的扩张把被摄体的全貌、形状表现出来,形成壮观雄伟的气势。
而对于有些被摄体如长幅会标、旗杆等,可根据物体特征而运用较小的景别,让物体充满画面,将无意义的部分排除在画面之外,达到用小景别出大效果的目的。
摇摄能够介绍、交待同一场景中的两个主体的内在联系,也可通过性质、意义相反或相近的两个主体,通过摇摄将它们连接起来,表示某种暗喻、对比、并列、因果关系,如果表现三个或三个以上主体之间的联系时,镜头摇过时或作减速、或作停顿,以构成一种间歇摇,把几个主体串连起来。
另外,摇摄除了通过镜头摇动使两个物体建立某种联系外,还可通过摇出后面的物体对前面的物体的进一步说明来规范观众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