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代历史上由孙中山等革命志士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辛亥革命时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里程碑,是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而其中无数革命志士身上涌现的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继承发扬辛亥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辛亥革命传承弘扬中国梦大学生
【正文】巍巍中华,泱泱华夏,五千年悠久历史。
读史以明志,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我们才能不断发展向前。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对于历史问题的思考,可以更好的使我们意识到身上所担负的历史重任,自觉投身于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征程中。
本着这样的原则,我们探讨研究了辛亥革命的精神与传承。
1911年,在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引领下,革命党人在武昌城打响了辛亥首义第一枪,成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政权--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之后,革命烽火迅速燃遍全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
辛亥革命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做出了积极贡献,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没有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也就谈不上革命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呼吁所有中国人团结起来,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及其辛亥英雄们的革命精神,以更大的热情和激情一起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辛亥革命精神到底是什么呢?辛亥革命精神是以天下为公为己任、爱我中华的民族精神;是“敢为天下先、善为天下先”的精神;是改天换地、默默耕耘、锲而不舍的愚公精神;是无私无畏、忠贞奉献、毁家纾难、甘洒热血的大爱精神;是胸怀大局、求同存异、风雨同舟、同心协力的团结精神。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辛亥革命精神呢?
首先,每个大学生应继承发扬扬辛亥革命先辈公而忘私、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都应该以维护国家统一为己任。
如中山先生所言:“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
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国家一天不统一,就不能说革命成功。
”纵观中国历史,大凡不统一时期,多是战火连天,社会经济严重破坏,哀鸿遍野,而国家统一时期,社会经济都高度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国势蒸蒸日上。
历史告诉我们,国家统一是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夙愿,实现国家统一是历史潮流,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辛亥革命的历史是海峡两岸同胞
为着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统一而共同奋斗的历史,是联系两岸同胞之间的一个重要纽带。
中国历史上统一始终占据了主流,才有了5000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我们应当有民族荣誉感,从潜意识中就要认同和归属中华民族。
所以我们应该继承老一辈革命先驱,发扬民族精神,中华统一是所有中国人共同的心愿,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发展潮流,任何破坏统一者必将遭到可耻的失败。
其次,每一个大学生必须坚持中共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内涵。
首先中国民主革命是一脉相承的,孙中山是中国近代革命的先行者、他提出的三民主义是中国最早革命者对于革命的一种积极探索,究其根本目的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先生的最坚定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
中国共产党以其无私无畏的精神,最终彻底推翻了中国的封建统治基础,清除了封建军阀的统治,使中国摆脱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第三,每一个大学生必须坚持推进社会制度改革切实保障和发展民生。
辛亥革命告诉我们,执政者只有不断推进社会制度改革、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才能使统治得到维护。
民心不可欺,民意不可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虽然百年前的辛亥革命和今天无可比度,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也并非一劳永逸的,建党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四大危险依然在党内存在着,侵蚀着党的肌体,伤害着群众的感情,危害不小,如此一种潜在的危险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认真改正,唯有如此,中国共产党才是始终保持先进属性,始终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信任和支持,党的执政地位才能保持下去。
当然,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方面。
虽然辛亥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仍然以失败而告终。
袁世凯窃国,南京临时政府只存在了三个月就夭折了。
袁世凯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以及附从革命的旧官僚、立宪派的共同支持下,窃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关于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
主客观来看,一是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二是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从具体原因方面来看,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纲领。
没有认清真正的敌人。
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纲领。
三民主义没有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资产阶级革命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得不到农民的支持,就得不到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
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
在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武装斗争都是短期的。
“二次革命”中国民党人虽然掌握了一些军队,但并不是统一的革命力量,因此每当遇到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就不能不失败。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党也是松散的。
缺乏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没有一个坚强的革命政党,就不能使革命者紧密地团结起来形成坚强的战斗力。
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站在先辈的肩膀上用现代化、战略性的眼光,结合中国现在的国情,对辛亥革命的精神更加深刻的理解。
辛亥精神是一种“楚虽三户,
亡秦必楚”的舍我其谁的革命精神,是一种“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视死如归、前仆后继的大无畏牺牲精神,是一种“世人未为我敢为,天下未发我首发”的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一种“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仁爱精神,是一种“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拼搏精神。
三民主义,各种仁人志士的爱国精神,都深深触动了我们。
然而重温历史,爱我中华,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我们要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铭记这段历史,来践行辛亥革命的精神。
弘扬孙中山先生大胆探索,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的创新精神,弘扬革命先驱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
我们一定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将个人梦和中国梦相结合,先天下之忧而忧,担负起自己的使命与责任;一定要刻苦学习、全面发展,把创新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把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切实掌握现代文明和技术成果;一定要自觉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