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荆州古城城市形象定位思考

荆州古城城市形象定位思考

2010年10月第22卷第5期安康学院学报Journal of Ankang University Oct.2010Vol.22№5荆州古城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其中荆州古城墙是我国南方现存最完整的古城墙,堪称“南国完璧”,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旅游价值。

1996年荆州古城墙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新的历史阶段,如何更科学地定位荆州古城形象,充分发挥其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对于提升荆州古城的知名度,改善古城的投资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荆州古城城市形象定位的现状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无形的资产,是城市各个要素的整体形状和特征,是通过城市的内在品质和历史文化内涵在城市外部形态上的直观反映,具有独特的个性,外界可以直观感受到的文化符号、信息整合等。

城市形象的定位则是挖掘城市形象的各种内在素质和文化内涵,依据城市的特征进行的准确定位,是一个城市文化的浓缩,魅力个性的关键所在。

可以说城市形象定位是城市形象的集中表现,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只有站在战略的高度,从本城市发展的脉络上把握,历史地、发展地、科学地准确定位,才能很好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城市形象的塑造过程中,城市形象定位堪称“点睛之笔”,它有助于一个城市在都市群落中被快速有效地识别出来[1]。

(一)依托“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形象,发展旅游经济荆州作为一座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目前各部门也在积极挖掘古城的文化旅游资源,积极打造新兴旅游产业。

2003年以前,荆州古城以“旅游兴市”为城市建设的总方针,积极打造新兴的旅游城市,荆州的旅游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在过去,荆州在进行城市形象定位时主要依托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全力打造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着重发展旅游经济。

诚然,自荆州“旅游兴市”、“历史文化名城”定位城市形象以来,城市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但仅仅以“历史文化名城”不足以突出荆州古城形象特色。

全国许多城市都在走历史文化名城的路线,就邻近的襄樊来说,也在树历史文化名城的大牌,定位城市形象。

相对其它城市而言,虽然荆州历史文化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定位城市形象纯粹是从共性出发,呆板的定位为历史文化名城,没有从古城自身独特的个性出发。

以至于对古城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不够深入,历史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转化为经济价值。

荆楚文化、三国文化蜚声中外,但缺乏文化产业品牌,多停留在历史影响和文化底蕴层面,未能见诸经济效益[2]。

作为最早的国务院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在两三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博大精深的楚文化、三国文化,涌现出了无数个历史文化名人。

荆州古城以它深厚的文化底蕴享誉中外,以它独特的文化魅力印证“为楚有才”的至理名言。

针对目前荆州古城定位“历史文化名城”,已经不能充分突出自己的个性。

这几年荆州古城也加大了宣传的力度,比如“文化荆州”栏目的播出,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唤起了人们对荆州文化的重新认识,也使人们对目前荆州城市形象定位进行了重新的思考。

认识荆州,首先就要认识荆州文化,单纯从历摘要: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的窗口,城市形象定位对于城市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荆州古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在城市形象定位时,单纯的“历史文化名城”、“三国之乡”既存在片面性,又没有很好地突出荆州古城的特色。

荆州古城城市形象定位应当以“楚文化、三国文化”为主体,突出特色、浓缩精华,全力打造“荆楚荟萃、三国之乡”。

关键词:荆州古城;城市形象;楚文化;三国文化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092(2010)05-0091-03荆州古城城市形象定位思考黄辉(长江大学文学院,湖北荆州434023)收稿日期:2010-04-22基金项目:长江大学2009年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A091048912)作者简介:黄辉,男,湖北洪湖人,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研究。

91史文化名城上做文章,本身带有很大局限。

城市形象定位应依托城市自身的特色,立足长远,着眼发展大局,而城市形象定位又影响着城市未来的发展。

总之,荆州古城“旅游兴市”、“历史文化名城”定位没有从古城实际特色出发,严重束缚了古城文化因素的进一步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二)实施“工业兴市”战略自2003年5月29日,中共荆州市委提出《关于实施工业兴市战略的决定》以来,荆州古城工业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

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是荆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希望所在[3]。

从此,在历史文化名城,“工业兴市、协调发展”唱响了荆州的主旋律,全市下定决心,一改“旅游兴市”战略,形成合力、加快城市经济发展。

在“工业兴市”的浪潮下,反映荆州古城城市形象,就在“工业兴市”口号当中。

市委、市政府把主要的目光从荆州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到了工业层面上,积极探索经济发展的新出路。

不可否认,近年来荆州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社会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召开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荆州GDP增长迅猛,最大的功劳还是归功于“工业兴市”战略的实施,然而,作为曾经深受政府部门重视的荆州历史文化资源却没有像工业那样深受重视,荆州古城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放慢,管理体制落后,很多景点年久失修,已残破不堪。

在“工业口号”的光环下,“旅游兴市”已经退出了荆州古城的历史舞台,虽然,市政府也在想办法振新荆州的旅游,以带动整个荆州古城社会经济发展。

但从城市形象定位上看,荆州古城的城市形象定位已经侧重城市的功能—以工业为龙头、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而不在侧重其自身的文化因素。

在日益激烈的城市竞争中,每个城市都在想方设法实现现代化,而现代化实现的首要因素就是工业现代化。

现代化城市形象是每个城市的奋斗目标,从城市形象定位上看,在围绕工业现代化大做文章已经是国内各个城市的共性。

荆州古城在城市形象定位时,将其定位为“历史文化名城”,“工业兴市”来吸引更多的投资商来荆州投资,过分依赖了城市的共性,而没有充分挖掘自身的城市特色,去进行准确的城市形象定位。

总之,在过去“旅游兴市”口号的号召下,荆州古城在保护、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的力度上远远不够。

在定位城市形象时,也没有突出独特的个性。

如今,在“工业兴市”的大潮中,虽然城市面貌得到了很大改观,部分历史文化遗存得到了保护,但总体上没有多少变化。

由于政策的转变,在历史文化资源的进一步保护、开发利用上显得滞后。

在城市形象定位上,也没有突出自己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

荆州古城形象定位引发人们进一步的思考。

二、荆州古城城市形象定位思考荆州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人在这里创造了璀璨的文化;荆州更是三国文化的集中营,脍炙人口的三国故事广为流传。

针对“旅游兴市”没有实现荆州古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的预期目标,“工业兴市”又滞后荆州历史文化保护开发利用的步伐,古城城市形象定位没能很好突出自己个性的现状。

作为荆州历史积淀、文化资源领头羊的楚文化和三国文化,在定位城市形象时应当占据主体地位,充分挖掘主体文化深层次的内涵,塑造个性鲜明的城市形象。

对于荆州古城也有学者对其进行过形象的定位,如:东方雅典、三国之乡、历史文化名城。

笔者认为这些形象定位都没有准确的概括出荆州古城的个性形象。

定性古城形象要注重从个性塑造出发,在一个城市的各种特性中遴选出一种或多种综合放映该城市形象的个性出来,该个性既要依托城市的优势和长项,又要兼顾社会的总体需求和未来走向,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的形象塑造。

历史的车轮在荆州留下了深深的足迹,楚文化、三国文化纷纷在这里演绎,焕发出最绚丽的色彩。

作为地区的主体文化,两者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缺一不可,进行城市形象定位的同时要兼顾两种文化因素,而不是突出后工业化城市的共性,更不能截取历史文化的零星片段,而要从整体上把握,从众多的历史文化因素中去提炼,突出主体,升华个性。

(一)突出楚文化的内涵,打造“荆楚荟萃”楚文化是指从公元前1110年左右到公元前223年楚国灭亡这八百年间创造的各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博大精深的楚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楚文化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楚文化是华夏文化的南支。

从世界文化的宏观角度比较研究上来看,楚文化可与古希腊文化相媲美。

楚人在自己的国度里创造了南方特有的“荆楚文化”,楚人善于创造。

张正明、刘玉堂先生认为:“楚人有不厌追新逐奇的创造意识”[4]。

作为荆楚文化的中心圣地,荆州理应充分挖掘楚文化的深层次内涵,以“筚露蓝缕的创业精神、超越规矩的创新精神、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开放兼容的博大胸襟”为荆楚文化的主线打造荆楚荟萃。

例如,可以依据历史文献、考古发掘的楚文化成果,考虑经济上的价值,在集中性地方还原部分楚文化,打造“楚文化园”,寻求楚文化旅游新的亮点。

只有突出荆州古城特有的荆楚文化优势,从楚文化的内涵中去提炼,才能准确的定位荆州古城的城市形象。

(二)挖掘三国文化因素,打造“三国之乡”92荆州,这座历经千年风霜的古城,东汉末年登上了地方政治的舞台,成为诸侯争夺的焦点,历史的沉淀,荆州又以“三国文化”闻名全世界。

东汉建安初期,建安学派代表王粲在荆州写下了著名的《登楼赋》,汲取江南、中原之灵气的荆州,造就了多少文人墨客。

《三国演义》中就有七十二回写过荆州,东汉末年诸侯错综复杂的斗争纷纷在这里上演,无数的英雄人物在这里留下了千古传颂的事迹。

三国文化就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古荆州酝酿出的璀璨的文化,在整个的三国文化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作为三国文化的重要分支—关公文化成为荆州最耀眼的文化特征。

关公的忠、义、仁、勇精神和“中华大一统”思想,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5]。

新时期弘扬关公文化意义重大。

弘扬关公忠、义、仁、勇精神,尤其是作为其灵魂的“大一统”思想,为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繁荣富强做贡献,是全体中华儿女的神圣职责。

荆州—作为关公文化的发祥地应该利用好关公文化的牌子,在城市形象定位时考虑关公文化的因素。

从目前的状况看,荆州可以说是三国风流荟萃、遗存遍布之地,在荆州这个著名的三国故地,至今遍地留存着众多的三国风物胜迹,成为荆州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成为三国历史文化的丰富而生动的见证,古城荆州就是三国历史文化最典型的见证。

荆州古城作为名副其实的三国故城,本身就是十分难得三国风物瑰宝。

它与城外的众多三国遗迹和风物名胜交相辉映,构成了特有的三国文化风采。

这些风物胜迹有的来源于历史,有的出自《三国演义》,有的来自民间传说,还有一些纪念性的建筑物和新建的三国文化旅游景点。

从荆州古城到城内外的刘备公安门、关羽点将台、刮骨疗毒故地、张飞一担土、诸葛孔明桥,从城区内纪念性的建筑关帝庙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