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强螺栓

高强螺栓

定义关于高强度螺栓的几个概念1.按规定螺栓的性能等级在8.8级以上者,称为高强度螺栓.现国家标准只罗列到M39,对于大尺寸规格,特别是长度大于%10~15倍的高强度螺栓,国内生产尚属短线高强度外六角螺栓高强度T型槽螺栓高强螺栓与普通螺栓区别高强度螺栓就是可承受的载荷比同规格的普通螺栓要大。

普通螺栓的材料是Q235(即A3)制造的。

高强度螺栓的材料35#钢或其它优质材料,制成后进行热处理,提高了强度。

两者的区别是材料强度的不同。

高强度螺栓从原材料看:高强度螺栓采用高强度材料制造。

高强螺栓的螺杆、螺帽和垫圈都由高强钢材制作,常用45号钢、40硼钢、20锰钛硼钢、35CrMoA等。

普通螺栓常用Q235(相当于过去的A3)钢制造。

从强度等级上看:高强螺栓,使用日益广泛。

常用8.8s和10.9s两个强度等级,其中10.9级居多。

普通螺栓强度等级要低,一般为4.4级、4.8级、5.6级和8.8级。

从受力特点来看:高强度螺栓施加预拉力和靠摩擦力传递外力。

普通螺栓连接靠栓杆抗剪和孔壁承压来传递剪力,拧紧螺帽时产生预拉力很小,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而高强螺栓除了其材料强度很高之外,还给螺栓施加很大预拉力,使连接构件间产生挤压力,从而使垂直于螺杆方向有很大摩擦力,而且预拉力、抗滑移系数和钢材种类都直接影响高强螺栓的承载力。

根据受力特点分承压型和摩擦型.两者计算方法不同。

高强螺栓最小规格M12,常用M16~M30,超大规格的螺栓性能不稳定,设计中应慎重使用。

高强度螺栓摩擦型和承压型连接的区别:高强螺栓连接是通过螺栓杆内很大的拧紧预拉力把连接板的板件夹紧,足以产生很大的摩擦力,从而提高连接的整体性和刚度,当受剪力时,按照设计和受力要求的不同,可分为高强螺栓摩擦型连接和高强螺栓承压型连接两种,两者的本质区别是极限状态不同,虽然是同一种螺栓,但是在计算方法、要求、适用范围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在抗剪设计时,高强螺栓摩擦型连接是以外剪力达到板件接触面间由螺栓拧紧力所提供的可能最大摩擦力作为极限状态,也即是保证连接在整个使用期间内外剪力不超过最大摩擦力。

板件不会发生相对滑移变形(螺杆和孔壁之间始终保持原有的空隙量),被连接板件按弹性整体受力。

在抗剪设计时,高强螺栓承压型连接中允许外剪力超过最大摩擦力,这时被连接板件之间发生相对滑移变形,直到螺栓杆与孔壁接触,此后连接就靠螺栓杆身剪切和孔壁承压以及板件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共同传力,最后以杆身剪切或孔壁承压破坏作为连接受剪的极限状态。

总之,摩擦型高强螺栓和承压型高强螺栓实际上是同一种螺栓,只不过是设计是否考虑滑移。

摩擦型高强螺栓绝对不能滑动,螺栓不承受剪力,一旦滑移,设计就认为达到破坏状态,在技术上比较成熟;承压型高强螺栓可以滑动,螺栓也承受剪力,最终破坏相当于普通螺栓破坏(螺栓剪坏或钢板压坏)。

从使用上看:建筑结构的主构件的螺栓连接,一般均采用高强螺栓连接。

普通螺栓可重复使用,高强螺栓不可重复使用。

高强螺栓一般用于永久连接。

高强螺栓是预应力螺栓,摩擦型用扭矩扳手施加规定预应力,承压型拧掉梅花头。

普通螺栓抗剪性能差,可在次要结构部位使用。

普通螺栓只需拧紧即可。

普通螺栓一般为4.4级、4.8级、5.6级和8.8级。

高强螺栓一般为8.8级和10.9级,其中10.9级居多。

8.8级与8.8S 是相同等级。

普通螺栓与高强螺栓的受力性能与计算方法均有所区别的。

高强螺栓的受力首先是通过在其内部施加预拉力P,然后在被连接件之间的接触面上产生摩擦阻力来承受外荷载的,而普通螺栓则是直接承受外荷载的。

更具体的来说:高强度螺栓连接具有施工简单、受力性能好、可拆换、耐疲劳、以及在动力荷载作用下不致松动等优点,是很有发展前途的连接方法。

高强度螺栓是用特制的扳手上紧螺帽,使螺栓产生巨大而又受控制的预拉力,通过螺帽和垫板,对被连接件也产生了同样大小的预压力。

在预压力作用下,沿被连接件表面就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显然,只要轴力小于此摩擦力,构件便不会滑移,连接就不会受到破坏,这就是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原理。

高强度螺栓连接是靠连接件接触面间的摩擦力来阻止其相互滑移的,为使接触面有足够的摩擦力,就必须提高构件的夹紧力和增大构件接触面的摩擦系数。

构件间的夹紧力是靠对螺栓施加预拉力来实现的,所以螺栓必须采用高强度钢制造,这也就是称为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原因。

高强度螺栓连接中,摩擦系数的大小对承载力的影响很大。

试验表明,摩擦系数主要受接触面的形式和构件的材质影响。

为了增大接触面的摩擦系数,施工时常采用应喷砂、用钢丝刷清理等方法对连接范围内构件接触面进行处理。

高强度螺栓实际上有摩擦型和承压型两种。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承受剪力的准则是设计荷载引起的剪力不超过摩擦力。

承压型高强度螺栓则是以杆身不被剪坏或板件不被压坏为设计准则。

[1]分类摩擦型高强度螺栓:适用于钢框架结构梁、柱连接,实腹梁连接,工业厂房的重型吊车梁连接,制动系统和承受动荷载的重要结构的连接。

承压型高强度螺栓:可用于允许产生少量滑动的静载结构或间接承受动荷载的构件中的抗剪连接。

抗拉型高强度螺栓:螺栓受拉时,疲劳强度较低,在动载作用下,其承载能力不易超过0.6P(P为螺栓的允许轴力),因此,仅适用于静载作用下使用,如受压杆件的法蓝对接、T型接头等。

[2]品质控制当今大飞机、大型发电设备、汽车、高速火车、大型船舶、大型成套设备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已将进入重要的发展方向。

由此,紧固件将进入重要的发展阶段。

高强度螺栓用于重要机械的连接,反复的拆装或各式的安装扭矩法对高强度螺栓要求极高。

因此,对其表面状况及螺纹精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主机的使用寿命及安全。

为了改善摩擦系数,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锈蚀、咬死或卡住,技术要求规定其表面应进行镍磷镀处理。

镀层厚度保证在0.02~0.03mm范围内,镀层均匀,致密、无针孔等。

螺栓材料为:18Cr2Ni4W、25Cr2MoV钢;螺栓规格:M27~M48。

由于该类钢容易在表面形成一层钝化膜,而此钝化膜将使螺栓不能获得附着力良好的化学镍磷层,所以必须采取特殊的前处理措施将膜先行除去,并且应采取措施阻止其再生成,才能保证镀后的镀层与基体之间具有良好的结合力。

同时由于该螺栓几何尺寸大,都给镍磷镀处理及过程的品质检测增加了难度。

工艺流程高强度螺栓镍磷镀的工艺流程镍磷镀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前处理工序,包括高强度螺栓镀前的精度和外观检查、手工除油、浸泡除油、酸洗、电活化和闪镀镍等工序;第二部分化学镀镍处理工序;第三部分是后处理工序,包括驱氢热处理、抛光和成品检查等工序。

如下:螺栓化学成分检查→螺栓镀前精度、外观检查→手工除油→外观检查→浸泡除油→热水洗→冷水洗→酸洗→冷水洗→电活化→冷水洗→闪镀镍→冷水洗→去离子水洗→化学镀镍→去离子水洗→冷水洗→驱氢→抛光→成品检查。

关键工序前处理工艺是决定高强度螺栓镍磷镀质量的关键工序,此工序的目的是去除螺栓表面钝化层并阻止钝化膜的再生。

该工序的执行状况直接决定了基体与镀层结合的好坏程度。

针对生产中出现的质量事故大部分是由于鲁栓前处理不良造成。

在施镀前必须认真地除尽螺栓表面附着的油污、锈迹和氧化皮;与电镀的区别是应更仔细检验,对处理不净的螺栓绝对不允许镀覆。

①螺栓的检查;目测检查螺栓表面质量,要求任何加工留下的毛刺必须去除,尖锐的棱角边缘须倒圆。

②手工除油;保证基体表面无油渍。

③浸泡除油;将螺栓放入碱水煮以去除表面油污。

④酸洗;为防止碱性除油溶液污染闪镀镍镀槽,在闪镀镍前用酸洗液进行电活化处理。

⑤电活化;用酸溶液进行电活化处理。

⑥闪镀镍;对低合金钢都应该采用闪镀镍,以增加镀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

化学镀镍该化学镀镍溶液要求使用寿命在两个月,使用温度在75~90℃,PH 值在7~9。

①温度;施镀温度对沉积速度和磷合量影响较大,随着温度升高,镀液沉积速度呈指数规律上升,镀层磷含量略有降低。

②PH值的影响;随着PH值的升高,沉积速度加快,镀层中含磷量降低,反之,沉积速度降低,则磷含量升高。

镀层中含磷量的高低决定着镀层物理性能和抗腐蚀性。

含磷量高,镀层抗蚀性能越好。

编辑本段后工序镍磷镀后处理包括驱氢、抛光两个主要工序。

①驱氢;按有关标准的规定,镀后驱氢温度为200±10℃,处理时间2h。

200℃有利于消除氢脆,松弛内应力,提高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改善镀层的耐腐蚀性能。

②抛光;抛光的螺栓外观光亮,但为更好地提高镀层质量,平整微小的痕迹,得到光亮似镜面的表面,需用抛光机抛光镀层。

[3]编辑本段工艺标准高强螺栓工艺标准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钢结构安装用扭剪型高强螺栓施工工艺。

2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螺栓、螺母、垫圈均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

2.1.2 高强螺栓入库应按规格分类存放,并防雨、防潮。

遇有螺栓、螺母不配套,螺纹损伤时,不得使用。

螺栓、螺母、垫圈有锈蚀,应抽样检查紧固轴力,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

螺栓等不得被泥土、油污粘染,保持洁净、干燥状态。

必须按批号,同批内配套使用,不得混放、混用。

2.1.3 主要机具:电动扭矩扳手及控制仪、手动扭矩扳手、手工扳手、钢丝刷、工具袋等。

2.2 作业条件:2.2.1 摩擦面处理:摩擦面采用喷砂、砂轮打磨等方法进行处理,摩擦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要求Q235 钢为0.45 以上,16 锰钢为0.55 以上)。

摩擦面木允许有残留氧化铁皮,处理后的摩擦面可生成赤锈面后安装螺栓(一般露天存10d 左右),用喷砂处理的摩擦面不必生锈即可安装螺栓。

采用砂轮打磨时,打磨范围不小于螺栓直径的4 倍,打磨方向与受力方向垂直,打磨后的摩擦面应无明显不平。

摩擦面防止被油或油漆等污染,如污染应彻底清理干净。

2.2.2 检查螺栓孔的孔径尺寸,孔边有毛刺必须清除掉。

2.2.3 同一批号、规格的螺栓、螺母、垫圈,应配套装箱待用。

2.2.4 电动扳手及手动扳手应经过标定。

[2]技术要求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要求[4]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技术要求规定了移动机械设备的钢结构高强度螺栓副连接件在制造、安装和检验过程中的技术要求。

本技术要求未规定的内容,按有关国家标准执行。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需要应用高强度螺栓连接的移动机械钢结构。

本技术要求应用于制造厂内和现场安装的质量控制和施工方法。

2 结合面处理2.1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要求接头处的结合面密贴,并具有足够的摩擦系数。

当设计图样对该结合面的处理要求未作规定时,按以下规定进行处理:对高强度螺栓结合面进行喷砂或抛丸处理,清除表面上铁锈、油污等杂质,达到Sa2.5级标准,粗糙度50~75um,其摩擦系数不得低于0.40。

图纸有规定时,按图纸规定执行。

2.2经处理后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处摩擦面,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沾染脏物和油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