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制度
仲裁中的和解
当事人申请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 和解是双方当事人的自愿行为,不需要仲裁庭的参与。 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作出裁决书,也可以撤回仲裁申
请。 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撤回仲裁申请后又反悔的,可以根据原仲裁协议重新申请
仲裁
和解的效力
和解协议不具有强制约束力 如果一方当事人不按照和解协议执行,另一方当事人不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
和解制度
和解与调解的区别在于:和解是当事人之间自愿协商,达成协议,没有第三方 参加,而调解是在第三方主持下进行疏导、协调,使之相互谅解,自愿达成协 议
和解的类型
1.诉讼前的和解 2.诉讼中的和解 3.执行中的和解 4.仲裁中的和解
诉讼前的和解
诉讼前的和解是指发生诉讼以前,双方当事人互相协商达成协议,解决双方的争 执。
诉讼中的和解
诉讼中的和解是当事人在诉讼进行中互相协商,达成协议,解决双方的争执。 这种和解在法院作出判决前,当事人都可以进行。当事人可以就整个诉讼标的达
成协议,也可以就诉讼标的的个别问题达成协议。 诉讼阶段的和解没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和解后,可以请求法院调解,制作调解书,
经当事人签名盖章产视为当事人撤销诉讼。
执行中的和解
执行中的和解是在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后,法院在执行中,当事人互 相协商,达成协议,解决双方的争执。
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 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
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 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这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依法处分自己民事实体权利的表现。 和解成立后,当事人所争执的权利即归确定,所抛弃的权利随即消失,当事人不
得任意反悔要求撤销。 如果和解所依据的文件,事后发现是伪造或涂改的,和解事件已为法院判决所确
定,而当事人于和解时不知情的,当事人对重要的争执有重大误解而达成协议的, 当事人都可以要求撤销和解
行,但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根据仲裁协议申请仲裁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