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垃圾处理调研报告一、引言在城市建设中,建筑垃圾是城市产量最大的固废废弃物品种。
随意堆放建筑垃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破坏了自然环境。
同时,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基础建设项目需要大量的开山采石和挖河掘砂,也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
再生利用这些建筑垃圾,不仅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又减少了向自然界排放的垃圾数量,可谓一举两得。
二、建筑垃圾简介建筑垃圾大多为固体废弃物,一般是在建筑过程中或旧建筑物维修、拆除过程中产生的。
不同结构的建筑各种成分的含量虽然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组成是一致的,主要由土、渣土、散落的砂浆和混泥土、剔凿产生的砖石和混泥土碎块、打桩截下的钢筋混泥土桩头、金属、竹木材、装饰装修产生的废料、各种包装材料和其他废弃物组成,其中,砖石生产粗细骨料,可用于生产相应强度等级的混泥土、砂浆或制备诸如砌砖、墙板、地砖等建材制品,具有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节约天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优势。
用设备将建筑垃圾破碎,筛分后,生产出的产品可以广泛应用于免烧砖、道路基础、建筑等行业,真正实现变废为宝利国利民,为城市建设走上了持续发展的循环轨道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思路。
三、建筑垃圾分类和组成建筑垃圾主要来源于土地开挖、破旧建筑材料(使用过的建筑材料)、道路开挖和建筑施工工地。
按来源进行建筑垃圾分类并没有将其真正,难以指导循环利用。
按照可再生性和可利用价值,建筑垃圾可分为可直接利用的材料、可作为材料再生或可以用于热回收的材料以及没有利用价值的废料等三类建筑垃圾组成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建筑结构、拆除方式、回收方式不同而变化,通常包括水泥基材料、陶瓷基材料、天然石材、金属和其它(如木材、塑料)等。
随着垃圾堆场的日益短缺及处理费用的提高,采取选择性拆除措施或在拆除现场对建筑垃圾预分选,将显著提高建筑垃圾的再生价值。
中国建筑垃圾的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
相关的研究已经进行十年左右,研究涉及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再生建材应用技术、建筑垃圾管理制度等等方面四、项目框架构想资源化综合处理工艺,可充分利用建筑废弃物可再生资源,生产环保建材,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相对于简易填埋等方式,采用建筑废弃物而且该建筑废弃物组合处理工艺,配备先进的除尘系统,产生的粉尘和噪声均较少,环境影响较小。
见下表分析:表1-1 主要建筑废弃物成分循环利用及产品方案表序号建筑废弃物主要成分循环利用及对应产品方案备注4 开挖泥土、土方开挖堆山造景回填绿化5 砖块砌块墙体材料路基垫层6 砂浆砌块填料7 玻璃高温熔化路基垫层积攒外运8 金属(含铁)厂外再次利用9 塑料管粉碎作为下游原料积攒外运10 竹、木料量不多可直接送焚烧发电厂11 其他以无害化填埋为主1.1.1 具体产品方案从表中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的产品可以看出,根据实际情况,一般分为三大类,具体如下:(1)混凝土制品类型的建筑材料(2)无机混合料等(3)预制混凝土骨料1、混凝土制品用建筑废弃物中的废砖瓦生产骨料,用于生产再生砖或再生建材。
其生产工艺和设备比较简单、成熟,免烧结,产品性能稳定,市场需求量大。
据测算,一亿块再生砖可消纳建筑废弃物24万吨。
建筑废弃物普通再生砖的主要规格为240mm×115mm×55mm,强度等级可达到MU7.5~MU15,根据不同的模具,还可生产其他建筑材料,另外也可按照古建施工要求定制建筑废弃物再生古建砖。
2、无机混合料无机混合料的主要用途是用于道路垫层。
建筑废弃物加以筛分、破碎后一定的粒径可以制成路基垫层原料,另外,再进行进一步的筛分,破碎后可以制成再生骨料。
图1-1 建筑废弃物与循环利用产品——二灰砾石无机混合料产品示意图3、再生骨料产品方案将废弃混凝土块经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再生骨料,利用再生骨料作为部分或全部骨料配制的混凝土被称为再生骨料混凝土,简称再生混凝土。
建筑废弃物中的废旧建筑混凝土可用于生产再生骨料,主要产品包括混凝土用再生细骨料和混凝土再生粗骨料,利用建筑废弃物中的废混凝土生产粗细骨料,可用于C30及以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中。
再生混凝土技术是将混凝土块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再生骨料(WCA),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骨料的配置新混凝土的技术。
再生骨料按来源可分为道路再生骨料和建筑再生骨料,按粒径大小可分为再生粗骨料,粒径5~30mm;再生细骨料,粒径0.15~5 mm,如下图所示。
利用再生骨料作为部分或全部骨料配置的混凝土,称为再生混凝土。
图1-2 各种粒径的再生混凝土骨料1.1.2主要产品方案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考虑季节性及其他因素,本项目主要产品方案以混凝土建材制品及无机料为主。
处理方案选择2.1.1 厂内采用固定式处理设施对建筑废弃物进行“粗筛分+破碎(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分选(磁选+风选+人工分选)+综合利用”的组合处理方式,充分实现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的要求。
2.1.2 拆迁现场配置一套可移动式处理设施,采用“破碎机+筛分机”的组合方式,适应客户部分建筑废弃物消纳场地和拆卸场地分布分散,运距较远的特点,节省运费,源头减量。
2.1.3 建筑废弃物进料工艺(固定线)为适应不同建筑废弃物来源和成分多样性的特点,本项目设计建筑废弃物进料方式有三种,实际运行时可根据来料量、来料成分和车辆排队情况灵活调配。
方式一:板式给料机上料。
建筑废弃物由收运车运送至原料仓库内,倾卸至位于地坑内的板式给料机料仓内,料仓宽度在1.5m,方便大尺寸物料(如楼板和混凝土块)进入,通过板式给料机输送至后续工艺单元。
方式二:板式给料机+机械手破碎。
运输高峰时期,建筑废弃物由收运车运送至原料仓库内暂存,机械手同时对尺寸超过1.5m的大块物料进行预破碎,避免在卸料槽进口处架桥。
经过预破碎的物料由装载机上料至位于地坑内的板式给料机料仓内,料仓宽度在1.5m,方便大尺寸物料(如楼板和混凝土块)进入,通过板式给料机输送至后续工艺单元。
图2-1 板式给料机上料方式方式三:上料坡道直接卸料。
对于来料成分较均匀(尺寸未超过1m)的建筑废弃物,收运车辆可直接由位于厂区南侧的上料坡道进入后续破碎及分选车间二层卸料平台,卸入给料机内,给料机与机械手配合对原料进行粗筛分,原料随来随卸,不需暂存,提升后续处理单元工作效率。
该种情况也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下的运行方式(即车辆无长时间排队)。
2.1.5中间产物建筑废弃物以混凝土为主时,其破碎后不同粒径的的物料如下:图2-3 0-5mm粉碎料图2-4 5-10mm粉碎料图2-5 10-20mm粉碎料图2-6 20-31.5mm粉碎料当破碎建筑废弃物以砖石料为主时,其破碎后0~40mm的物料如下:图2-7 0-40mm无机料2.1.6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艺其综合利用工艺主要根据建筑废弃物主要成分来确定:如果建筑废弃物中以砖石为主(主要是早期建筑),则粉碎后的粒料主要作为无机混合料,用于修建公路时作为路基垫层来使用;如果建筑废弃物主要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主要是80年代以后框架结构建筑等),则粉碎后的粒料分为四种粒径,分别为0~5mm、5~10mm、10~20mm、20~31.5mm。
其主要资源化产品利用工艺如下表所示:表9-4 资源化产品利用工艺一览表五项目经济效益分析根据成都建筑垃圾处理市场的实际情况并结合装修公司自身实力,中型移动式建筑垃圾破碎站是比较合理的选择,现就中型移动式垃圾破碎站的经济效益做如下分析:一、项目投入的主要设备二、项目前期总投入1、移动式建筑垃圾破碎站造价约:100万元2、设备运输费用约:3万元3、铲车两台约:60万元4、供配电设备约:15万元5、暂不能确定的费用约:20万元合计约:198万元三、移动式建筑垃圾破碎站生产效能(预估)1、骨料生产能力:160吨/小时2、日生产时间:8小时3、年生产天数:300天4、年骨料生产能力:38.4万吨四、项目人员构成1、项目管理人员2人2、设备操作控制人员3人3、设备维修保养人员1人4、装载机司机2人5、财务人员1人6、后勤及安质人员2人项目所需人员合计:11人,按人均每月4500元测算,每年所需支付的工资总额为59.4万元。
五项目生产成本构成及利润分析(理想状态)由于所从事的建筑垃圾处理项目属于国家政策扶持项目,在税收及用地方面因该能够得到相应的政府支持及补贴。
六、公共关系分析本项目涉及的公共关系主体大致可分为七个:政府领导、政府相关部门、市民、媒体、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运渣车经营者、其他既得利益者(如控制堆场的社会势力、清运业务中介等)。
要针对不同的主体开展公关活动,与城管、交通、建设、规划、国土等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沟通和协调,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
又如应加强与媒体的互动,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便把握住舆论的导向,控制住传播时机和内容。
对运渣车经营者,要反复、耐心的宣传和沟通,让他们认识到加入清运联合体的好处,认识到规范市场的必要性。
对特许经营最大的对立面“其他既得利益者”,也不能通过对抗来解决问题,如何让这一群体也能在产业链的延伸中获利是问题的关键。
七、前景展望若能够取得成都市建筑垃圾处理特许经营项目,公司有望在两至三年时间内形成一个较好经济效益、较高社会效益的环保产业链。
作为受市场追捧的环保题材优质资产,市场前景是非常可观的且由于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这个市场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还没有那么激烈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