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1.1、工程名称:国投伊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330MW直接空冷机组空冷岛钢结构接头防腐项目1.2、工程地点:新疆伊犁州1.3、质量要求: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执行1.4、建设工期:(具体以施工合同为准)二、编制依据2.1、《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 8923-1988;2.2、《涂装前钢材表面预处理规范》SY/T0407-97;2.3、《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2;2.4、《防腐蚀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4-95;2.5、《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 8923-1988;2.6、《涂装前钢材表面粗糙度等级的评定》GB/132882.7、《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装前处理工艺安全》GB76892.8、《钢结构防腐蚀工程施工技术规范》2.9、《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2.1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91)三、施工部署3.1、施工部署原则根据该工程特点,为确保工程工期和质量达到预定目标,我方将发挥整体优势,选派一批参加类似工程建设、施工经验丰富、作风过硬、技术素质高、政治素质好、质量意识高、组织能力强的领导干部和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组织一批有丰富施工经验和管理能力的技术骨干充实一线,形成一支纪律严明、作风扎实、技术过硬、勇于吃苦、敢打硬仗,质量意识高、能够创造精品工程的施工队伍。
根据工程特点,按照施工工艺,发挥我公司设备优势,抽调性能最好的设备投入本工程,不足部分购置或租赁,确保所需设备及时到位。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安全观测和监测,及时分析数据,优化施工方案,发现问题及时向业主、监理、设计部门反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严防出现灾难性后果。
为确保工期、质量达到业主要求,加强现场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安全、进度保证体系,严把各道施工程序,用优良的工作质量来保证优良的工程质量。
根据工程进展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及时对施工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满足施工需要。
在该工程施工期间,公司内专家组成技术顾问小组,根据该工程特点,预见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做好防范和应对措施,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确保该工程顺利实施。
3.2、组建项目部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如我单位施工,将把本工程列为我单位重点工程项目,按IS09001:2000质量体系标准建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组织项目经理部,成立四部二室组织机构,实行项目法管理。
由项目部直接管辖工程施工队,组织指挥施工生产。
项目部设项目经理1名、项目副经理1名、技术负责人1名,负责现场指挥、物资供应、技术指导和成本控制管理。
各职能部门分工合作:工程技术部负责质量检查控制、技术指导、工艺设计及工程测量工作;安全环境部负责安全检查控制及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活动;物资设备部负责物资供应、设备维修、保养及场内人员、设备、材料的调配;计划财务部负责施工预算、内部核算、财务管理及施工计划的制定;综合办公室负责对内管理、对外协调;中心试验室具体负责材料质量检测、工程测量、测震控制、危害评估及预防等工作。
四、施工准备4.1、会同业主进行现场勘察,了解现场施工环境。
4.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用电布置位置,及时与厂供电部门联系,确定用电量和用电时间,对偏僻地方及无法供电处,考虑配备发电机。
4.3、选定现场施工项目部基地,设置好临时机具间和仓库。
4.4、根据施工现场勘察,对包括施工现场内及周边的设备进行防护,避免进行涂装作业时污染。
4.5、施工前,由施工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及安全交底,使施工人员熟悉施工要求及所遵循的施工规范,并填写技术交底记录。
4.6、检查施工机具,保证状态良好。
4.7、材料的搬运和储藏按照制造厂商最新版的说明书要求,涂层材料到货入库后,按材质分类存放。
储存在干燥、遮阳及通风良好处,远离热源和火源,以防止潮湿、阳光直射及周边物体打击、碰撞。
储存处环境温度要求为5~32℃,并设置消防灭火器。
4.8、涂装前已确认涂料的生产厂家﹑种类﹑名称﹑质量及施工位置,并对批量油漆的主要性能指标和粘度﹑附着力﹑干燥时间等进行过检验并合格。
4.2、技术准备4.2.1组织技术人员现场及有关规范、技术标准,进行图纸会审,了解熟悉有关施工的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
4.2.2依据施工现场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提供材料、机具计划,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4.3、劳动力安排4.3.1、劳动力安排原则(1)术管理和生产管理要选派技术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确保技术管理和生产管理的科学性。
(2)操作人员选配经过专业培训和操作熟练的技术工人。
4.3.2、人员培训计划:根据规范规定和工程特点加强员工培训工作。
(1)开工前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及有关部门颁发实行的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学习本我公司的有关安全制度,并落实贯彻措施,并将以上法律、法规中的重要条款制作成标语醒目地张贴在工地的办公室、工作间、食堂等公共场所。
(2)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知识培训,聘请有关专家授课,采取安全预防措施,提高施工安全和健康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开展“四不伤害活动”。
(3)新的分项工程施工前,组知相关施工人员技术培训,由工程技术部统一组织,经考核合格的方可上岗作业。
(4)特殊工种持证人员上岗前再培训,由工程技术部组织。
五、高空作业操作平台施工工艺1、安全绳架设(1)水平安全绳设置在高处作业的特殊部位,如悬空的钢梁、框架连系梁等。
水平安全绳的设置及使用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A、安全绳采用带有塑胶套的纤维芯6×37+1钢丝绳,其技术性能应符合GBll02《圆股钢丝绳》的要求,并有产品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出厂合格证。
(2)绳两端应固定在牢固可靠的构架上,在构架上缠绕不得少于2圈,与构架棱角处相接触时应加衬垫。
(3)绳端部固定连接应使用绳卡(也叫做钢丝绳夹头),绳卡压板应在钢丝绳长头的一端,绳卡数量应不少于3个,绳卡间距不应小于钢丝绳直径的6倍;安全夹头安装在距最后一只夹头约500毫米左右,应将绳头放出一段安全弯后再与主绳夹紧。
(4)长度应为1.1~1.4m;每间隔2m应设一个固定支撑点;钢丝绳固定后弧垂应为10~30mm。
(5)应经常的检查固定端或固定点有否松动现象,钢丝绳有否损伤和腐蚀、断股现象。
(6)1.2安全绳架设部位,根据钢结构的布局,分成纵横架设,即每排纵、横钢结构一侧都要架设一条安全绳,以用来挂设安全带,以保证施工人员在更换施工位置时的安全。
2、铺设安全网(1)安全网使用锦纶阻燃材质,网眼不得大于8cm×8cm,安全网不得有损坏及腐朽的,新网必须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旧网必须有允许使用的质量证明或合格的检验记录方可使用。
(2)安装时以系结方便,连接牢固又易解开受力后不会散脱为原则。
多张安全网连接使用时,相邻部分应紧靠或重叠。
(3)安全网外侧用一根独立的系绳连接,系结点沿网边均匀分布,其距离不得大于750mm。
系结点应符合打结方便,连接牢固又容易解开,受力后又不会散脱的原则。
(4)装时不宜绷得过紧,应外高内低(外侧高出50m)网的负载高度在5m以内时。
(5)安全网与其下方(或地面)物体表面距离不得小于3m。
(6)在张挂安全网时应事先考虑到在临时需进出料位置应留有可收起的活动安全网,当吊料时将网收起,用完时立即恢复(7)使用、维修、保养:A、安全网在使用中必须每周进行一次外观检查,杂物及时清理。
B、当受到较大荷载冲击后,应更换新网或及时进行检查,看有无严重变形、磨损、断裂、连接部位脱落等确认完好后,方可继续使用。
3、移动式挂梯操作平台(1)移动式挂梯操作平台均应按现行规定标准质量。
梯脚底部应坚实,不得垫高使用。
梯子的上端应有固定措施。
立梯工作角度为75度为宜,踏板上下间距以30cm为宜,不得缺挡。
梯子如需接长使用,必须有可靠的连接措施。
4、悬挑脚手架搭设(1)悬挑脚手架搭设顺序:根据悬挑尺寸放置悬挑工字钢并固定→将底层立杆套入悬挑部位焊制的立杆底座上→固定悬挑工字钢的悬挑长度及锚固长度→搭设两步脚手架→拉接钢丝绳→逐个检查悬挑钢梁保证钢梁紧贴结构地面(加木塞或铁板)→逐个检查钢丝绳紧绷情况调节花篮螺栓(必要时采用倒链实现)。
→铺设脚手板、挡脚板(每个悬挑段最下一层必须全封闭做到有网有板)→挂安全密目网→封闭脚手架与结构之间的间隙。
六、防腐施工工艺用化学除锈、人工除锈及机械除锈将腐蚀表面的氧化皮、铸砂去掉→环氧富锌底漆二遍→环氧云铁中间漆二遍→聚氨酯面漆二遍。
1、化学除锈化学除锈就是采用酸洗的方法,使其与铁锈进行化学反应,使其铁锈成分改变成氯化铁或硫酸铁,以达到去锈的目的。
1.1、操作工艺(1)首先制作两个洗液容器,操作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和防酸橡胶手套、防护眼镜,并准备的约50℃的温水。
(2)配制酸洗液;先将温水倒入酸洗容器,水量应根据需除锈数量而定,然后依次加人酸液及缓蚀剂。
酸洗溶液可按如下比例配制:工业盐酸用量为8%~10%(即100KG的水加人8~10g的工业盐酸)。
加入盐酸时应尽量缓慢并搅拌均匀,操作者应严格按加入顺序兑制酸洗液,严禁将水兑入盐酸中引起飞戮现象而灼烧操作者。
缓蚀剂可按产品说明加入的比例即可。
(3)用防酸类操作工具对接头处涂刷、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为10~15min,对锈蚀较重者可延长浸泡时间。
(5)10~15min后对涂刷浸泡处理后的接头处进行清水冲洗,并晾晒或吹干待用即可。
(6)经化学除锈的接头处应及时刷防锈漆和防腐处理。
1.2、化学除锈注意事项(1)控制酸洗液浓度:除锈过程中水分会逐渐蒸发,因此,应随时加水调整,使配方控制在工艺范围内,以免酸浓度过高造成工件被腐蚀。
(2)保持酸液清洁:酸液除锈过程中,如带入碱及其他污物,酸液组成将逐渐改变,影响酸洗效率。
因此,为获得满意的酸洗效果,应定期检查、分析、更换酸液,保持酸液适当的清洁。
(3)控制温度:温度应按工艺规范要求控制。
提高温度可以加快酸洗速度,但对工件和设备腐蚀也增加。
大多数酸洗在常温下进行,当需加热酸洗时,也常把温度控制在60~70℃范围。
对某些较柔和的酸液,因对工件和设备腐蚀较小,有时也在较高温度下使用。
(4)适当搅拌:酸洗一般都需要搅拌。
(5)注意水洗程序:室温下酸洗的工件,取出后应先经冷水冲洗、浸泡后,才能用热水冲洗。
水洗必须彻底,不允许有残酸遗留在工件表面,以免发生腐蚀。
添加质量分数的0.02%润湿剂,可以显著改善水洗质量。
(6)除锈过程各工序必须连续地进行,中途不应停顿,否则会影响除锈质量和效果。
(7)随着除锈过程的进行,酸洗槽将逐步沉积污泥,应定期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