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大国,种植农作物不仅供国民食用还向世界范围出口。
根据我国的地理环境,玉米成为了最为常见的种植作物。
当前常规的玉米种植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人口对食品的需求了,玉米作为重要的食品加工原料以及人们的日常事务,其种植技术的提高能够更加有助于农业的发展。
文章就对促进玉米高产的栽培技术,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一定的借鉴。
标签: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随着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出现了世界范围内的粮食短缺现象,玉米作为重要的食用作物,不仅能够作为人类食用,还能够为作为一些家养动物的食物。
大多数的牲畜饲养都把玉米作为最基本的饲料。
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玉米的消耗量逐年增加。
在一些发达国家中把玉米作为原料加工为工业产品。
随着我国各行各业对玉米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我们必须提高对玉米种植技术的重视,利用当前先进的栽培技术,提高玉米的产量,使当前市场玉米短缺的情况得到缓解。
1 耕地要实行条田化种植
当前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经常出现冲刷沟的问题,这很不利于提高玉米的抗旱能力,所以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可以把两个六十五公分的小垄合并为一个一百三十公分的条田,这样就能够使种子的根瘤固氮量提高一到三倍,而且条田的高度应该矮一些,这样才能够提高抗旱能力。
2 因地制宜选用良种
任何优良的种子对气候条件以及土壤等因素有着严格的要求。
所以选择什么样的种子应该以当地的地理条件为根据,不能跨地区的使用种子,例如,南方玉米种子是很难在北方存活的,而且选择合适的种植方法也是提高产量的关键点。
选择良种除了看当地的地理情况之外还要考虑当地的消费情况、群众的喜好等方面,做到因地制宜的选择良种,科学选择玉米种植技术。
2.1 良种的具体选择
在选择玉米种子的时候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土壤结构来选择具体的类型,这样就能够减少因为种子使用不当而造成产量少的情况。
在提高玉米产量中优良种子的作用占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但是不同的种子对气候和土壤条件有不同的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选择种子类型,并使用相匹配的种植方法,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玉米产量。
尽可能地选择大小型号相同的玉米种子,除去发霉编制的种子。
在播种之前应该做好发芽试验,确定种子的实际发芽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才能够保证全苗。
2.2 整地播种
选择播种的土地应该尽可能地平整,土层深厚,通透性好,土壤的养分高、保水能力强的旱地来种植玉米。
在播种之前应该做好精细征地,保证土层的疏松,这样才能够使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进入到土壤中,满足玉米的需要,还要适时的翻耕土壤,除去杂草,此外还应该施足底肥,选择合适的时间播种,时间晚了或早了都会造成减产。
3 施足基肥,配方施肥
基础施肥的主要作用就是改善土壤、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进而给玉米提供充足的养分,使其根部更加发达,有利于玉米苗的健康成长。
在施用基础肥的时候,我们通常有三种方法,包括条施、撒施和穴施。
相比而言,条施的效果最好,更有利于玉米根系的吸收,一般来说一亩施农家肥是一千千克到一千五百千克,氮肥为十五到二十千克,磷肥是二十五到三十千克,钾肥是十五到二十千克,锌肥是一千克。
具体的施肥方法应该根据实际的土壤条件以及不同的玉米品种等。
4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提高种植质量
适时播种:根据各地最佳节令调节播种期。
最早播种期以地温稳定在10~12℃时即可播种,最迟播期要保证采收期气温在18℃以上。
一般平坝地区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山区在4月上、中旬播种;高原山区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
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地区,可比常年露地正常播期提前7~10天播种。
合理密植:根据生产条件、气候条件、土壤肥力、品种特性、管理水平、种植方式、产量水平等实际情况,做到合理密植,使构成玉米产量的三要素(有效穗数、穗粒数、粒重),相互协调,发挥群体优势。
提高种植质量:提高播种质量是保证苗全、苗齐、苗壮的主要措施。
播种时应做到四个一致,即同一块田所用的种子大小基本一致;划线播种,株行距一致;开沟(打塘)深浅和盖土厚度一致;播种时全田土壤墒情一致。
5 穗期管理
玉米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壮杆、大穗、粒多,相应的措施如下:重施攻穗肥: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培土,亩施尿素30kg,施肥的方法是在两植株之间打深穴(深6~10cm,直径3~4cm),将肥料施入穴内然后大培土。
科学排灌:在玉米接穗期间需要大量的水,所以我们应该时刻注意水分是否缺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光该,最好让土壤中的水分保持在百分之七十到八十之间。
如果雨水过多,应该及时排水。
6 花粒期管理
巧施粒肥:所谓巧施应看大田植株长相而定,在穗肥充足,植株长相好,叶色浓绿,无早衰退淡现象的田块,则可不施,以免延长生育期。
若穗肥不足,植株发生脱肥现象,则应补施粒肥。
粒肥施用的原则是“宜早勿迟”。
一般亩施尿素5kg或碳铵10~15kg,打穴深施。
也可用1%~2%尿素与0.4%~0.5%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进行叶面喷施,亩用溶液70~100kg。
灌水与排涝:土壤水份应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才有利开花授精,若天旱及时灌水,若田间持水量超过80%,注意排水。
隔行去雄:在玉米刚刚抽雄时,隔一行去一行或隔一株去一株雄穗,全田去雄二分之一,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节省养分,减少虫害,可增产5%~8%。
去雄的方法是:当雄穗从顶叶抽出1/3或1/2。
在散粉前,隔行或隔株及时将雄穗拔除。
最好将先抽雄的植株或弱株,虫株的雄花去掉,但地边几行不要去雄,以免影响授粉,去雄时切忌损伤顶端叶片,更不能砍掉果穗以上的茎叶,否则造成减产。
人工辅助授粉:如果在玉米花盛开的时候,遇见大风天气或者是连着两天以上阴天,雨水或者高温天气,就需要使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式,提高玉米的授粉率。
授粉最好在晴天上午九点到十一点时进行,要保证采粉和授粉同时进行。
把采集的新鲜花粉剥去颖壳,把花粉装在竹筒里,在竹筒口出使用两到三层纱布封住,把竹筒对准花丝处轻轻敲打,尽可能使花粉均匀的散落在花丝上。
7 收获
有些人认为玉米成熟了就不会影响到产量了,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有很多因素会直接影响到玉米的产量。
例如,雨雪、冰雹等天气,而且还应该观察玉米的成熟情况,超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玉米蜘蛛茎叶变黄,玉米粒变硬,显示出成熟的色泽,就可以收割了。
8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经济对玉米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开始重视如何能够提高玉米的产量。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模式实现玉米产量的提高。
玉米种植必须具备科学种植和管理才能够走上高产的道路。
随着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日益加重,解决玉米高产种植技术是当前农业部门必须解决的问题。
玉米本身就存在着高产的特性,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其产量也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凤威.黑龙江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3,(4)30.
[2]佟吉良,王金霞.玉米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3,(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