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发展脉络
中国城市规划思想发展脉络
中国城市规划思想发展脉络
夏商周时代
元古 18 代 40 史 )( 前 20 70 年 公 西周-奠定 礼制城市规 划理念的时 代 《周易》 《周礼》 《周礼.考 工记》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 影响 《周易》产生 于占卜活动, 奴隶社会的迷 信神鬼 认识自然、 认识社会的 朴素唯物主 义思想
殖民化、半 殖民化
以上海、北京、广州、南京、天津等受殖民地 影响较大的城市为例,评析侵入式文化对中国近 代城市的冲击
中国城市规划思想发展脉络
现 代 史 ( 19 49 20 10 年 50-80年代—计划经济苏联模式一定时期进展顺利,取得现代中国 城市规划第一次高潮 中国现代 城市规划 发展历程 80-2004—市场经济欧美模式-实现 跳跃式发展,但技术储备不足,技 术方法和思维回到近代欧美的技术 路线.环境的恶化需要我们共同应对 城市的发展途径。低碳零碳城市的 探索备受重视。(2009年哥本 哈根环境气候大会)
《周易》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象天法地的城市规划方法 形成“形胜论” “象与数”的关系-紫禁城“三、六”数目排列 追求城市的崇高境界- “气”表现理、道
中国城市规划思想发展脉络
秦、两汉、 元古 18 代 40 史 )( 前 20 70 年 公 秦、汉代城市发展及 规划 两晋、南北朝时代的 宗教与城市规划 洛阳、建康两都城的 规划建设 隋唐时代城市规划的 特点和成就-鼎盛时 期的城市建设 清代与西方文化的对峙 清代规划技术成就
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组合
对形象与天体关系对应的探索
对应用数理的热烈追求 对序列、等级、秩序规定的严格性 对人的行为要加以节制,社会道德 观念在城市中的布局安排
中国城市规划思想发展脉络
近 代 史 ( 18 40 19 49 年 发展方式: 自主式城市规划技术 的发展 输入式城市规划技术 的发展
三国、两晋、 南北朝时代
隋唐两宋时 代
元、明、清 时代
中国城市规划思想发展脉络
礼制-西周开始,东汉高潮, 明代完善-以北京为首的北方 城市 反礼制-政治、技术、自然条 件结合-江浙两湖化影响 理性组合规划 特点 对自然的理性-山水 文化特征“相土组合” 对社会的理性-礼制 等级序列为主
总结:无论是全盘学习前苏联的规划技术,还是欧美技
术,中国的城市规划,既要融入世界技术的发展潮流,又 要创造自己的技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