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月季的观赏价值及在园林中的应用概述

月季的观赏价值及在园林中的应用概述

月季的观赏价值及在园林中的应用概述摘要月季,又称“月月红”,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也是世界主要花卉,有“花中皇后”的美誉。

月季类型多样、花色纷繁、品种众多,是世界上重要的观赏植物。

不同类型的月季各具特色,应用形式也各不相同,只有了解其特性才能更好地加以栽培利用。

人们在对月季长期的栽培利用和欣赏的过程中,赋予了它圣洁的品德、爱情的象征,月季也成为了人们表达友谊、欢庆与祝贺的首选花卉[1]。

本文主要介绍月季的基本信息,繁殖栽培技术以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关键词月季;观赏价值;繁殖和栽培技术;园林应用1.资源状况月季种质资源包括蔷薇科蔷薇属的野生种和栽培品种。

蔷薇属植物源远流长,原产北半球广大地区。

据古生物学家考证,在第三纪的始新代有过繁茂的分布。

我国抚顺地区曾发现距今约六千万年的蔷薇植物叶片化石,与现在玫瑰的叶片极为相似。

可见我国是蔷薇属植物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林奈 1737 年编著的《植物的属》已对蔷薇属进行了描述。

蔷薇属植物大约有200余种,分布于亚热带至寒温带之间的广大地区,北非、北美、亚洲、欧洲均有其身影。

中国分布有 95 种,占总数近 47.5%,其中65种为特有种,占总数近37.5% ;另有34个变种,共计129种。

蔷薇属分为单叶蔷薇亚属(1 种)和蔷薇亚属(128 种);后者又分 8 个组,包括芹叶组(20种)、桂味组(52种)、月季组(8种)、合柱组(38种)、木香组(4 种)、金樱子组(1种)、硕苞组(2种)和小叶组(3种)。

在中国 34 个省级行政区,除了天津市、上海市、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外,其他省区均有蔷薇属植物的自然分布,且不少地区还拥有许多特有种。

其中以四川、云南、陕西等省区分布较多。

中国种类如此众多、分布如此广泛的蔷薇属植物,是现代月季育种不可或缺的种质资源。

如现代月季品种四季开花及芳香的基因正是由我国的蔷薇亚属月季组的月季花和香水月季提供的。

可以说中国是世界蔷薇属植物的重要起源和分布中心。

[2]2.生物学特性月季多为蔷薇属常绿或半常绿直立灌木,枝梢开张,通常具倒钩状皮刺,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3~ 5枚,广卵形至椭圆状卵形,叶面平滑光亮,先端尖,缘有锐锯齿,叶柄和叶轴散生皮刺和短腺毛,托叶大部附生在叶柄上。

花单生,或数朵簇生;有重瓣、半重瓣和单瓣之分,但多为重瓣;花色丰富多彩,有红、黄、紫、粉、白、棕和复色,有些品种花瓣上还具有不同的斑点、条纹或彩晕,多数具芳香气味。

月季喜日照充足、空气流通、排水良好的栽培环境,适于在疏松、肥沃、pH值6~ 7、富含腐殖质的土壤栽培。

多数品种生长的最适温度为白天15~26℃ ,夜间10~ 15℃。

冬季温度低于5℃进入休眠,能耐- 15℃以上的低温。

夏季温度持续32℃以上进入半休眠状态,能耐35℃的高温。

喜相对湿度75%~ 80%,过干时叶长不好,过湿则易染病害。

生长季节开花不断,一般自盛春至初冬开放,尤以春、秋两季开得最好。

夏季花期45~ 50天,冬季花期60~ 70天。

[3]3.观赏价值月季花在园林绿化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在南北园林中,使用次数是最多的一种花卉。

春季主要的观赏花卉,其花期长,观赏价值高,价格低廉,受到各地园林的喜爱。

月季因其攀援生长的特性,主要用于垂直绿化,在园林街景,美化环境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如能构成瓽心悦目的通道和花柱,做成各种拱形,网格形,框架式架子供月季攀附,再经过适当的修剪整形,可装饰建筑物,成为联系建筑物与园林的巧妙“纽带”。

可以做成延绵不断的花篱、花屏、花墙,不仅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还能大降低周围地区的噪音污染,缓解火热夏季城市的温室效应。

[4]4.代表种类月季的园艺分类各国的分类法不尽相同,许多国家月季组织对现代月季品种的系统分类有统一规定,一般根据种源、树形、花朵和生长习性等特点加以划分。

绝大多数国家分成四大系统,美国等少数国家划分成五大系统。

其中最权威的是英国皇家园艺协会提出的,1976年经世界月季协会联合会(WFRS)修改,于1979年批准的月季园艺分类法。

这个方法为绝大多数国家采用,1988年中国花卉协会月季分会决定也采用此方法[5]。

根据现代月季的形成过程可将其分为五大系统:4.1杂种茶香月季(Hybrid Tea Rose, HT)灌木,花大瓣重,花蕾秀美,花色丰富,有香味,梗长,四季开花不绝。

品种数量最多。

本系统是将茶香月季与杂种长春月季(Hybrid Perpetual Rose)杂交选育的成果,品种翻新与应用层出不穷。

4.2丰花月季或聚花月季(Floribunda Rose, Flo)系将自中国引至欧洲的野蔷薇与中国小月季花等杂交,再以之与杂种香水月季杂交,成为杂种小姊妹月季(Polyantha Rose)。

复以后者与杂种香水月季杂交,终于育成丰花月季。

其特点是长梗,花美,四季开花和抗寒耐热、开花聚簇等。

系现代月季中的后起之秀,最善表现群体之美。

4.3状花月季(Grandiflora Rose, Gr)1954年,美国育种家将香水月季与丰花月季杂交,创立了兼有双亲之长的新系统。

其主要的特点为四季开花,一茎多花,四季开放,花大,生长势特别旺盛,高度多在1.5 m以上,适做花坛、花境背景。

对于这一系统是否成立,目前在国际上尚有争议。

4.4微型月季( Miniature Rose, Min)四季开花之极微型月季,高度约20 cm,主要关键性亲本为中国外流的小月季花等;花茎1~3 cm,常为重瓣,枝密花繁,玲珑可喜;微型月季品种近年发展迅速,有2 000种以上。

4.5藤蔓月季(Climer & Rambler, Cl)主要以中国的野蔷薇(R. multifl ora)、光叶蔷薇(R. wichuraiana)、巨花蔷薇(R. gigantea)和其他藤本蔷薇与杂种长春月季、杂种茶香月季或茶香月季一次或多次杂交育成,或由后两者芽变选中而得。

其特点是长蔓,专供攀援于花门、花架、花墙及花柱等之用。

[6]5.繁殖和栽培技术5.1月季的繁殖月季繁殖多用扦插法,播种法只用于培育新品种或播种野蔷薇获得大量砧木用,嫁接法栽培运用较少。

5.1.1扦插繁殖。

扦插可在室内随时进行,大规模生产采用露地扦插。

月季扦插分为春插、夏插、秋插、冬插,一般春插采用较多。

①春插。

头年秋天采用完全木质化的经冬季沙藏的枝条,或春季 3月前也可采枝,待地温升高后即可插于露地。

②夏插。

初夏新生微木质化枝条采下扦插,条件允许则可采用全光雾插的方法。

③秋插。

晚秋枝条成熟后剪下立即插于露地或温室,冬季注意防寒。

④冬插。

落叶后采下木质化枝条在向阳背风处做畦扦插,充分灌水加盖薄膜,晚间应覆盖草帘。

最好选一至二年生、直径 4~8 mm、表皮未木质化的枝条,生理上端剪口应在节下 2~3 mm 处,与节平行,生理下端剪口应距最上侧芽 10 mm 左右,剪成 45°斜面,每个插穗至少应有 2个芽。

苗床土壤要求排水良好,持水性强,疏松多孔,酸碱度中[7]。

5.1.2嫁接法。

嫁接是繁殖月季的主要手段。

月季常用芽接和枝接两种方法,要在全年之中不同的时间进行。

原因是芽接用当年已近成熟的非休眠芽,一定要在生长季节的后期,也就是晚夏到初秋比较合适,枝接要用已经成熟的休眠芽。

所以要晚一些,因南北方气候差异,甚至越冬以后的春季才能嫁接。

要获得优质的嫁接苗,首先要选择适宜的砧木,目前国内常用的砧木有: 野蔷薇,粉团蔷薇。

休眠期嫁接,常采用枝接。

嫁接时间南方 12 月至翌年 2 月,北方在春季叶芽萌动以前。

在生长季节嫁接,常采用芽接,以丁字形,门字形等形式。

嫁接后要加强管理。

[8]5.1.3组织培养法。

这也是月季繁殖的重要现代手段,可在短期内获得大量无菌苗。

5.2栽培管理5.2.1露地栽培。

因为月季为喜光植物,所以栽培时应选择向阳地,不宜将其栽培在光照较弱的地方,土壤要具有良好的团粒结构,富含有机质、p H 值为 6 的微酸性土壤最好。

月季根系大部分集中在 30~40 cm,因此耕作深度应为50~60 cm。

底施过磷酸钙 200 kg/hm2,生长期注意追肥,追肥氮、磷、钾比例应为 1∶1∶2 或 1∶2∶3。

株行距因栽培目的而异,常用株行距为 1.5 m×0.8 m,栽前应对幼苗修剪,除去病弱枝,剪除受损或过长根系,土壤不宜过湿过干,过干应提前 1~2 d 轻灌 1 次。

高温干旱一般 1 周浇水 2~3 次,其余时间则保持合理湿度。

对月季进行修剪,可促使其萌发一定数量的强壮枝,保证开花质量,使其树形完整平衡,与其生活的空间相协调,修剪次数和强度应视其生物学特性而定,时间以停止休眠接近发芽或停止生长接近休眠为宜。

刚栽培的月季,定植前已修剪过,第 1年不必修剪,第 2 年可用稍重的修剪方式,3年以上的月季要每年修剪,以保持株型完美。

冬季采用防寒养护措施,可用草帘等包扎树体;气温低于-20℃的地方,可采用挖松植株一侧泥土,放倒用土覆盖等措施。

5.2.2设施栽培。

温室和塑料大棚等多形式栽培是实现月季切花优质高产的必备条件。

栽培时,要求土壤透气性强,排水良好,能保持水分和养分,无病虫害。

如果不能达到要求,应对其进行改良。

改良土壤可用较好的土壤与泥炭、珍珠岩按 2∶1∶1 体积混合,用 V形或波形石棉板隔开原土壤,否则下部根系进入未经消毒土层,会受到病菌或线虫侵害,同时浪费水肥[5]。

石棉板上铺垫改良土壤厚度 20~25 cm,至少不得低于 15 cm。

温室栽培月季株行距 0.3 m×0.3 m,栽培初期每天喷雾数次,5~6 周内注意夜间温度不低于 13 ℃,6 周后逐渐开始追肥。

切花月季施用营养液和灌溉应结合进行。

营养液的浓度要求为含氮 170 mg/kg、磷 34 mg/kg、钾 150 mg/kg、钙 120mg/kg、镁 12 mg/kg.[9] 6.园林应用情况月季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我国南北均有栽培,在华北地区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月季喜光,但过于强烈的照射又不利花蕾发育,花瓣易焦枯。

由于其适应性强、栽培范围广、易繁殖、品种多、花期长、花形千姿百态,在园林绿化中不仅大量应用于花台、花境、花丛及篱垣、棚架、地被,而且还可以盆栽及做切花。

6.1月季景观应用6.1.1群植。

群植所表现的景观类型主要是以展示丰花月季为主。

利用丰花月季群花性的特点,通过不同花色的配置组成绚丽多彩的色带,构成了气势磅礴的壮丽景观。

北京植物园月季园的沉床园,就是个典型例子,在高矮错落的种植区中利用丰花月季不同颜色的变化,形成了花海的壮丽景观。

6.1.2带植。

月季颜色丰富采用色带的栽植方式是很常见的,在公共绿地、公园等大型绿化地应用比较广泛。

以带状形式栽植可以充分利用月季的特性将大花月季、丰花月季和地被月季进行配植,组成立体色带,展示出月季形态多样化,以及生态景观的多元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