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链球菌
Page 7
流行病学
溶血性链球菌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存在于水、空气、尘埃、 粪便及健康人和动物的口腔、鼻腔、咽喉中,可通过直接接 触、空气飞沫传播或通过皮肤、粘膜伤口感染,被污染的食 品如奶、肉、蛋及其制品也会对人类进行感染。上呼吸道感 染患者、人畜化脓性感染部位常成为食品污染的污染源。一 般来说,溶血性链球菌常通过以下途径污染食品: 1、食品加工或销售人员口腔、鼻腔、手、面部有化脓性 炎症时造成食品的污染; 2、食品在加工前就已带菌、奶牛患化脓性乳腺炎或畜禽 局部化脓时,其奶和肉尸某些部位污染; 3、熟食制品因包装不善而使食品受到污染。
Page 13
培养基和试剂 1葡萄糖肉浸液肉汤:按GB/T4789.28一2003中4.1 规定。在肉浸液肉汤内加人1%葡萄糖。 2肉浸液肉汤:按GB/T4789.28一2003中4.1规定。 3匹克氏肉汤:按GB/T4789.28一2003中4.62规定。 4血琼脂平板:按GB/T4789.28一2003中4.6规定。 5人血浆。 6 0.25%氯化钙。 7 0.85%灭菌生理盐水。 8杆菌肤药敏纸片(含0.04单位)。
溶血性链球菌又称沙培林 对热和化学清毒剂均敏感,常 引起扁桃体、咽部、中耳等 感染。亦为肾盂肾炎、产褥 热、猩红热的病原。
Page 1
一、生物学特性
二、流行病学 三、致病性
四、抵抗力
五、检验和控制
Page 2
1、形态与染色 链球菌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0.6-1.0μm,呈链 状排列,长短不一,从4-8个至20-30个菌细胞组成 不等,链的长短与细菌的种类及生长环境有关。在 液体培养基中易呈长链,固体培养基中常呈短链, 由于链球菌能产生脱链酶,所以正常情况下链球菌 的链不能无限制的延长。
Page 5
4、抗原结构
链球菌的抗原构造较复杂,主要有三种: (1)核蛋白抗原 或称P抗原,无特异性, 各种链球菌均相同。 (2)多糖抗原或称C抗原,系群特异性抗 原,是细胞壁的多糖组分,可用稀盐酸等提 取。 (3)蛋白质抗原 或称表面抗原,具有型特 异性,位于C抗原外层,其中可分为M、T、 R、S四种不同性质的抗原成分,与致病性 有关的是M抗原。
Page 8
溶血性链球菌常可引起皮肤、皮下组织的 化脓性炎症、呼吸道感染、流行性咽炎的爆发 性流行以及新生儿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 猩红热、肾小球肾炎。
溶血性链球菌的致病性与其产生的毒素及其侵 袭性酶有关,主要有以下几种: 1、链球菌溶血素:溶血素有O和S两种, O为含有-SH的蛋白质,具有抗原性,S为小分 子多肽,分子量较小,故无抗原性。 2、致热外毒素:曾称红疹毒素或猩红热 毒素,是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会引起 局部或全身红疹、发热、疼痛、恶心、呕吐、 周身不适。
Page 9
致 病 性
3、透明质酸酶:又称扩散因子,能分解 细胞间质的透明质酸,故能增加细菌的侵 袭力,使病菌易在组织中扩散。 4、链激酶:又称链球菌纤维蛋白溶酶, 能使血液中纤维蛋白酶原变成纤维蛋白酶, 具有增强细菌在组织中的扩散作用,该酶 耐热,100℃50分钟仍可保持活性。 5、链道酶:又称链球菌DNA酶,能使脓 液稀薄,促进病菌扩散。 6、杀白细胞素:能使白细胞失去动力, 变成球形,最后膨胀破裂。
Page 6
5、分类
根据链球菌在血液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后是否溶血 及其溶血性质分为三类。 (1)α-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周围有1-2mm宽的草绿 色溶血环,也称甲型溶血,这类链球菌多为条件致病 菌。 (2)β-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周围形成一个2-4mm宽、 界限分明、完全透明的无色溶血环,也称乙型溶血, 因而这类菌亦称为溶血性链球菌,该菌的致病力强, 常引起人类和动物的多种疾病。 (3)γ-链球菌:不产生溶血素,菌落周围无溶血 环,也称为丙型或不溶血性链球菌,该菌无致病性, 常存在于乳类和粪便中,偶尔也引起感染 。
Page 21
4、杆菌肽敏感试验:取典型菌落的菌液涂布 于血平板上,用灭菌镊子夹取每片含有0.04 单位的杆菌肽纸片置于上述平板上,36℃培 养18-24h,如有抑菌圈出现即为阳性。用已 知的阳性菌株做对照。
Page 22
3、链激酶试验:吸取草酸钾血浆0.2mL, 加0.8mL灭菌生理盐水,混匀,再加入链 球菌18-24h36℃肉浸液肉汤培养物0.5mL 及0.25%氯化钙0.25mL,混匀,置于36℃ 水浴10min,血浆混合物自行凝固,观察凝 块重新完全溶解的时间,完全溶解为阳性, 如24h后不溶解即为阴性。同时用肉浸液 肉汤做阴性对照,用已知的链激酶阳性的 菌株做阳性对照。
Page 20
葡萄糖肉浸液肉汤
配方(每升):
牛肉(提取浸出 500g 粉)
氯化钠 5g
原
蛋白胨
磷酸氢二钾
10g
2g
葡萄糖
10g
理: 蛋白胨、牛肉浸出粉提供氮 源、维生素和生长因子;氯化钠 维持均衡的渗透压;磷酸氢二钾 为缓冲剂;葡萄糖提供碳源。
最终pH 7.5±0.2
将绞碎之去筋膜无油脂牛肉500g加蒸馏水1000mL,混合 后放冰箱过夜,除去液面之浮油,隔水煮沸半小时,使肉 渣完全凝结成块,用绒布过滤,并挤压收集全部滤液,加 水补足原量。加入蛋白胨、氯化钠和磷酸盐,溶解后校正 pH7.4~7.6煮沸并过滤,分装烧瓶,121℃高压灭菌30min。
Page 19
(一)检验
1、样品处理:取25g固体(或25mL液体) 检样加入225mL灭菌生理盐水,制成混悬液。 2、吸取5mL混悬液接种至50mL葡萄糖肉浸 液肉汤,或直接划线于血平板(如检样污染 严重,可同时接种5mL至匹克氏肉汤), 36℃培养24h,接种血平板,36℃培养24h, 挑起乙型溶血圆形突起的细小菌落,在血平 板上分纯,观察在液体和固体中的培养特征、 溶血情况及革兰氏染色、形态,并进行链激 酶试验和杆菌肽敏感试验。
在血清肉汤中易成长链,管底呈絮状或颗粒状沉 淀生长。 在血平板上形成灰白色、半透明、表面光滑、边 缘整齐、直径0.5-0.75mm的细小菌落,不同菌株 溶血不一。
Page 4
3、生化反应 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对乳糖、甘露醇、水杨苷、山梨 醇、棉子糖、蕈糖、七叶苷的分 解能力因不同菌株而异。一般不 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触酶 阴性。
Page 23
报告
Page 34
Page 35
Page 36
Page 37
Page 39
Page 40
Page 41
Page 43
Page 44
Page 45
Page 47
Page 17
血平板:菌落为灰白色,半透明或不透明, 表面光滑,有乳光,直径约0.5— 0.75mm,为圆形突起的细小菌落,乙型 溶血性链球菌周围有2—4mm界限分明、 无色透明的溶血圈。
Page 18
血琼脂平板(BA)
配方:pH7.4-7.6豆粉琼脂 脱纤维羊血
100ml 5—10ml
制法:取营养琼脂(PH7.6),加热使 其溶解待冷至45-50℃,以灭菌操作于每 100毫升营养琼脂加灭菌脱纤维羊血或兔 血5-10毫升,轻轻摇匀,立即倾注于平板 或分装试管,制成斜面备用。 亦可用其它营养丰富的基础培养基配制血琼脂。
多数菌株在血清肉汤中培养24h易形成透明质酸的荚膜,继 续培养后消失。该菌不形成芽 胞,无鞭毛,易被普通的碱性 染料着色,革兰氏阳性,老龄 培养或被中性粒细胞吞噬后, 转为革兰氏阴性。
Page 3
2、培养特征
需氧或兼性厌氧菌,营养要求较高,普通培 养基上生长不良,需补充血清、血液、腹水,大 多数菌株需核黄素、维生素B6、烟酸等生长因子。 最适生长温度为37℃,在20-42℃能生长,最适 pH为7.4-7.6。
Page 10
抵抗力
该菌抵抗力一般不强,60℃30min即 被杀死,对常用消毒剂敏感,在干燥 尘埃中生存数月。乙型链球菌对青霉 素、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磺胺 均敏感。青霉素是链球菌感染的首选 药物,很少有耐药性。
Page 11
Page 12
设备和材料 1冰箱:O℃——4℃。 2恒温培养箱:36℃士1℃。 3恒温水浴锅:36℃土1℃。 4显微镜:10*~l00*。 5均质器或灭菌乳钵。 6离心机:4000r/min。 7架盘药物天平:0g——5009,精确至0.5g。 8灭菌试管:10mm*100mm、l6mm*160mm。 9灭菌吸管:1mL(具0.01mL刻度)、5mL、10mL(具1mL 刻度)。 10灭菌锥形瓶:100mL。 11灭菌培养皿:直径90mm。 12灭菌棉签、镊子等。
Page 14
Page 15
Page 16
匹克氏肉汤
含1%胰蛋白胨的牛心浸液 200mL 1:25000结晶紫盐水溶液 10mL 1:800三氮化钠溶液 10mL 脱纤维兔血(或羊血) 10mL
制法 : 将上述已灭菌的各种成分,用无菌 手续依次混合,分装于无菌试管内,每 管约2mL,保存于冰箱内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