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常识测试C卷(非煤地下矿山)
单位:姓名:岗位:
一、单选题(每题4分,总分40分)
1. 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 ),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A、报告与调查处理制度;
B、批复制度;
C、责任追究制度。
2. 井下突然出现透水事故时,井下工作人员应绝对听从班组长的统一指挥,按预先安排好的避灾路线撤离,万一迷失方向,必须朝( )撤退。
A、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
B、无风流通过的下山巷道方向;
C、有水流通过的下山巷道方向。
3. 对顶板缺乏全面细致的检查,没有掌握顶板冒落的规律,致使浮石不能及时清除,可能造成( )事故。
A、冒顶片帮;
B、物体打击;
C、坍塌。
4. 禁止进行爆破器材加工的爆破作业人员穿( )。
A、棉质衣服;
B、化纤衣服;
C、非工作服。
5. 矿山移动式电气设备应使用矿用( )。
A、橡套电缆;
B、塑料绝缘电缆;
C、架空电缆。
6. 在井下进行动火作业时,应制定经( )批准的防火措施。
A、矿长;
B、主管矿长;
C、安全科长。
7、新进地下矿山的作业人员,应接受不少于72h的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由老工人带领工作至少()个月,熟悉本工种操作技术并经考核合格,方可独立工作。
A、1;
B、2;
C、3;
D、4.
8. 升降物料用的钢丝绳,自悬挂起12个月时进行第一次检验,以后每隔( )个月检验一次。
A、3;
B、1;
C、6。
9. 每个作业班组均配置至少()台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
A、2;
B、3;
C、4;
D、1。
10.据统计,各类事故中,平均每起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是( )。
A、透水事故;
B、冒顶片帮事故;
C、坠井事故。
二、多选题(每题6分,总分30分)
1. 安全生产三不伤害原则是()。
A、不伤害自己;
B、不伤害设备;
C、不伤害他人;
D、不被他人伤害;
2. 安全生产管理的“四全”原则有() 。
A、全员;
B、全过程;
C、全方位;
D、全天候。
3. 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四不放过原则包括() 。
A、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B、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C、生产效益未提高不放过;
D、当事人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4. 我国安全生产方针是()。
A、安全第一;
B、预防为主;
C、综合治理;
D、加强管理。
5. 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是指 ( ) 。
A、厂、矿级;
B、车间(工段、区、队)级;
C、班组级;
D、总公司级。
三、判断题(每题2分,总分30分)
1. 地下矿山企业井口位置必须高处地面1米以上。
()
2. 地下矿山按照国家规定必须建立紧急避险仓。
()
3. 地下矿山企业必须限期淘汰井下非阻燃电缆、非阻燃风筒、主要井
巷木支护等。
()
4. 所有井下作业人员,均应熟悉安全出口。
实习人员和参观人员必须在矿山管理人员的带领下方准入井。
()
5. 每个生产水平(中段)至少应有一个便于行人的安全出口,应同通往地面的安全出口相通。
()
6. 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重点工作岗位的现场处置方案。
()
7. 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是指厂、矿级、车间(工段、区、队)级和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形式。
()
8.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为从业人员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
()
9. 地下矿山企业可以使用非阻燃电缆、非阻燃风筒。
()
10. 地下矿山企业井下可以使用电炉、灯泡等进行防潮、烘烤、做饭和取暖。
()
11. 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
12. 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
13.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
14. 地下矿山井下排水设备必须保证一备、一用。
()
15. 地下矿山钢丝绳、排水泵、空压机等危险性较大设备设施必须进行检测检验。
()
安全常识测试C卷(非煤地下矿山)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4分,总分40分)
1. 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 C ),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A、报告与调查处理制度;
B、批复制度;
C、责任追究制度。
2. 井下突然出现透水事故时,井下工作人员应绝对听从班组长的统一指挥,按预先安排好的避灾路线撤离,万一迷失方向,必须朝( A )撤退。
A、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
B、无风流通过的下山巷道方向;
C、有水流通过的下山巷道方向。
3. 对顶板缺乏全面细致的检查,没有掌握顶板冒落的规律,致使浮石不能及时清除,可能造成( A )事故。
A、冒顶片帮;
B、物体打击;
C、坍塌。
4. 禁止进行爆破器材加工的爆破作业人员穿( B )。
A、棉质衣服;
B、化纤衣服;
C、非工作服。
5. 矿山移动式电气设备应使用矿用( A )。
A、橡套电缆
B、塑料绝缘电缆
C、架空电缆
6. 在井下进行动火作业时,应制定经( B )批准的防火措施。
A、矿长;
B、主管矿长;
C、安全科长。
7. 新进地下矿山的作业人员,应接受不少于72h的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由老工人带领工作至少(D)个月,熟悉本工种操作技术并经考核合格,方可独立工作。
A、1;
B、2;
C、3;
D、4.
8. 升降物料用的钢丝绳,自悬挂起12个月时进行第一次检验,以后每隔( C )个月检验一次。
A、3;
B、1;
C、6。
9. 每个作业班组均配置至少(D)台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
A、2;
B、3;
C、4;
D、1。
10.据统计,各类事故中,平均每起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是( A )。
A、透水事故;
B、冒顶片帮事故;
C、坠井事故。
二、多选题(每题6分,总分30分)
1. 安全生产三不伤害原则是(ACD )。
A、不伤害自己;
B、不伤害设备;
C、不伤害他人;
D、不被他人伤害;
2. 安全生产管理的“四全”原则有(A B C D) 。
A、全员;
B、全过程;
C、全方位;
D、全天候。
3. 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四不放过原则包括(A B D) 。
A、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B、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C、生产效益未提高不放过;
D、当事人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4. 我国安全生产方针是(ABC)。
A、安全第一;
B、预防为主;
C、综合治理;
D、加强管理。
5. 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是指 ( A B C ) 。
A、厂、矿级;
B、车间(工段、区、队)级;
C、班组级;
D、总公司级。
三、判断题(每题2分,总分30分)
1. 地下矿山企业井口位置必须高处地面1米以上。
(×)
2. 地下矿山按照国家规定必须建立紧急避险仓。
(×)
3. 地下矿山企业必须限期淘汰井下非阻燃电缆、非阻燃风筒、主要井
巷木支护等。
(√)
4. 所有井下作业人员,均应熟悉安全出口。
实习人员和参观人员必须在矿山管理人员的带领下方准入井。
(√)
5. 每个生产水平(中段)至少应有一个便于行人的安全出口,应同通往地面的安全出口相通。
(×)
6. 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重点工作岗位的现场处置方案。
(√)
7. 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是指厂、矿级、车间(工段、区、队)级和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形式。
(√)
8.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为从业人员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
(√)
9. 地下矿山企业可以使用非阻燃电缆、非阻燃风筒。
(×)
10. 地下矿山企业井下可以使用电炉、灯泡等进行防潮、烘烤、做饭和取暖。
(×)
11. 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
12. 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
13.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
14. 地下矿山井下排水设备必须保证一备、一用。
(×)
15. 地下矿山钢丝绳、排水泵、空压机等危险性较大设备设施必须进行检测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