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线施工安全控制措施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营业线施工安全控制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总则结合营业线的施工特点,对施工前准备工作;驻站联络和现场防护;现场安全监控;区间线路拨接(含成段清筛、换轨)和站场改造施工;顶进框架桥涵桩基开挖;顶进框架桥涵工字梁(D型梁)铺设及拆除;框架桥涵顶进;框架桥与涵洞接长;路堑边坡开挖及路堤帮宽填筑;跨线桥梁施工;临时道口铺设;大型工程机械施工;路料卸车;管、线、电缆等隐蔽设施防护;“三电”迁改;爆破作业;防洪安全;人身安全卡控等十八项安全控制重点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1.施工单位在营业线上施工一律实行《营业线施工许可证》制度。
未办理《营业线施工许可证》的施工单位,一律不准在营业线施工。
2.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广运发(2008)282号文件附件5,与设备管理单位和行车组织单位分别签订施工安全协议,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和义务,及时协调施工与运营的关系。
需签订施工安全协议而未签订施工安全协议的不予审批施工方案,严禁施工。
3.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内容和影响程度及施工等级确定施工负责人。
线路拨接、站场改造、成段清筛换碴、成段换轨、开挖路基、建筑物基坑、框架桥涵顶进、跨线桥梁铺架、加固或改建桥隧建筑物、拆铺便线(桥)、铺设临时道口和临时架空结构等施工;需办理封锁手续,设置移动停车信号防护,线路开通后需限制列车运行速度等施工作业,应由具备工程项目经理资质的人员担任。
4.施工负责人应具备必需的施工安全素质。
施工项目经理、副经理、安全、技术、质量等负责人必须取得相应资格、岗位证书,并经铁道部(或广铁集团)营业线施工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担任,不允许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人员担任上述工作。
5.施工单位的安全员、驻站联络员、防护员、爆破员、带班人员和工班长必须经过广铁集团有关部门培训。
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人员担任上述工作,要严肃追究施工单位领导的责任。
6.参加营业线施工的所有人员,必须按规定进行全员安全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劳务工上岗作业一定要有正式职工带班。
严禁施工作业人员未经培训无证上岗,严禁劳务工担任爆破工、施工安全防护员、带班人员等工作及单独上道作业和使用在轨道行走的小车。
7.施工单位必须提前组织制定施工方案,经监理单位和相关设备管理及配合单位会签后,报建设指挥部主管部门预审,再报集团公司主管业务处。
提报的施工方案应包括:施工项目及负责人、作业内容、地点和时间、影响及限速范围、设备变化、施工方式及流程、施工过渡方案、施工组织、施工安全和质量的保障措施、施工防护办法、列车运行条件、验收安排、施工安全协议书等基本内容。
8.施工单位必须提前组织相关设备管理单位和行车组织单位,进行现场安全技术交底或现场联合调查,协调协商施工中的相关问题和配合事项。
9.施工单位根据批准的施工方案计划(电报),应在正式施工三日前向相关设备管理单位提出施工计划、施工地点、影响范围和配合事项,联系协调运输单位牵头组织召开施工预备会,协商确定施工中的相关配合事项,并提前三天书面通知配合施工的相关单位10.根据广铁集团运输部门批准的日施工计划,办理施工登销记手续。
严禁无施工方案、无安全措施、无批准的施工计划、无调度命令、超计划范围及擅自变更计划的施工。
三、驻站联络和现场防护1.施工负责人要提前到车站行车室签到,写明时间、姓名、单位、职务及联系电话,参加车站或施工现场协调组召开的施工预备会。
2.驻站联络员携带经广铁运输部门批准的日施工计划和通信电台,提前60分钟到达车站行车室,准备办理运统-46登记事项。
3.施工负责人确认已做好施工准备,应提前40分钟通知驻站联络员办理运统-46登记。
4.遇限速慢行和封锁施工时,施工现场设工地防护员一人,负责施工地点的安全防护工作;施工地点两端20米处各设一名防护员,负责减速地点标和停车牌的安插及相关防护工作;距施工地点两端800米处各设一名防护员,负责减速信号牌的安插和响墩的设置及相关防护工作。
曲线、隧道等了望困难地段和通信不良处所,应增派加强防护员。
5.遇站场改造施工时,施工负责人必须提前组织制定站区施工移动信号牌设置防护图。
6.限速慢行的施工地点两端来车方向线路左侧20米处,搭建临时慢行看守棚,并安装照明设施。
7.防护员必须配备通信电台、红、黄信号旗(灯)、响墩、口笛等用品。
8.驻站联络员与工地防护员必须保持不间断联络,施工时应每3~5分钟通话一次,严格执行“预报、确报、复诵”制度,及时准确通报来车信息,提前组织人员和机具下道。
四、现场安全监控1.根据施工项目内容、影响范围和程度及施工等级,施工单位必须组成施工现场安全监控组或配备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监控,督促落实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措施。
2.施工现场设置施工安全监控签到(离)登记簿,施工负责人和安全员、施工配合负责人、施工监理及安全监控等相关人员,对到达和离开施工现场时间进行签认。
3.施工单位必须严格贯彻落实建设指挥部制定下发的《石长铁路增建第二线营业线施工安全十必须十严禁》的各项规定,对违反“十必须十严禁”的行为和现象必须坚决制止,并从严分析考核,直至全线通报、扣款和信誉评价扣分。
4.施工单位必须根据本措施及附件(石长铁路增建第二线站前工程营业线施工安全关键卡控表),建立健全营业线施工安全卡控体系,施工作业中安全关键卡控责任人和督促检查人必须严格按照《营业线施工安全关键卡控表》的卡控项、卡控内容逐项落实,逐项检查确认。
5.各监理单位必须认真履行监理职责,按规定要求提前到达施工现场,严格实行旁站监理,督促施工单位按设计文件和有关规范、规定施工,及时防范和消除施工中的安全隐患。
对各级安全检查人员检查发现的安全问题,督促施工单位逐项整改落实,并严格实行销号签认。
6.建设指挥部切实加强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和监控,组建“两组一队”,即:施工安全协调组、施工环境协调组和安全检查大队。
安全检查大队分别对3个标段派驻安全检查组,对营业线施工安全进行专项监督检查。
五、区间线路拨接(含成段清筛、换轨)和站场改造施工1.施工前日,施工负责人要组织召开本单位的施工预备会,布置和安排施工作业内容、程序、方法、技术要求、组织分工和重点安全注意事项,确定安全卡控人员和责任。
2.施工负责人要组织施工作业队(组)负责人、技术主管、安全监控等相关人员对施工准备工作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具备施工条件。
对施工作业有影响的新旧箱盒、裸露电缆等设施,必须与设备管理单位商定移设、防护措施。
3.施工慢行调度命令未下达前,严禁进行影响线路稳定和几何尺寸的作业。
封锁调度命令未下达前,严格根据限速条件,按标准进行不影响列车运行安全的封锁施工前准备工作。
4.严禁齿条式起道机在非封锁时间内上道使用。
站内使用单轨小车吊运钢轨枕木时,必须办理运统-46登记手续,并经车站许可。
上道时防护员必须按规定做好随车防护,卸料时严禁材料侵限并防止轨道电路短路。
5.隐蔽设施防护区域必须在设备管理单位人员监护指导下进行作业,严禁擅自开挖。
在轨道电路区段施工时,禁止撬棍等金属物件搭接钢轨,防止轨道电路短路。
6.人员下道避车的同时,必须将作业机具、材料移出线路,放置、堆码牢固,严禁侵入限界。
7.线路龙口对接后,施工负责人和安全员必须亲自检查轨道水平、轨距、高低、方向、接头及连接零部件,确认符合开通条件。
及时协调会同相关配合单位施工负责人共同确认线路及设备达到放行列车条件,并进行签认。
8.当日施工作业后,要及时清理作业现场,安全员和施工负责人必须确认废旧轨料和机工具等不侵限,短轨头不准遗留在现场过夜。
9.开通后,施工负责人和安全员要继续在现场监视列车运行,直至速度达到规定条件时。
施工单位必须安排人员对线路进行昼夜安全保养维护并做好相关记录,直至交设备管理单位止。
六、顶进框架桥涵桩基开挖1.施工前,由施工负责人组织召开本单位的施工预备会,布置和安排施工作业内容、程序、方法、技术要求、组织分工和重点安全事项,确定安全卡控人员。
2.开挖作业前,必须对线路原排水设施提前做好改道等处理,确保排水通畅。
对开挖的路基顶面必须做好防水保护。
3.施工地段必须安排专人对线路尤其无缝线路的变化及路基沉降进行观测,发现线路、路基异常时,必须迅速进行防护整治。
4.施工地点搭建临时慢行看护棚,安装照明设施,并配备线路保养机工具。
慢行点防护员必须昼夜值班,一趟一接做好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反馈信息。
5.隐蔽设施防护区域必须在设备管理单位人员监护指导下进行作业。
相关设备管理单位监护人员未到位严禁擅自开挖。
开挖过程中如遇到管、线、电缆等隐蔽设施时,必须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6.桩基挖坑必须做到一米一挖,护壁及时跟进,弃土及时运出路基以外。
当挖孔桩遇到流沙、冒水等情况时,要及时采取应急防护措施(钢套、防护桩、灌浆、排水等)。
搭建井内作业卷扬架严禁侵入铁路限界,并加盖井盖,安装防护栏、警示牌和照明灯。
作业机工具和材料堆放严禁侵入铁路限界。
7.开挖作业中要及时做好线路保养,确保线路达到经常保养标准,即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满足如下要求:轨距+7mm、-4mm,水平6mm,高低6mm,轨向(直线)6mm,三角坑(扭曲)缓和曲线5mm、直线和圆曲线6mm。
七、顶进框架桥涵工字梁(D型梁)铺设及拆除1.施工前,由施工负责人组织召开本单位的施工预备会,布置和安排施工作业内容、程序、方法、技术要求、组织分工和重点安全事项,确定安全卡控人员。
2.工字梁和D型梁铺设前,要联系协调设备管理单位对施工地点两端100米线路的扣件、连接零部件进行全面紧固。
3.道床边坡清理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施工组织方案进行作业,严禁超前准备。
4.轨道电路区段抬运工字梁等金属物件时,禁止搭接钢轨,防止轨道电路短路。
5.工字梁铺设作业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实施。
采用D型梁加固线路时,加固长度应满足箱体两侧安全坡的要求;运输和装卸必须按照铁路部门批准的施工计划进行,电化区段装卸时,应申请停电,人工装卸确保装卸安全;组装时,不得侵限,轨下绝缘良好;挖空桩支点必须有足够深度,满足承载力及稳定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