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2020届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2020届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线上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手机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随身必需品,中国是智能手机生产大国,智能手机的产业链很长。

下左图是我国某国产手机的零部件主要来源地,下右图是我国某H 手机企业生产部门迁移图。

完成下列各题。

1. 中国近年来一直是世界最大的手机生产组装基地,其主要区位因素是A. 中国手机产业基础好,设施完善B. 与东南亚相比,中国劳动力便宜C. 中国能研发生产全部手机零部件D. 中国手机需求量大,可就近销售2. 一般而言,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可容纳的电子元器件每隔18-24 个月就会增加一倍,性能提升一倍。

因此,电子产品的价格是呈下降趋势的,但是,最近几年,国产手机价格却越来越贵。

其原因最可能是A. 受国际形势影响,核心技术自由买卖B. 面向世界大市场,航空运输成本上升C. 争夺下游厂商,增加零部件进货成本D. 国产手机品牌升级,科研经费在增加3. H 企业将生产部门从一线城市深圳迁往临近的东莞,而总部和设计等部门还保留在深圳,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A. 深圳近香港,保留设计部门可吸引香港人才B. 生产搬离,可降低深圳房价,提高研发水平C. 东莞相对而言地价较低,劳动力生活成本低D. 东莞位于广州与深圳之间,离两个市场较近【答案】1. A 2. D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因素。

手机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但手机生产组装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中国的制造业发展程度较高,因此手机产业基础好,设施完善,A正确;由于中国在不断的发展,中国与东南亚相比,劳动力价格较高,B错误;从左图中可以看出,手机零部件并不都是中国生产的,C错误;手机市场是面向全球的,D错误。

故答案选A。

【2题详解】手机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成本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随着我国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国产手机不断创新升级,因此科研经费会不断增加,成本越来越高,定价也会越来越高,D正确;交通成本和零部件成本变化影响小,B、C错误;受地方保护影响,核心技术不允许自由买卖,A错误。

故答案选D项。

【3题详解】东莞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深圳低,相对而言地价较低,H企业生产部门为劳动力密集型部门,有大量的劳动力,东莞劳动力生活成本低,C正确;设计部门人才主要来自全国各地,A错误;一个企业的生产搬离对降低深圳房价和提高研发水平没有很大的影响,B错误;手机市场是面向全球的,D错误。

故答案选C项。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4. 依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A. 年降水量的差异B. 地质构造部位不同C. 植被覆盖率不同D. 地表岩石种类不同5. 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

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

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A. 间歇性抬升B. 持续性抬升C. 间歇性沉降D. 持续性沉降【答案】4. D 5. A【解析】【4题详解】甲、乙、丙位于同一河谷地带,降水量、地质构造相同,植被覆盖率影响不到基本地貌,ABC错,图中显示,三地地貌形成的基岩不同,石灰岩、页岩、砂岩岩石坚硬程度不同,受侵蚀程度不同,页岩、砂岩沉积岩,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石灰岩易溶于水,形成喀斯特地貌。

选D。

【5题详解】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的两个古河床沉积物显示乙地为河流阶地中的堆积阶地,沉积物高度不同、形成时期不同,显示其形成不是连续性的,排除BD,结合图示,古河床沉积物露出地表,则说明该地貌是由于地壳间歇性抬升,河床裸露沉积形成的,不是间歇性沉降,C错误,所以选A。

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成员在新疆和田地区尼雅遗址一处古墓中发现绣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文字的汉代蜀地织锦,此发现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四川古称“蜀国”和“蚕丛之国”,但是蜀地极少出土宋代以前的完整蜀锦。

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6. 蜀锦起源于四川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 原料充足B. 官府扶持C. 技术精湛D. 水运便利7. 蜀地极少出土宋代以前完整蜀锦的主要原因是()A. 人口稀少,市场狭小B. 气候潮湿,不易保存C. 地形崎岖,交通闭塞D. 战事频发,损毁严重【答案】6. A 7.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6题详解】成都市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日照较少,土壤肥沃,类型多样,具备了蜀锦需要的桑蚕丝及草本植物染料,为主要原料。

四川古称蜀,蜀国和蚕丛之国,这里桑蚕丝绸业起源最早,是中国丝绸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蜀锦起源于四川的主导区位因素为原料充足,故选A。

【7题详解】蜀地是蜀锦的原产地,市场广阔,A错。

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受地形影响水汽不易散发,所以气候潮湿,蜀锦不易保存,B对。

地形对于蜀锦保存关系不大,C错。

战争频发,对蜀锦的损毁不是蜀锦保存完整与否的关键因素,D错。

故选B。

读下图“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 下列对图中各城市此时天气状况叙述正确的是A. 乌兰巴托受高压影响,潮湿闷热B. 天津受冷锋影响,寒风凛冽C. 东京受热带气旋控制,狂风暴雨D. 合肥处于暖锋过境前,阴雨绵绵9. 此时,天津的主要风向为A. 东北B. 东南C. 西北D. 西南【答案】8. B 9. C【解析】8题详解】据图可知,乌兰巴托受高压影响,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天气,A错;天津受冷锋影响,寒风凛冽,B对;东京受高压反气旋控制,晴朗天气,C错;合肥处于冷锋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D 错。

据此选B。

【9题详解】天津西侧为高压区,东侧为低压区,据此做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由于风向还受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30°夹角即为当地实际风向,据此可知天津市风向为西北风,选C。

【点睛】风的受力分析要点: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的是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对水平气压梯度力产生偏向的是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与风向相反。

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只影响风向而不影响风速,摩擦力与风向相反;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既影响风向也影响风速。

2000年7月,连接丹麦哥本哈根和瑞典马尔默的厄勒海峡跨海工程竣工通车。

该工程全长16千米,采用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组合的方案(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推测工程西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的主要目的是( )A. 降低建设成本B. 保护海洋生物C. 避免破坏景观D. 利于海空交通11. 区域差异为区域合作提供了条件,利于厄勒海峡两岸区域经济合作的条件是( )A. 产业结构的差异B. 语言文化的差异C. 社会福利的差异D. 交通规则的差异【答案】10. D 11. A【解析】【10题详解】 相对跨海大桥,工程西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建设难度更大,技术要求更高,因此建设成本更高,因此工程西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的主要目的不可能是降低建设成本,A 不符合题意;工程西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对海底环境也具有破坏作用,因此工程西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的主要目的不是保护海洋生物,B 不符合题意;工程东段采用了跨海大桥,表明工程西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的主要目的不是避免破坏景观,C 不符合题意;与修建跨海大桥相比,海底隧道不会影响海上交通,图中显示,工程西段临近哥本哈根机场,高耸的桥梁和桥墩会影响飞机起降,而海底隧道对航空没有影响,因此工程西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的主要目的是利于海空交通,D 符合题意。

故选D 。

【11题详解】题意表明,区域差异为区域合作提供了条件,产业结构的差异会导致厄勒海峡两岸经济具有互补性,会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协作,有利于区域经济合作,A 符合题意;语言文化的差异和交通规则的差异会阻碍两地经济合作,且丹麦和瑞典的语言文化的差异和交通规则的差异不明显,B、D不符合题意;社会福利的差异与厄勒海峡两岸区域经济合作关系不大,且丹麦和瑞典的社会福利的差异较小,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下图示意某区域等值线组合,XY线为锋面。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 根据图中信息可判定()①a<b<c ②g>f ③e>d ④d>e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13. 下列关于锋面XY性质及雨区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为冷锋,雨区位于锋面XY西北侧B. 为暖锋,雨区位于锋面XY东南侧C. 为冷锋,雨区位于锋面XY东南侧D. 为暖锋,雨区位于锋面XY西北侧【答案】12. D 13. C【解析】【12题详解】读图,图中XY线为锋面,说明等压线所示区域是低压中心,c<b<a,①错。

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水向低处流,g>f,②对。

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山脉海拔高于两侧地区,线速度比同纬度两侧大,等值线向低速度的高纬凸出,所以图示位于南半球,e>d,③错,④对。

D对。

【13题详解】图示锋面位于低压中心左侧,XY性质为冷锋,B、D错。

冷锋降水在锋后,南半球的气旋呈顺时针方向辐合,雨区位于锋面XY 的东南侧,A错,C对。

甘肃省南部某村地处山高谷深的白龙江河谷,每年都有整日照不到阳光的现象。

2018年,该村于11月30日开始整日照不到阳光,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4. 该村所处的河谷走向及位置最可能是A. 东西走向河谷南岸B. 南北走向河谷东岸C. 东西走向河谷北岸D. 南北走向河谷西岸15. 此次该村整日照不到阳光的时间约为A. 一个月B. —个半月C. 两个月D. 两个半月【答案】14. A 15. B【解析】【分析】本题以白龙江河谷的某村子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4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白龙江是东西走向的,东西走向的河谷南岸为阴坡,阴坡是不会阳光直射的,可知C 项错误,因此A 正确;若该河谷是南北走向的话是可以被阳光照射到的,因此B 、D 错误。

【15题详解】本题牵涉到时间对称的问题即在同一纬线上一年中有两个日期昼夜长短是相同的(除二至日),且这两个日期关于二至日对称,可知该村子2018年11月30日至2018年12月22日这22天里是不被阳光照射的,那么关于对称的原理2018年12月22日以后的22天里也是无法被阳光直射到的,因此该村子有44天的时间不能阳光直射即一个半月的时间,可知A 、C 、D 都错误,可知B 正确。

【点睛】本题在解题时要注意材料中的提到的“2018年11月30日开始该村整日不见阳光”这一点对于解答本题非常关键,第2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同一纬线上一年中有两个日期昼夜长短是相同的(除二至日),且这两个日期关于二至日对称”的原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