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高中化学 选修三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 共价键的形成和类型(共38张PPT)
人教高中化学 选修三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 共价键的形成和类型(共38张PPT)
小结:
(1)按成键方式分
σ键:头碰头重叠 π键:肩并肩重叠
共价键 的类型
(2)按共用电子对有 非极性键
无偏移分
极性键
(3)按两原子间的共用 电子对的数目分
单键 双键 三键
正常共价键
(4)按共用电子对的来源
配位键
氢气分子形成过程的能量变化
从核间距和成键 电子的自旋方向 来观察能量的变 化情况。
相距很远的两个核外电子自旋方向相反的氢原子相互 逐渐接近,在这一过程中体系能量将先变小后变大,成键 后能量达到最低,形成稳定的氢气分子。两个自旋方向 相同的电子不能配对成键。
二、共价键的形成
1、共价键的形成条件
A、两原子电负性 相同或
(3)先形成σ键, σ键比π牢固,
在化学反应中,有π键,π先断裂
(4)判断方法: 单键:为σ键 双键:一个σ键,一个π键 三键:一个σ键,两个π键
乙烷: 7个σ键 乙烯: 5个σ键 乙炔: 3个σ键
个1π键 个2π键
课堂练习
σ键的常见类型有(1)s-s, (2)s-p,
(2)p-p,请指出下列分子σ键所属类型:
键。配位键用“→”表示,箭头指向接
受孤对电子的原子,氨根离子与水合氢
离子等. 如: H
铵根离子中的四个
[H N H]+ 氮氢键完全相同(键
H
长、键能相同)
课堂练习
已知水电离成为氢氧根离子和水合 氢离子,试写出阳离子的结构。
H [H O ]+
H
课堂练习
1、
7
3
课堂练习
2、下列分子中含有非极性键的是共价化
之差小 于。1.7
B、一般成键原子有 未成对电子。且
自旋方向相反
C、成键原子的原子轨道在空间 重叠。
2、共价键的本质
成键原子相互接近时,原子轨道发
生重 叠 ,自旋方向 相 反的未成对电 子形成 共用电子对 ,两原子核间的电子 密度 增 加 ,体系的能量 降 低 。
3、共价键的特征
(1)具有饱和性 在成键过程中,每种元素的原子有几个未成对电
原子轨道填有电子,且电子自旋相反,体系能 量最底,最稳定。
两个核外电子自旋方向相反的氢原子靠近
v
V:势能 r:核间距
0
r
r0
v
V:势能 r:核间距
0 r0
r
r0
v
V:势能 r:核间距
0 r0
r
r0
v
V:势能 r:核间距
0 r0
r
两个核外电子自旋方向相同的氢原子靠近
v
V:势能 r:核间距
0
r
((两2电个)负成极性键性原键不子:吸同)不引,同电共原(两负子用子3个性的)电间成差能一子键值力般对原越情子大不况,间下发同形的偏,生电成
移的共价键
的共价键的极性越强
3. 配位键和一般共价键(共用电子对的来源)
由一个原子提供一对电子(孤对电子),
另一个原子(有空的原子轨道)接受孤对电
子形成共价键,这样的共价键称为配位
A. HF
B. NH3 C. F2 D. H2 E. O2
s-p s-p
p-p s-s p-p
苯分子中的大π键
氯氯键非极性键 氢氯键非极性键
2. 极性键与非极性键(按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
(1)非极性键:相同原子间
两个成键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 (电负性 相 同),共用电子对 移的共价键
相同 不发偏生
(1)头碰头重叠——σ键
H·+ H·
H:H
相 互
靠 拢
s—s σ键
H·+ ···C··l··
H····C··l··
p — s σ键
(2)π键:原子轨道以“肩并肩”方式
相互重叠导致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增大
而形成的共价键
σ键的类型
s—s(σ键)
s—p(σ键)
π键的类型
p—p(π键)
p—p (σ键) p—p (π键)
氮分子中原子轨道重叠方式示意图
重叠方式 “头碰头”
π键
“肩并肩”
重叠方向 沿键轴的方向 与轨道对称轴相互
平行的方向
重叠形状 轴对称
牢固程度 重叠程度较大,比
较牢固
镜面对称
重叠程度较小,较易 断裂
成键规律 共价单键为σ键;
共价双键中有一个σ键,另一个是π键。 共价三键由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组成。
子通常就只能形成几个共价键,所以在共价分子中 每个原子形成共价键数目是一定的。
形成的共价键数 未成对电子数
(2)具有方向性(除S—S轨道)
在形成共价键时,两个参与成键的原子轨道总是 尽可能沿着电子出现机会最大的方向重叠成键,而且 原子轨道重叠越多,电子在两核间出现的机会越多, 体系的能量下降也就越多,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
因此,一个原子与周围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就表 现出方向性( s 轨道与 s 轨道重叠形成的共价键无 方向性,例外)。
原子轨道重叠最大的方向
共价键理论的发展
路易斯价键理论 现代价键理论(VB法) 分子轨道理论(MO法)
三、共价键的类型
1. σ键和π键(按原子轨道重叠方式不同)
S轨道和p轨道形成稳定共价键的几种重叠方式
CH4 、H2O)、离子化合物(NaOH、 NH4Cl)
6、表示方法:电子式、结构式 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
的形成过程
7、成键原因:不稳定要趋于稳定;体系能量降低
共价键的表示方法
a、电子式:
b、结构式 : H-H H-Cl N N
C、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
共价键的形成
交流与讨论:两个氢原子如何形成氢分子? (1)氢原子电子排布式: (2)基态氢原子轨道表示式: (3)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的原因:
合物是
() B
A、F2 Na2O2
B、C2H2
C、
D、NH3
课堂练习
3. 只有在化合物中才能存在的化学键是( AC)
A. 离子键
B. 共价键
C. 极性键
D. 非极性键
4.下列物质分子中无π键的是 ( C)
A. N2 B. C2H2 C. C H4 D. C2H4
课堂练习
5.在下列物质中:
⑴ Cl2 ⑵ NaI ⑶ H2S ⑷ CO2 ⑸ CaCl2 ⑹ N2 ⑺ CCl4 ⑻ Na2O ⑼ NH3 ⑽ HBr (1)含离子键的物质是N:aI CaCl2 Na2O (2)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H:2S CO2 CCl4 NH3 HBr (3)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是CO:2 CCl4 (4)由非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是C:l2 N2
课时1 共价键的形成及分类
一.共价键
1、定义: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2、成键微粒:原子
3、成键本质: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产生的强烈
的相互作用。
4、成键元素:电负性差值小于1.7 (一般非金属之间;
部分金属与非金属之间) 5、存在: 非金属单质(H2、Cl2、N2 )、共价化合物(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