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书法作品落款常识谈

书法作品落款常识谈

书法作品落款常识谈正文、落款和钤印,是书法作品的三要素。

什么叫落款?落款即书法作品中的署名和题款。

在某一件书法作品中,正文写得好,并不等于整幅作品都好了。

只有正文、落款和钤印全部都完成得很好,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好。

所以,作品中的落款非常关键,题好了能使作品生辉;题不好则会使作品黯然失色。

初学者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款常常落不好,导致整幅作品废弃,非常可惜。

一、落款的作用第一,用以注明作品正文的出处。

比如,作品所写正文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落款可写“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诗一首”。

第二,用以注明作者姓名及有关情况。

如作品创作时间、地点等。

如辛巳岁暮,某某书于某书斋等。

第三,用以注明作品被赠人及有关情况。

如被赠人的称谓、身份、姓名(或单位名称)等(俗称落上款)。

如某某先生(女士)雅存、雅正、正腕等。

上款可与下款一起落在正文之后,上款亦可落在正文之前。

二、落款的运用在通常情况下,上款通常用来书写索书者和被赠人的姓名等。

为示敬意,除单名外一般都不写姓而只写名。

如果索书者和作品被赠人是单位的话,为示敬意,宜写单位全称,一般不缩写。

作品送给个人的,名字后面可带写恰当称谓或谦词。

如:某某先生、某某方家、某某道兄、某某雅正、某某正腕、某某属书、某某惠存等。

下款通常用来注明作者姓名、书写时间地点及书斋名号等。

在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中,可以没有上款,但必须有下款。

如正文之后空白所剩无几时,可落穷款,即只写名不写姓。

如正文之后空白甚多时,可落长款。

落款书体的选择应与正文相协调,原则上是“选后不选前”,即“古不及今”。

如正文为甲骨文、钟鼎文之类的古文字时,落款可用正书,使通篇有一种宁静庄重的韵味。

如正文为正书时,落款可用正书或行书。

如正文为行草书时,落款可用行书或行草书。

行书,是落款的万能书体,它可以不受任何限制,适用于一切作品的落款。

落款用字大小,一般应小于正文。

落款以后要加盖印章,印章大小应与落款字体大小相仿,一般情况下是宜小不宜大。

在一幅作品中,只钤一方印的,通常用在穷款处。

钤两方印或钤三方印的,应注意兼顾朱印和白印互用,不要单一。

名章一般都用正方形的印,闲章可用方形,亦可用异形印。

用在正文上首的印,俗称起首章,朱白皆可。

名章有姓与名分制二印的,一般姓用朱文印,名用白文印,尺寸大小须一致,不可一大一小。

三、落款的章法布局落款,是书法作品的后缀,不同作品款式中的落款布局,也会随书法作品款式的不同而各不相同。

中堂和条幅的落款,形式基本相同。

可上接正文书写一行或数行,也可在正文之外另起一行来题写。

另起一行书写的,落款部位的高低要适中,一般应“宁高毋低”。

对联的落款形式,在通常情况下,应把上款写在上联右边偏上的位置,把下款写在下联左边中间偏下的位置,使之上下呼应。

但是,有一种叫龙门对的,其落款方式就比较特殊。

龙门对的上款,是顺着正文自右而左地写在上联的左下边的,而其下款,是顺着正文自左而右地写在下联的右下边的,落款文字稍长的可作多行书写。

横匾、扇面、斗方等作品的落款形式,有些基本上与前类同,有些虽有不同,但也大同小异,在此不再重复。

关于如何写好落款的问题,还会涉及许多与书法相关的边缘学识,不是一篇两篇短文所能言尽的。

所以,大家要多多注意欣赏和研究一些名家作品的落款,以不断积累落款的手法和知识字画中印章的使用禁忌用印常识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

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

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

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需盖了。

国画横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

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下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

此处如不需要盖闲章,而勉強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均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

方形闲章,若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就喧宾夺主了。

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

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配。

同形印可匹配。

盖二印,一大一小,不可匹配。

同样大小可匹配。

盖二印,一长方形,一橢圆形,不可匹配。

同形印可匹配。

盖二印,上阳文,下阴文,不可匹配,。

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盖二印,上阳文,下阳文,不可匹配。

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盖二印,上阴文,下阴文,不可匹配。

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

印章上下有字掣肘,就失去自然现象。

已经落款盖印字画,款后不可再落上款赠人,就失敬了。

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

這是画家最起码的常识,不可不懂。

匠刻印章,不可用于书画上,需用艺术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

普通印,不适用于书画上,要用八宝印泥。

盖二印,距离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個印距离正好。

盖二印,印文,章法,刀法各异,不可匹配。

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

画上不可题打油诗,一來识者奚落,二來作品就贬为低俗。

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人家很忌讳。

一來失礼,二來破坏了画面。

盖压角闲章,不可太小,宣纸四开,用方形石印,大约三公分,比较适中。

盖压角闲章,不可盖二方上,一方正好。

印与边距离约1.5 公分为适中。

落款字下不盖印,而偏要盖在款字左右,脫离字行,而成画外物,特殊情形例外。

书画上,不可盖上劈头大印,即成巨印炸弹,毁灭了美丽的画面,令人看了很恐怖。

小画不可题大字,大画不可题小字。

小空不可题字多,大空不可题字少。

书画上姓名印,不可连盖三印以上,应盖二印,或一印妥当。

书画上下左右,不可任意盖印。

盖多不当,不如少盖,印章印泥不佳,倒不如不盖好。

盖二印,不可东倒西歪,如何盖法,用力轻重,印章印泥保养,一切要潜心研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画上不可题上粗俗字题,致影响画面美感,就未能免俗了。

书法四联首幅,右上可盖印首小长形章,其余不可盖,如统统盖上,行气就破坏了。

书法字画印章的使用一,印章按内容分类:1,姓名斋号印。

这类印包括姓名印、姓氏印、名印、表字印(字是父母或请有文化人起的。

到成年后才使用。

古代直呼对方姓名是很不礼貌的,见面只称呼字、号。

古代男子二十称“弱冠”,表示已成年,需要社会活动,起一个字让人称呼。

字与名要有相关意思,比如毛泽东,字润之,泽与润意思相通。

)、别号印(号也是对人的称呼,但与名字没有什么关系。

而往往反映了一个人的志向、爱好、性格特征,比如三国时的“卧龙”、“凤雏”、后来的“东坡”“白石”等。

有别人起的、也有自己称的。

)斋馆印(文人墨客多喜风雅,往往根据个人的喜好,给自己的住处、书房起一个名称:某某堂、馆、庵、斋、轩、亭、楼、庐---根据这名称刻的印就是斋馆印。

)2,鉴定收藏印。

是用在书画、书籍等有价值文物上的印。

见得较多的是“康熙御览之宝”、“乾隆御览之宝”。

为了不污损文物,这类印往往是朱文(也称阳文),刻得很细,很精巧。

3,吉语、诗词佳句、成语印。

由于这类印是用文字表达了对某种意境、味道的追求,对于提高书画的品味作用很大。

尽管它被称为闲章,但闲章不闲。

闲章不受文字多少、内容的约束,可以准备很多。

齐白石自称是“三百石富翁”,还刻了这方印。

使一些不会篆刻的书画家羡慕不已。

有时它还能起到补充内容、深化主题的作用。

4,记时记事印。

甲子、乙丑、------今年己丑等、王福厂的“我生之初在庚晨”,吴昌硕有“一月安东令”,徐三庚有“两游雁荡四入天台”。

成为历史的记载。

5,肖形印。

比如四灵印、十二生肖印、佛像印、神话故事印等等。

肖形印要以古之肖形为宗旨,追求质朴自然的效果,不能一味求真取实。

否则失去了肖形印的传统特色。

二,印章的使用1,印章的使用应与书画创作相匹配。

(1)篆刻水平与书画创作水平相匹配。

如果篆刻粗劣,反而会成为书画上的污点。

(2)篆刻的风格要与书画作品相协调。

一工俱工,一放俱放,才能相得益彰。

齐白石的印不能用到吴湖帆的画上,陈巨来的元朱文也不宜用到齐白石的作品里。

(3)闲章的文字内容与书画创作主题相契合,有点明、加深主题的作用。

或藏弦外之音,使观者有余味。

2,能调整、强化书画构图。

(1)平稳重心。

印有轻重,朱文轻,白文重。

两印相叠,朱文在上,白文在下。

印有大小,小的在上,大的在下。

方形印最重,其次是长方形、圆形、椭圆形。

其它形状一般不用,因有俗的倾向。

姓名印、压角印一定要用正方形。

起首印以长方、椭圆形为多。

边形可用长方、椭圆、圆形。

(2)增加变化。

平板处加印可使其变化,空疏处添印可使其充实,失重处加印可使其平正。

尤其是书法、水墨画,可使其鲜亮。

3,用印宜成单数。

古代称奇数,其中包含扶阳抑阴的意思。

书法作品一般印不过三,画作也不宜用印过多。

否则有喧宾夺主之嫌。

4,几种印章的具体用法。

起首章:如果是书法作品,应钤在右边第一行的第一、二字之间的右侧,或第一字的右侧并稍高于字头。

国画,如题款在右上角,与书法同理;如题在画的左边,或其它地方,此印应省去不用。

此印以长方、圆、椭圆为宜。

压角章又称押角章:只用在画上,是画中最大的印。

只能钤在画的左或右下角。

一幅画只能用一次。

与起首章成对角呼应,二者不能上下成一直线,否则整幅画重心向一边倾斜。

姓名印是钤在落款下面,书画同理(一到二枚,不宜太多)。

如落款是有姓有名,可只用姓或名章。

后面次序是字号印、年龄印、斋馆印。

斋馆印可当闲章使用,但要取正方形之外的形状。

姓名印不可作闲章使用。

边印也就是闲章,钤在画的左、右两侧。

如左右都用,不可平行。

5,印泥的选择。

办公室的印泥不能用,要化出来,糟蹋了字画。

最好用“西泠印社”的印泥。

颜色或红或朱。

蓝、绿等色不可随便用,这是书画家居丧期间才使用的。

黄色可用在红纸对联,或其它以红为底色的作品上。

剪一小张宣纸钤上印,粘贴在作品上。

白文印泥要蘸得多些,朱文要蘸得少些,手法也要有轻重。

6,钤印时垫纸不可太厚,朱文直接在玻璃板上钤,白文可在下面垫二、三层宣纸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