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PPT课件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PPT课件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
Mesenteric ischemia disease
编辑版ppt
1
概述
定义:由各种原因引起肠道急性或慢性血流灌注不足、回流受 阻所致的肠壁缺血坏死和肠管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血运性肠梗阻
编辑版ppt
2
概述
是常见的血管性急症 因肠管动脉血供/静脉血流障碍引起 约1%的急性腹痛患者源于肠道血管病变 主要见于血栓、动脉硬化、肠系膜动脉夹层、特发或术后胆固 醇梗塞、血管炎、肿瘤等 发展迅速,发病凶险,死亡率高 预后与早期诊断、积极有效的治疗有关 误诊率高(90-95%)
病因
90-95%栓子来自心脏的附壁血栓或心房血栓脱落
肠系膜上动脉自腹主动脉分出,起源处与腹主动脉成锐角,管 腔较粗,体循环的栓子极易在此进入而引起栓塞;而肠系膜下 动脉的管腔较细,栓子不易进入,栓塞少见
编辑版ppt
8
临床表现
• 起病急骤,有持续性剧烈腹痛,伴有呕吐、腹泻、腹胀及休克
等表现 • 发病早期腹部体征轻微,症状和体征不相符 • 病程晚期出现腹膜刺激征 • 可有血性呕吐物或血便 • 腹腔穿刺可抽出血性液体
编辑版ppt
19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生化,凝血,DD 影像学检查
腹部平片显示小肠及结肠扩张、充气、气液平面等肠梗阻征象 放射性核素检查能显示缺血肠段、部位及范围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被认为是诊断肠系膜动脉栓塞的金标 准 CTA及MRA检查是一种无创检查 对于缺血性肠病的诊断已经可以与DSA相媲美 对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优于DSA 在病人病情许可的条件下,可先行CTA或MRA检查
常在心功能不全、脑外伤、败血症、应用血管加压素、麦角碱 等情况下发生
当心脏排出量减少时可引起反射性肠系膜血管痉挛,使血流量 减少,小肠黏膜呈局限性或弥漫性缺血
编辑版ppt
14
肠系膜因
原发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性静脉炎 继发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编辑版ppt
16
继发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症:由于门静脉高压导致肠系膜静脉血流缓慢,
故易发生血栓形成
腹腔脏器的感染: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小肠炎症性病变、脏
器穿孔、腹部手术后败血症、腹腔脓肿或盆腔脓肿等,这些炎症性病 变可直接影响肠系膜静脉血流或者系细菌毒素及其释放的凝血因子的 作用而引起MVT
肠系膜静脉血流变化或血管损伤:包括腹部手术、腹部外伤和放射性
• 肠系膜静脉有大量的侧支
循环,主要是和体静脉循 环吻合
编辑版ppt
5
病因
• 动脉缺血(最常见)
✓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60%) ✓ 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 ✓ 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20-30%)
• 静脉缺血(较少见)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5-10%)
编辑版ppt
6
肠系膜动脉栓塞
编辑版ppt
7
多数患者有冠心病或风心病病史,栓子来源心梗、房颤等心源 性疾病
编辑版ppt
9
临床表现
肠系膜动脉栓塞三联征是临床早期诊断的主要依据
• 剧烈的上腹或脐周疼痛而无相应的腹部体征 • 心律不齐,伴有心脏病或房颤 • 起初肠鸣音可亢进,伴恶心、呕吐或腹泻,发病6-12小时后,
患者即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明显出现腹 膜炎和其他全身性反应症状
损伤
腹部闭合性损伤偶可损伤肠系膜静脉
血液高凝状态:有认为腹部恶性肿瘤如少数胰腺癌、结肠癌患者可伴
有血液高凝状态;此外,长期服用避孕药也可引起MVT
其他:充血性心力衰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心肌梗死、糖尿病等
编辑版ppt
17
临床表现
由于MVT的病变范围及血栓形成的快慢不一,故MVT的临床表现 的轻重因人而异 症状与体征严重不符
编辑版ppt
23
肠系膜血管造影
指经股动脉穿刺,插入导管,在透视监视下,将导管插入腹腔 动脉,肠系膜上动脉或肠系膜下动脉,注入造影剂,快速连续 摄片
如发现血管瘤或出血等病变,在造影后随即可行栓塞治疗
适用于胃肠道出血患者,经内窥镜检查和钡餐造影后无阳性发 现者,疑有上消化道出血时可做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疑 有下消化道出血时则做选择性肠系膜下动脉造影
编辑版ppt
20
肠系膜血管内血栓-直接征象
CT平扫:肠系膜血管内的血栓CT值较正常血管密度为高 CT增强/CTA:肠系膜血管内的栓子呈充盈缺损表现
编辑版ppt
21
肠腔扩张积液 肠壁增厚或变薄
间接征象
编辑版ppt
22
其中肠系膜静脉栓塞引起肠缺血的肠壁增厚比较明显,这是由于肠系 膜静脉梗塞发病比较慢,且肠壁重复感染所致,而肠系膜动脉梗塞的 肠壁增厚不明显,这是由于肠系膜上动脉闭塞引起肠缺血较急及缺乏 重复感染,所以典型SMA梗塞小肠坏死显示肠腔扩张并充满液体和气体, 充满液体的肠壁呈“薄纸样肠壁”
编辑版ppt
18
• 腹痛 • 多数病例先有腹部不适的前驱症状,继而发生腹痛,并逐渐加
剧,多为阵发性绞痛,少数病例以剧烈腹痛起病
• 恶心与呕吐 • 腹泻或血便 • 发热 一般不超过38℃
体征:腹部可有压痛、反跳痛,但程度均较轻且肌紧张不明显; 肠鸣音早期正常,后期常减弱或消失
腹腔穿刺抽出淡红色血性液体,对本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症状与体征的不相符是本病的最大特点
编辑版ppt
10
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
编辑版ppt
11
病因:大多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
发作前数周或数月内常有反复发作腹痛史,起病较隐匿,发生 肠梗塞时与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相仿
编辑版ppt
12
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
编辑版ppt
13
指经血管造影显示肠系膜血管有不同程度的收缩,但无闭塞
编辑版ppt
3
肠系膜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供应十二 指肠横段和升段、空肠、 回肠、结肠脾区前的结 肠 •肠系膜下动脉供应降结 肠、乙状结肠、直肠上 部 •肠系膜上、下动脉有些 吻合支
编辑版ppt
4
肠道静脉
• 肠系膜上、下静脉平行于
相应的动脉,同脾静脉一 起汇合成门静脉,收集来 自腹腔内胃肠道(直肠下 端除外)、脾、胰腺及胆 道系统的静脉血
编辑版ppt
24
鉴别诊断
炎症性腹痛:急性阑尾炎(转移性腹痛),急性胆囊炎(右上 腹剧痛、向右肩部放散),急性胰腺炎(左上腹束带样剧痛)
急性穿孔性腹痛:常见的有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上腹 胃区刀割样剧痛,继而全腹痛),外伤性肠穿孔,伤寒穿孔, 蛔虫穿孔等。表现为急性腹膜炎(全腹痛、肌紧张、反跳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