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简答题● 1.简述教育法的特点。
主体的多样性、适用范围的广泛性(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教育法调整范围的广泛性)、法律关系的复杂性、法律后果的特殊性● 2.什么叫教育法的体系?是指教育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根据法学原理,按照一定的原则组成一个互相协调、完整统一的整体,即教育法的法律体系。
它是一国教育法按照一定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组成的。
● 3.简述有关幼儿保护维权的法律、法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年人保护法》、《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幼儿园管理条例》● 4.结合你的工作实际,谈谈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有哪些?①精心组织幼儿一日活动②建立必要、合理的常规③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好教育活动④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全面发展⑤重注个体差异、因人施教⑥寓德育于一日活动之中⑦重视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⑧重视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5.简述宪法中关于幼儿教育的条款。
①宪法“总纲”中第1条、第2条、第3条、第4条、第5条、第23条、第24条,规定了教育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立法依据②宪法第19条规定了国家发展教育事业的目的、基本原则和任务③宪法第46条规定了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④宪法第49条规定了父母的教育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⑤宪法第89条、第107条、第119条,规定了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的权限● 6.从幼儿教育行政法规的角度看,《幼儿园管理条例》的内容主要有哪些?①幼儿园保育教育的基本原则②幼儿园的管理体制③幼儿园的设置和审批规范④幼儿园保育教育规范⑤幼儿园行政事务规范●7.教育法律责任的种类是如何划分的?(一)违反教育法的行政法律责任。
它的承担方式主要有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两类。
(二)违反教育法的民事法律责任。
主要表现为一种财产上的责任。
(三)违反教育法的刑事法律责任●8.简述确定教育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一)有损害事实(二)损害的行为必须违法(三)行为人有过错(四)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9.对教师追究其教育法律责任的形式主要有哪些?撤销或取消教师资格、行政处分或者解聘●10.什么是法?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基本特征:①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具有规范性②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③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社会行为规范,具有国家强制性④法律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行为规范●11.简述教育法规的含义,它分哪几个层级?含义: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教育活动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层级:一级教育基本法律、二级教育单行法律、三级教育行政法规、四级地方性教育法规、五级教育规章●12.我国已经颁布的教育法律有几部?简述它们的全称、颁发机关和颁发时间。
有四部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于1980年2月12日通过,1981年1月1日起施行)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1986年4月12日通过,1986年7月1日起施行)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1993年10月31日通过,1994年1月1日起施行)④《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1996年5月15日通过,1996年9月1日起施行)●13.法律关系的构成三要素是什么?简述这三个要素包括的主要内容。
三要素:主体、客体、内容三要素包括的主要内容:主体包括:①个体主体(自然人):本国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三种②集体主体。
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两类③国家。
既可以作为国家所有权关系、刑法关系的主体,又可以成为国际法关系的主体客体包括:物质财富、非物质财富和行为三大类内容包括:权利和义务●14.教育部门主管幼儿教育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教育法》第15条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教育工作。
”《幼儿园管理条例》第6条进一步明确了“国家教育委员会主管全国的幼儿园管理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辖区内的幼儿园管理工作。
”●15.我国幼儿教育为什么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行政管理体制?①《幼儿园管理条例》第6条规定“幼儿园的管理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原则.”②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国情使幼教事业的发展既有统一性和规范性要求,又能发挥地方灵活性,考虑到特殊性,从实际出发采取不同方法措施③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按照《教育法》的规定,应该贯彻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16.如何理解幼儿园的法律地位?主要是指其作为实施保育教育活动的社会组织和机构,在法律上所享有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及责任能力。
可从以下三方面加深理解:①幼儿园法律地位的实质是其法律人格②幼儿园法律地位的内容体现其任务、条件和特点③幼儿园法律地位在形式上由法律赋予●17.在我国境内设置幼儿园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哪些法律法规对这方面做出了规定?基本条件:(一)必须有组织机构和章程(二)必须有合格的教师、保育、医务人员(三)必须有符合规定标准的保育教育场所及设施、设备等法律法规:《教育法》、《教师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19.根据《教育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哪些组织和公民不得举办幼儿园?①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②以营利为办学目的,被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停办处罚的③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无民事行为能力者④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或被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正在服刑者●20.幼儿园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应该履行的法定义务是什么?权利:①按照章程自主管理幼儿园权②组织实施保育教育活动权③招收新生权④学籍管理权⑤聘任并管理教师及其他职工权⑥对本单位设施和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权⑦拒绝对保教活动的非法干涉权⑧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合法权益义务:①遵守法律、法规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保育教育标准,保证保育教育质量③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④以适当方式为幼儿监护人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⑤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⑥依法接受监督●21.幼儿园实行怎样的管理体制?园长的职责是什么?幼儿园实行园长负责制园长的职责:①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②领导教育、卫生保健、安全保卫工作③负责并组织执行各种规章制度④负责聘任、调配工作人员。
指导、检查和评估教师以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并给予奖惩⑤负责工作人员的思想工作,组织文化、业务学习⑥组织管理园舍、设备和经费⑦组织和指导家长工作⑧负责与社区的联系和合作●22.简述幼儿园内部规章制度包括的内容。
①幼儿园的领导制度,幼儿园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和奖惩制度②作息制度、学习制度、会议制度在内的工作制度③幼儿一日生活制度、饮食管理制度、卫生消毒及隔离制度、卫生保健登记、统计制度在内的卫生保健制度④安全保护制度⑤教育、教研、科研活动制度⑥财产管理和财务制度⑦幼儿园与家长、与小学、与社会的联系制度等●23.幼儿教师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应履行哪些基本义务?权利:①教育权。
进行保育教育活动,开展保育教育改革和实验②科学研究权。
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发表意见③管理幼儿权。
指导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幼儿成长发展的权利④获取报酬待遇权。
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有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⑤民主管理权。
对幼儿园的保教工作、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幼儿园管理的民主权利⑥进修培训权。
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义务:①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幼儿园的保教工作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保教工作任务③按照国家规定的保育教育主要目标,组织、带领幼儿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④关心、爱护全体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促进幼儿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⑤制止有害于幼儿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幼儿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幼儿健康成长的现象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24.简述使用危险教育设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法律责任主体.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基层人民政府、幼儿园的举办者、幼儿园的负责人或其他责任人●25.简述违法向受教育者收费的行为和法律责任主体.行为:幼儿园违法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主要指违法国家有关收费范围、收费项目、收费标准以及有关收费事宜的审批、核准、备案以及收费的减免等方面的规定,自立收费项目或超过收费标准,非法或不合理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
法律责任主体包括国家、社会力量和个人举办的幼儿园●26.如何准确理解幼儿伤害事故的内涵,其常见类型有哪些?内涵:是指入园儿童在幼儿园期间和幼儿园组织幼儿离园集体活动而处于幼儿园管理范围内,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
类型:设施伤害、保育教育伤害、儿童自身伤害、园外活动伤害●27.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规定了未成年人享有哪些基本权利?●29.简述幼儿园及其教师在预防幼儿伤害事故中的法定责任。
幼儿园赔偿责任既包括因幼儿园过错引起的伤害赔偿,也包括因教职员工过错引起的伤害赔偿,后者赔偿是先由幼儿园代替教职工赔偿,然后幼儿园再对教职员工进行行政处分或追偿。
根据幼儿园事故发生的原因、情节、及过错情况,幼儿园赔偿可分为完全责任、部分责任和免除责任●30.简述幼儿园与教育行政机关的法律关系特征。
①幼儿园与教育行政机关或政府之间存在着行政上的管辖关系,并且至少一方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或其授权单位②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幼儿园与教育行政机关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③行政法律关系必须是在教育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才能发生④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幼儿园与政府的权利义务都是由教育法律法规预先规定的,双方当事人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⑤幼儿园与教育行政机关在发生纠纷、争议时,可以由教育行政机关按照行政程序予以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