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说明类文体写作

说明类文体写作

说明类文体写作这次网上辅导,主要讲第十章说明类文体写作的重点和难点。

具体谈以下五个问题:一、关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类文体功能的区别。

二、关于说明文中的比较法、举例法、引用法,与议论文中的对比法、举例法、引证法的区别。

三、注重科普说明文中的文学性类别:科学小品。

四、关于解说词写作的几个要点。

五、教案的写作要注重教学观念的更新与框架体系的创新。

一、关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类文体功能的区别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类文体,都属于表达型文体类型。

它们都是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同时兼有其他表达方法,在这一方面它们具有相同之处。

但它们的本质功能是完全不同的。

记叙文主要是回答“怎么样”的问题,是描述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中的状态;说明文主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是揭示事物的内在含义,阐述大大小小的各种概念。

议论文则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是运用概念去进行判断和推理,论证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这三类文体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其占主导地位的表达手法及其其他次要表达手法的独特组合。

一旦占主导地位的表达手法及其与其他表达手法的组合方式失去了平衡,或出现了新的组合,文体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

如记叙文中的议论上升为主导手法的话,它就会变成议论文。

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处于三大类文体之间的边缘文体,或称过渡形态。

实际上具体的文章体裁常常不是纯而又纯、边界分明的,而边界的相互侵犯或突破,正显示了文体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

二、关于说明文中的比较法、举例法、引用法,与议论文中的对比法、举例法、引证法的区别说明文中的比较法、举例法、引用法,与议论文中的对比法、举例法、引证法在形式上十分相似,有着内在的联系,但它们实际上是有着重大的功能上的区别。

前者的功能是为了揭示、说明不同的概念内涵,而后者的功能却是为了论证某个观点和见解。

三、注重科普说明文中的文学性类别:科学小品科普说明文中,具有文学性的科学小品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凡是运用文学手法来说明具体事物或抽象事理的说明文,都可归属于科学小品。

这些文章不仅属于说明文的范围,同时又可以归入散文的范畴。

可见,科学小品属于一种跨类作品,兼有两种文体类型的特征和性质。

实际上,用于普及科学知识的科普说明文,完全板起面孔、一本正经,而且不采用文学手法,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既然是用于普及科学知识,就得通俗易懂,介绍得有点趣味,尽量形象、生动、具体,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兴趣,达到科学普及的目的。

除了少数介绍某些专业技术知识的科普说明文之外,如李四光的《杭州西湖的成因》,就是用平实、专业的语言,介绍了杭州西湖形成的地质原因。

可以说,科学小品是说明文种类中的主流体裁,是超级大国。

科学小品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即短小性、知识性、文学性、思想性。

a.短小性。

它讲的道理小,篇幅小,然而就其知识容量、主题意义、产生作用等又是很大的。

它观古今之须臾,抚四海之一瞬,旁征博引,广采杂收,尺幅千里,纵横驰骋,及时明快地反映科学上新的事物、思想、方法和动态。

它像一个“快镜头”,摄取着科学大海上壮丽的浪花,其晶莹闪烁,小中见大,引人入胜。

它又像一首不讲什么道理的小诗,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b.知识性。

它要普及一定的科学知识,把科学王国里的最新信息传递给读者,即内容的重心是在科学方面。

它常常把握住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事物或现象,用正确的理论,去进行科学、严正的解释,纠正常识错误,从而使读者通过这具体的事例,了解世界万物变化、运动等规律。

c.文学性。

它要以优美的画面、富于诗意的形象的艺术手法,来表达科学的内容。

它避免教科书式的平板、枯燥的说教,而常常采用比喻、拟人等文学手法,故事、对话、清淡的散文形式,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地介绍科学知识。

d.思想性。

它往往以具体细小的事物,阐发一点耐人寻味的哲学道理,给人启示,发人深省。

所写的自然科学内容,往往有助于人们了解社会科学,烘托出现实社会的一般,并给人一种现世的“社会感”。

科学小品的写作,首先要求作者具有较深厚的生活功底,以及科学和文学修养。

不仅应该有一个科学的头脑,谙熟各种科学知识,或对某一学科有较精深的了解,而且具有审美意识和文学手腕,对各种艺术手法手到擒来,并且具有以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熟练的文学技巧将每一事物生动形象地进行说明的能力,从而使作品题材新、立意新、形式新、风格新。

其次,要注意联系现实,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宣传、支持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上的最新成果和发展新趋势,向读者灌输客观真理,提高他们知识水准。

再次,材料要博采精择。

注意借鉴古今中外的文化遗产,谈古论今,天南海北,只要与主题有关的材料都可以广征博引,从而增加文章的情趣和可读性。

最后,要追求美的、大众化形象语言。

它应该活泼、生动、有趣,让一般人都能读懂,产生兴味。

还应加上点幽默。

还要注意放弃科学家的语言,少用或不用专门化术语,尽可采用人们所熟悉的话语,做到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由于科学小品在不同程度上使用文学的笔法和手段,属于一种边缘文体,因此,它的写作手法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它不必墨守成规地囿于说明文的写法之中,而可以在说明文和散文的写作手法之间自由地进行选择。

比如说说明文的写作要强调客观性,要尽量排除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否则就会影响被解说对象的科学性。

而科学小品则不必受其拘束。

它不仅可以加入作者浓厚的感情色彩,还可以运用文学的拟人、比喻、夸张等手法,甚至还可以编织虚构的故事情节,使作品达到引人入胜的境地。

这在以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的科学小品中尤为突出。

可见,它还侵入了小说的边界。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科学小品的写作具有极为宏阔的自由天地,决不能用某些文体规范对它进行束缚,而应该对它的这种艺术张力进行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四、关于解说词写作的几个要点解说词主要有三个特征:附着性、拓展性和分合性。

附着性,就是要强调扣物写话;拓展性,也就是扩展性,强调用文字补充画面或实物所缺欠的信息;分合性,就是解说词的各个部分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同时又相互联系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解说词的写作,要把握几个要点:一是解说要有明确的主题指向和说明重点。

任何一个解说对象的说明存在着不同的方向和重点,这个方向和重点是由解说词的主题所决定和制约的。

解说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精粹和关键,提纲挈领,要言不烦。

如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祖国在前进》(1958年12月)的解说词,在介绍黄河画面的时候,就突出了中国人民治理黄河的意志和决心:奔腾咆哮的黄河!从遥远的大禹治水的时代开始,我们的祖先就一直在和洪水战斗。

黄河的狂暴是世界闻名的,征服黄河,也是我们世世代代人民所盼望的。

我们要把黄色的泥浆变成绿色的清水,我们要用滔滔的洪水发电,把黄河的夜晚变成白天。

我们要让扎满彩绸的轮船从海口一直开到兰州。

任何山川河流都必须服从人民的意志。

我们要把洪水驯服在许许多多的水库里,命令它为人民服务。

我们这样说,也一定要这样做!我们一定要征服,而且能够征服一切障碍我们前进的困难!因为领导我们前进的力量是英明的中国共产党!我们祖祖辈辈渴望的幸福生活,多少先烈为之流血牺牲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理想,将要在我们这一代把它实现!二是要针对被解说对象的缺失信息,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增加,从而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

它或者是被解说对象的背景材料,或是其潜在深层的思想文化内涵。

它具体包括两种情况:①知识的拓展。

如外国有一本《水结晶写真集》,是研究在不同环境下水所形成的形态各异的结晶规律。

那一张张色彩绚丽的水结晶照片,如果不对其所形成的背景,如洁净的泉水、下水道水、受不同音乐演奏影响的水,地震后的水等进行补充说明。

读者就仅停留在照片本身结晶造型的欣赏而已。

有了明确的背景知识说明,人们对画面所呈现的独特涵义及其环境因素对水结晶形状的影响规律,就会得出明确的结论。

这个课题的研究有着十分深广的意义,因为人的身体70%以上是由水所构成。

因此,环境因素对人的生命质量的影响,可以说是举足轻重。

②情理的拓展。

情理是指被解说对象的深层思想文化底蕴。

如大型记录片《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的解说词,除了对群众送葬画面的解说外,有着大量的情理拓展,即画面深层所蕴涵的人们对总理的沉痛哀悼和深切怀念。

看下面的解说词片段:周总理啊,周总理,全国人民都在哀悼您,都在呼唤您,都在想念您。

八亿双眼睛都想看一看您,八亿颗心哪,都在为您哭泣。

人们手捧讣告热泪流,千言万语涌心头,哀思无限,难以诉说。

泪水模糊了我们的双眼,灵车隔断了我们的视线,敬爱的总理啊!我们多么想再看一看您,再看一看您哪!周总理啊,您在天安门前停一步吧!在这里,您和我们一起欢度过多少个胜利的节日,此时此刻,您爽朗的笑声还回响在我们耳边,您炯炯的目光还在亲切地看着我们。

敬爱的周总理,我们多么想念您,我们多么需要您!灵车队,万众心相随。

哭别总理心欲碎,八亿神州泪纷飞。

红旗低垂,新华门前洒满泪。

日理万机的总理啊,您今晚几时回?敬爱的总理啊,您怎么走得这样急?有多少问题等着您去解决,有多少事情等着您去处理,总理啊,您怎么走得这样急!长夜无言,天地同悲。

只见灵车去,不见总理归。

……敬爱的总理啊!您光辉的生命将和祖国山河一样万古长青,您永远和工人一起劳动,和农民一起耕耘,和战士一起站岗、放哨,您永远活在亿万人民的心中。

三是强调扣物写话,条理明晰。

对解说对象的说明要紧紧扣住中心来写,就是必要的拓展性内容,也要紧扣主题,不能游离于被解说的对象及其中心题旨,以及读者的兴趣范围,不能天马行空地随意生发。

条理明晰不仅指解说的各段文字要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而且还包括被说明对象如图片、实物之间的排列顺序。

而且后者将决定前者前者的条理是否明晰的前提和基础。

虽然它不属解说的文字范围,但它对解说文字的条理性有重要影响,应该引起重视。

五、教案的写作要注重教学观念的更新与框架体系的创新教案的写作,尤其在语文教学改革的现时代来说,决不单单是个文字技巧和表达形式的问题。

教案写作的教学观念和框架体系是个首要问题。

如果教学观念滞后、框架体系陈旧,文字技巧和表达形式再好,也只能起到强化传统语文教学的作用,而不利于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提高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编写教案要突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教师的讲授是为了激活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而不是强化教师在教学中的统治地位。

教案所有环节的设计,都要从这个主导思想出发,并使之渗透到教案的每一个环节中去。

教案的理论框架体系,要注意吸收特定文本解读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观点,如新的解读理论和流派,新的解读视角和方法,如接受美学、语义学、文化学等解读趋向。

或者写作教学中的新模式、新做法,比如体裁选择的自由度,作文写作的无纸化等。

同时还要强调学术观点上多元化并存,允许学生的主体性选择和个性化整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