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柴油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柴油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柴油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 柴油机不能起动 柴油机不能起动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序号 故障特征和产生原因 排除方法

1 燃油系统故障:柴油机被启动电机带动后不发火,回油管无回油 (1)燃油系统中有空气 (2)燃油管路阻塞 (3)燃油滤清器阻塞 (4)输油泵不供油或断续供油 (5)喷油很少,喷不出油或喷油不雾化 (6)喷油泵调速器操纵手柄位置不对 检查燃油管路接头是否松动,排除燃油系统中的空气。首先旋开喷油泵和燃油滤清器上的放气螺钉,用手泵泵油,直至所溢出的燃油中无气泡后旋紧放气螺钉。再泵油,当回油管中有回油时,再将手泵旋紧。 松开高压油管在喷油器一端的螺帽,撬高喷油泵 柱塞弹簧座,当管口注出的燃油中无气泡后旋紧螺帽,然后再撬几次,如此逐缸进行,使各缸喷油器中充满燃油 检查管路是否畅通 清洗滤清器或调换滤芯

检查进油管是否漏气,进油管接头上的滤网是否堵塞。如排除后仍不供油,应检查进油管和输油泵 将喷油器拆出,接在高压油泵上,撬开喷油泵柱塞弹簧,观察喷舞情况必要时应拆洗。检查并在喷油器试验台上调整喷油压力至规定范围或更换喷油器偶件 起动时应将手柄位置推到空载,转速700-900/min左右的位置。

2 电起动系统故障: (1)电路接线错误或接触不良 (2)蓄电池电力不足 (3)起动电机电刷与换向器没有接触或接触不良 检查接线是否正确和牢靠

用电力充足的蓄电池或增加蓄电池并联使用 休整或调换炭刷,用木砂纸清理表面,并吹净,或调整刷的压力

3 汽缸内压缩压力不足;喷游正常但不发火,排气管内有燃油 (1)活塞环或缸套过度磨损 (2)气门漏气 (3)存气间隙或燃烧室容积过大 更换活塞环,视磨损情况更换汽缸套 检查气门间隙、气门弹簧、气门导管及气门座的密封性,密封不好应修理和研磨

检查活塞是否属于该机型的,必要时应测量存气间隙或燃油室容积 4 喷油提前角过早或过迟,甚至相差180℃:柴油机喷油不发火或发火一下又停车

检查喷油泵传动轴接合盘上的刻线是否正确或松弛,不符合要求应重新调整

5 配气相位不对 复查配气相位 6 环境温度过低;起火时间长不发火 根据实际环境温度,采取相应的低温起动措施

(2)柴油机功率不足 柴油机功率不足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序号 故障特征和产生原因 排除方法

1 燃油系统故障:加大油门后功率或转速仍提不高 (1)燃油管路、燃油滤清器进入空气或阻塞 (2)喷油泵供油不雾化 (3)喷油器雾化不良或喷油压力低

按前述方法排除空气或更换燃油滤清器芯子 检查修理或更换偶件

进行喷雾观察或调整喷油压力,并检查喷油嘴偶件或更换

2 进、排系统故障:比正常情况下排温较高、烟色较差 (1)空气滤清器阻塞 (2)排气管阻塞或接管过长、转弯半径太小、弯头太多 清洗空气滤清器芯子或清除纸质滤芯上的灰尘,必要时应更换;以及检查机油平面是否正常 清除排器官内积碳;重新排气接管,弯头不能多于三个,并有足够大的排气截面

3 喷油提前角或进、排气相位变动;各挡转速下性能变差 检查喷油泵传动轴处两个螺钉是否松动,并应校正喷油提前角后扳紧,必要时进行配气相位和气门间隙检查

4 柴油机过热,环境温度过高;机油和冷却水温度很高,排温也大大增高 检查冷却器和散热器,清除水垢;检查有关管路是否经过小。如环境温度过高应改善通风,临时加强冷却措施

5 汽缸盖组件故障;此时不但功率不足,性能下降,而且有漏气、进气冒黑烟,有不正常的敲击声等现象 (1)汽缸盖与机体结合面漏气,变速时有一股气流从衬垫损坏 (2)进、排气门漏气 (3)气门弹簧损坏 (4)气门间隙不正确 (5)喷油器漏气或其铜垫损坏;活塞环卡住、气门杆咬住引起汽缸压缩压力不足 按规定扭紧大螺柱螺母或更换汽缸盖衬垫,必要时修刮接合面 拆检进、排气门,修磨气门与气门座配合 更换已损坏的弹簧 重较气门间隙至规定值 拆下检修、清理并更换已损坏的零件

6 连杆瓦与曲轴连杆轴颈表面咬毛:有不正常声音,并有机油压力下降拆卸柴油机侧盖板,检查连杆大头的侧向间隙,看连杆大头是否能前后移动,如不能移动则表示咬毛,应修磨轴颈和更换连杆轴瓦 等现象 7 涡轮增压器故障;出现转速下降;进气压力降低;漏气或不正常的声音等 (1)增压器轴承磨损,转子有碰檫现象 (2)压气机、涡轮的进气管路沾污、阻塞或漏气 检修和更换轴承 清洗进气道、外壳、揩净叶轮;拧紧结合面螺母、夹箍等

(3)柴油机运转时有不正常的杂声 柴油机运转时有不正常的杂声时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序号 故障特征和产生原因 排除方法 1 喷油时间过早:气缸内发出有节奏的清脆金属敲击声 调整喷油提前角

2 喷油时间过迟:气缸内发出低沉不清晰的敲击声 同上

3 活塞销与连杆小头衬套孔配合太松:运转时有轻微而尖锐的响声,此种响声在惰速运转时尤其清晰 更换连杆小头衬套使之在规定间隙范围内

4 活塞与气缸套间隙过大:运转时在气缸体外壁听到撞击声、转速升高时此撞击声加剧

更换活塞或视磨损情况更换汽缸套

5 连杆轴瓦磨损配合间隙过大:运转时,在曲轴箱内听到机件撞击声,突然降低转速时可以听到沉重而有力的撞击声 拆检轴瓦,必要时应更换

6 曲轴滚动主轴承径向间隙过小:运转中发出特别尖锐而刺耳的声音,加大油门时此响声更为清晰;曲轴滚动主轴承径向间隙过大:运转中发出“”声

检查有响声的滚动主轴承,必要时应更换

7 曲轴前后推力轴承磨损,轴向间隙过大,导致曲轴前后游动:柴油机惰转时,听到曲轴前后游动的碰撞声 检查轴向间隙和推力轴承的磨损程度,必要时应更换

8 气门弹簧折断,挺杆套筒磨损:在汽缸盖处发出有节奏的轻微敲击声 更换已损坏的零件,并重新调整气门间隙 9 气门碰活塞:运转中汽缸盖处发出沉重而均匀、有节奏的敲击声,用手指轻轻捏住汽缸盖罩壳的螺帽有碰撞感觉 拆下汽缸盖罩壳,检查相碰原因,调整气门间隙,必要时检查活塞型号是否调错,如有碰撞,可适当挖深气门凹坑或增加一张厚为0.20mm或0.40mm,形状与汽缸盖底面相同的紫铜皮垫片

10 传动齿轮磨损、齿隙过大:在前盖板处发出不正常声音,当突然降速时可听到撞击声

调整齿隙,视磨损情况更换齿轮 11 摇臂调节螺钉与推杆的球面座之间无机油:在汽缸盖处听到干摩擦发出的“吱吱”响声

拆下汽缸盖罩壳,添注机油

12 进排气门间隙过大:在汽缸盖处听到有节奏的较大响声 重校气门间隙

13 涡轮增压器运转时有不正常的碰擦声 拆检轴承是否有磨损,叶轮叶片是否与弯曲。同时测量主要间隙并作调整和更换已损坏的零件。清洗增压器的机油滤清器和进出油管路、保证润滑油畅通

(4)排气烟色不正常 排气烟色不正常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序号 故障特征和产生原因 排除方法

1 排气冒黑烟 (1)柴油机负荷超过规定 (2)各缸供油量不均匀 (3)气门间隙不正确、气门密封不良导致气门漏气,燃烧恶化 (4)喷油提前角太大,喷油太迟使部分燃油在排气管中燃烧 (5)进气量不足:空气滤清器或进气管阻塞,涡轮增压器压气机壳过脏等 (6)涡轮增压器弹力气封环烧损或磨损,涡轮个接合面漏气等 降低负荷使之在规定范围内 调整喷油泵 调整气门间隙,检查密封锥面并消除缺陷 调整喷油提前角

清洗和清除尘埃污物,必要时更换滤芯

检查或更换气封环:拧紧接合面螺钉 2 排气冒白烟: (1)喷油器喷油雾化不良,有滴油现象,喷油压力过低 (2)柴油机刚起动时,个别汽缸内不燃烧(特别是冬天) 检查喷油嘴偶件,进行修磨或更换。重调喷油压力至规定范围适当提高转速及负荷,多运转一些时间

3 排气冒蓝烟: (1)空气滤清器阻塞,进气不畅或其机油盘内机油过多(油俗式空滤器) (2)活塞环卡住或磨损过多,弹性不足,安装时活塞环倒角方向装反,使机油进入燃烧室 (3)长期低负荷(标定功率的40%以下)运转,活塞与缸套之间间隙较大,使机油易窜入燃烧室 (4)油底壳内机油加入过多 拆检和清理空气滤清器,减少机油至规定平面,拆检活塞环,必要时应更换

适当提高负荷;配套时选用功率要适当

按机油标尺刻线加注机油

4 排气中有水分凝结现象:气缸盖裂缝,使冷却液进入气缸 更换气缸盖 (5)机油压力不正常 机油压力不正常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序号 故障特征和产生原因 排除方法

1 机油压力下降,调压阀再调整也不正常,同时压力表读数波动: (1)机油管路漏油 (2)机油泵进空气,油底壳中机油不足 (3)曲轴推力轴承、曲轴输出法兰端油封处,凸轮轴轴承和连杆轴瓦处漏油严重 (4)摇臂轴之间的连接油管断裂,润滑传动齿轮的喷油嘴漏装或脱落 (5)机油冷却器或机油滤清器阻塞,冷却器油管破裂等:机油密封垫处泄油或吹片 检修、拧紧螺母 加注机油至规定平面 检修各处,磨损值超过规定范围时应更换 拆检后修复或更换

及时清理,焊补或调换芯子,如离心式机油精滤器中有铝屑即表示连杆轴瓦合金层剥落,应及时拆检连杆轴瓦,损坏的应更换;及时检查和更换密封垫片

2 无机油压力,压力表指针不动: (1)机油压力表损坏 (2)油道阻塞 (3)机油泵严重损坏或装配不当卡住 (4)机油压力调压阀失灵,其弹簧损坏 更换 检修清理后吹净 拆检后进行间隙调整,并作机油泵性能试验 更换弹簧,修磨调压阀密封面

(6)机油温度过高、耗量太大 机油温度过高、耗量太大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序号 故障特征和产生原因 排除方法

1 油温表读数超过规定值,加强冷却后仍较高,同时排气冒黑烟 (1)柴油机负荷过重 (2)机油冷却器或散热器阻塞 (3)冷却水量或风扇风量不足 降低负荷 清洗冷却器或散热器油路 注意使冷却水畅通和调整三角橡胶带张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