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直接转矩控制技术(DTC)

直接转矩控制技术(DTC)

总的来说,直接转矩控制就是通过 对定子电压空间矢量的控制达到以下两 个目的: (1)维持定子磁链幅值的恒定 (2)控制定子磁链旋转速度的大小
10
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研究所
三、 定子电压矢量与定子磁链
对三相系统而言,空 间矢量是这样定义的:把 三个变量看成是三个矢量 的模,它们的位置分别处 于三相绕组的轴线上,当 变量为正时,矢量方向与 各自轴线方向相同,反之, 则取反方向,然后把三个 矢量相加并取合成矢量的 2/3倍,此矢量即为空间 矢量。
取电压矢量 u1, u2 ,u6 时,磁链矢量的轨迹为一
正六边形,而电机定子绕组相电压为一凸字形波 如上图a)所示,如果在选用每一个非零电压矢量 的期间中间分段两次插入零电压矢量u0 ,则原来 凸字形相电压被斩波,变为上图所示b)所示的不 连续的脉冲,相电压的周期增大,这是因为在选 取零电压矢量的期间,磁链矢量的旋转速度为零, 因而磁场旋转一周的时间变长,即电机的转速变 慢。
20
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研究所
例如,当定子原有磁链位于θ(Ⅱ)区域内, 并有s s 的值,如图2-6 所示,如果要求s 逆时针旋转,则分别选择 u2 和 u3 就能满足式 (2-8)的关系。只要定子磁链不出θ(Ⅱ)区, 则反复施加 u2 和u3 。但是,当进入θ(Ⅲ)区后, 则反复选用 u3 和 u1 才能满足式(2-8)。这种控 制叫电压空间矢量PWM控制,也叫磁链跟踪 型PWM控制。
通角 的大小达到改
变转矩的目的。
图 2-2 定子磁链的轨迹
8
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研究所
在实际控制过程中,将测得的电机三相电 压和电流送入计算器,计算出电机的定子磁链
和s 电磁转矩 ,T分别与给定值 和s 相T比较,
然后选择开关模式,确定PWM逆变器的输出。
图2-3 直接转矩控制原理图
9
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研究所
其中,us、is、s均、为r空间矢量
5
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研究所
在转矩公式中, 为定 子磁链和转子磁链之间的 夹角,称为磁通角。在控 制过程中,为了充分利用 铁心,应保持定子磁链的 幅值为额定值,而转子磁 链是由负载决定的,不能 突变,因此要改变转矩的 大小,可以通过改变磁通 角来实现。
图2-1 磁链矢量图
匀分布在 平面 上,如右
图所示:
图 2-5 逆变器输出电压矢量
16
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研究所
四、定子电压矢量对磁链的调节作用
将(2-7)代入(2-4)中可得:
s usdt uiti s0
(i 0,1,,7)
也就是说,定子磁通 的运s 动方向基本
是沿 进us行的,其运动速度快慢由电压幅 值 来确u定s 。
如果某时刻选取的是零电压矢量,则该时 刻的磁链矢量的旋转速度近似为零。这样就可 以通过选用适当的零电压矢量来降低定子磁链 的平均旋转速度。
22
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研究所
图 2-8 电压矢量与相电压波形图
a) 选用非零电压矢量时的波形
b) 选用零电压矢量时的波形
23
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研究所
下面举例说明零电压矢量的作用。当依次选
36
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研究所
本章小结
• 直接转矩控制是在定子坐标( )系下分析交流电动 机的数学模型、控制电动机的定子磁链和转矩。它不 需要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也不需要利用矢量旋转 变换对异步电动机的 数学模型解耦简化,计算简单明 了,物理概念清楚。
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研究所
5.2 直接转矩控制技术(DTC)
• 概述 • 直接转矩控制的基本原理 • 定子电压矢量与定子磁链 • 定子电压矢量对磁链和转矩的影响 •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介绍 • 直接转矩控制技术与矢量控制技术的比较
1
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研究所
一、概 述
继矢量控制之后,1984年德国鲁尔 大学的Depen Brock 又提出了交流电动 机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法,其特点是直接采 用空间电压矢量,直接在定子坐标系下计 算并控制电机的转矩和磁通;采用定子磁 场定向,借助于离散的两点式调节产生 PWM(空间矢量SPWM)直接对逆变器 的开关状态进行最佳控制,以获得转矩的 高动态性能。
2
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研究所
和矢量控制不同,直接转矩控制摒 弃了解耦的思想,取消了旋转坐标变换, 简单的通过电机定子电压和电流,借助 瞬时空间矢量理论计算电机的磁链和转 矩,并根据与给定值比较所得差值,实 现磁链和转矩的直接控制。
3
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研究所
直接转矩控制的特点:
• 控制思想简单 • 控制系统简洁明了 • 动、静态性能优良
11
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研究所
空间矢量的求法,即从三相静止坐标 到两相静止坐标的变换(3φ~2φ变换)
T T
2 1
3
0
1 2 3
2
1 2 3 2
Ta T b Tc
其中,T T 为空间矢量在坐标轴上的分量
Ta Tb Tc 为三相轴线的矢量的模
12
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研究所
用电压型逆变器供电的交流调速系统如下
u
u
u
u
u
01 u u u u u u
-1 u u u u u u
11 u u u u u u
-1 u u u u u u
31
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研究所
电磁转矩模型
在直接转矩控制中,需要实测电磁转矩作 反馈值。直接测量电磁转矩在测量技术上有一 定困难。为此,采用间接法求电磁转矩。一般 是根据定子电流和定子磁链来计算电磁转矩。
27
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研究所
在控制系统中,转矩指令由速度调节器获得
Te* K p (r* r ) KI (r* r )dt
磁链指令由函数发生器获得。励磁指令在 额定转速以下,使它保持常数,超过额定转速 时,则给出弱磁定子磁链值。电磁转矩和定子 磁链的实际值有定子电压、电流检测值经过转 换,通过电磁转矩模型和磁链模型计算而得。
图2-9 磁通建立过程
19
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研究所
为了确定各电压矢 量作用区间,以 轴为 起点,沿顺时针方向把 整个圆周分为六个扇区, 如右图所示。每个扇区 内的磁通轨迹由该扇区 所对应的两个电压矢量 来形成,对逆时针磁通, 如扇区Ⅰ由 u2、u6 形成, 扇区Ⅱ由 u2 、u3 形成等 等。
图2-7 扇区的划分
采用零电压矢量改变电机的电压,实际上 是对电机的端电压进行斩波调压,使其幅值减 小,从而达到降低磁链矢量旋转速度的目的。
25
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研究所
五、直接转矩控制系统
图 2-9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图
26
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研究所
上图为德国Dephenbrock教授提出的直接转 矩控制系统,因为具有控制手段直接、结构简 单、性能优良等特点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该方法摒弃了矢量控制中解耦的思想,将转子 磁场定向转变为定子磁场定向,由于定子磁通 只涉及到定子电阻,因而对电机参数的依赖性 大大减小。另外,直接转矩控制通过转矩偏差 和定子磁链偏差来确定电压矢量,不象矢量控 制那样进行复杂的坐标转换,计算大大简化。
电磁转矩的表达式可写为:
Te p(1i1 1i1)
图 2-9 转矩模型结构
32
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研究所
定子磁链模型
(1)定子电压电流磁链模型法
定子磁链可以在 坐标下写出如下关系式
1 (u1 R1i1)dt 由此,用下图1 所 示(的u电1 压R电1i流1)d模t 型结构可求得
定子磁链。
4
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研究所
二、直接转矩控制的基本原理
根据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在 坐标下空间矢量电压方程及转矩方程为:
us Rsis ps
(2-1)
Tem PnLm (isir iris )
Pn (is s is s ) Pn (s is )
Ks r Ksr sin (2-2)
显然,如果给定允许误差越小,那么一周 内电压矢量改换的次数越多,电压矢量构成的 多边形的边数越多,其轨迹越接近于半径为指 定值的圆。
21
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研究所
如前所述,当忽略定子绕组电阻压降(该 值一般很小)时,定子磁链的旋转速度与电压 矢量幅值成正比。因此通过改变电压矢量的大 小可以改变旋转磁场的速度即控制电机的转矩, 进而控制转速。
d
e
j
3
u3 (0,1,0) u5 (0,0,1)
2U 3
d
e
j
2 3
2U 3
d
e
j
4 3
u4 (0,1,1)
2
U 3
d
u6 (1,0,1)
2U 3
d
e
j
5 3
u0 (0,0,0) u7 (1,1,1) ( 02-7)
15
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研究所
由式(2-6)可以看出, 空间电压矢量只与三相桥 臂的开关状态有关。由式 (2-7)可以看出电压型逆 变器的基本输出矢量共有8 个( u0 ~)u7,其中0状态和7 状态称为零矢量,其余6个 为非零基本矢量,称为有 效矢量。这6个非零矢量均
28
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研究所
开关状态的选择规则如下:
| s* || s |
| s* || s |
| Te* || Te | | Te* || Te |
D1 =1 D1 =0
DT =1 DT =-1
(增加磁链) (减小磁链)
(增加转矩) (减小转矩)
开关状态选择(函数)是一个三元函数 U=f( D1,DT, (N ))
29
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研究所
下面以定子磁链在Ⅰ区的控制为例进行说明 (设定子磁链逆时针旋转)
增大磁链
增大转矩:u6 减小转矩:u0/u7 大幅减小转矩:u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