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包装的学问一、教学要求:知识技能目标:1、通过《包装的学问》的主题活动,知道包装保鲜、美观、保护、推销、识别等作用;2、认识各种不同类型的包装,认别商品的真伪;3、进行商品包装设计,对已有商品进行改进,根据本地实际,对本地的一些产品进行包装;4、知道包装的回收与利用,增强环保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以多种形式汇报自己的劳动成果,在活动中锻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等能力,培养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2、初步培养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知,感受团结协作的乐趣。
2、进一步提高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1、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说出所看到的包装实物的方便使用、美观、保护等作用,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深入研究的兴趣和热情,养成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
2、分解活动主题,设计小组活动方案。
三、活动准备:1、要求学生课前收集各种各样的包装,进行一定的探索与研究,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点。
2、搜集有关过度包装的资料,正确认识包装的作用。
3、师生生共同联系超市,确定好调查采访的地点几人物。
四、课时安排:六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明确此次活动的意义。
2、进一步学会设计调查表,整理调查结果,总结调查情况。
3、了解大家对包装的作用及过度包装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复习怎样设计调查表,怎样整理调查结果,怎样总结调查情况。
整理调查结果,总结调查情况。
教学准备:对包装的作用及过度包装进行初步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以前你有没有关注过你身边的商品包装呢?通过课前的搜集资料,我们大致知道了适度的包装的重要作用,也了解了过度包装的一些知识。
但你能通过包装来辨别商品质量的好坏吗?你能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包装来辨别商品类别吗?你知道过度包装的准确定义吗?它有什么危害吗?你身边有哪些商品是过度包装?这些商品的包装科学吗?包装的学问大得很呢!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其中的奥妙吧!二、讨论:你想了解有关包装的什么知识?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板书。
1、了解琳琅满目的包装2、包装的回收与利用。
3、商品包装的设计。
4、看包装识商品。
5、了解包装的作用。
6、什么是过度包装?7、过度包装的危害。
8、身边的过度包装。
9、我国包装的发展史10、包装的材料11、什么是绿色包装三、讨论、讲解以上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对包装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1、包装的含义盛装商品的容器或包扎、装盛、打包、装潢等作业过程。
包装是商品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中的继续,是商品进入流通、消费领域不可缺少的条件。
主要作用;方便运输和存放,提升产品档次。
2、包装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并是增加商品价值的一种手段;②保护商品,免受日晒、风吹、雨淋、灰尘沾染等自然因素的侵袭,防止挥发、渗漏、溶化、沾污、碰撞、挤压、散失以及盗窃等损失;③给流通环节贮、运、调、销带来方便,如装卸、盘点、码垛、发货、收货、转运、销售计数等;④美化商品、吸引顾客,有利于促销。
⑤比喻对人或物进行形象上的装扮、美化,是更具吸引力或商业价值包装也可迷惑人们的眼球3、我国包装行业历史中国包装行业已用2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近40年来的发展路程,基本上改变了“一流产品,二流包装,三流价格”的局面。
包装行业已从一个分散落后的行业,发展成一个拥有一定现代技术装备、分类比较齐全的完整工业体系。
当今包装工业发展的显著特点是包装市场的国际化、包装业发展的全球化、各国包装业发展的相互关联及依存程度也越来越大。
4、常用包装材料产品的包装是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运输过程中起保护的作用,而且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综合品质。
以下为我们常用的包装材料及包装:常用包装(1)内包装(2)中包装主要有塑料袋及瓦楞盒包装,瓦楞盒种类主要有FOL 、TUCK TOP BOX 等,(3外包装一般用外贸出口纸箱,5层瓦楞盒,瓦楞主要用B/C瓦。
5、塑料绿色包装行业的9种发展趋势6、什么是过度包装7、绿色包装绿色包装(Green Package)又可以称为无公害包装和环境之友包装(Environmental Friendly Package),指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能重复使用和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包装。
四、分组1、从小主题入手,按自己的兴趣自然分组,自主选出组长,教师适当调配人员,让每个组人数差不多。
2、各组商量分工和制定小组计划,确定活动地点,时间,并且给小组取个响亮而有意义的名字,确定各组的口号。
3、小组长带领组员开展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时教师要尊重学生意愿,指导学生根据搜集材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资料整理能力、写作能力、采访能力的高低、摄影技术的高低、协调关系的能力强弱来分好工作任务。
要求在活动当中做到人人有事做,尽量做到各尽所能,不好安排的时候要学会协调,学会服从安排。
五、设计调查表。
进一步掌握表格设计的大致格式,如:标题、调查的问题、统计项、调查日期、被调查人年龄、调查人姓名等。
整理调查结果,总结调查情况,通过调查表了解大家对包装的认识。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包装的具体含义。
2、学会辨识包装上的条形码。
3、理解“绿色包装”的意义。
4、认识包装上的普通标志。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绿色包装”的真正含义并加以运用。
识记条形码及包装标志的普通常识。
教学过程1、展示导入教师出示准备的相关包装材料,让学生进行观察。
同学们分组看看你们面前的这些包装都有哪些可以让大家知道包装中物品信息的相关细节?2、分组观察、讨论3、指名回答(一)观察认识条形码条形码识别系统的组成为了阅读出条形码所代表的信息,需要一套条形码识别系统,它由条形码扫描器、放大整形电路、译码接口电路和计算机系统等部分组成。
(二)、学习“商标标志”部分1、认识注册商标(1)(再看“健力宝”饮料罐)在这些图案和文字当中,有一个是它的牌子,你能不能来找一找。
(学生回答)(2)再出示一个“光明”牛奶罐和一个“上好佳”包装袋,让学生找牌子。
(3)在同学们找到的3个标志上,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你们找到了吗?(都有一个“ R ”)(4)你知道这些带“ R ”的标志我们叫它什么吗?其实这些标志我们都叫它“注册商标”。
注册商标是生产厂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代表某种产品的标记。
(5)是不是每一种商品包装上都有注册商标呢?请同学们从自己带的包装袋上找一找看,找到的向同桌介绍一下。
(学生找注册商标)2、明白注册商标的作用(1)那么注册商标代表的又是什么意思?老师这里还有三个标在方便面包装袋上的注册商标,(出示三个方便面的包装袋)请同学们看一看,它们的注册商标分别是什么?这几个包装袋里装的是什么面?(生答)为什么同一种面,它的注册商标会不同?小结:不同的注册商标代表不同的生产厂家。
(2)注册商标除了能代表不同的生产厂家之外,对我们消费者来说还有什么用呢?(听故事)讨论:①你听到了什么?(简单地说一说)②为什么妈妈买不到名牌西装?师小结:购物时,要看清注册商标,尤其是买名牌商品。
(3)同学们想想看,为什么那个厂家要把西装取名为“雅弋尔”,它们有什么目的呢?(三)、学习“食品3、包装标志”部分1.现在,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购物时要看清注册商标,又明白了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该怎么办,那同学们会买东西了吗?我们来看一下这几位同学是怎么买东西的。
(看录象)看完后说一说他们到底会不会买东西,为什么?(学生说说)2.(师出示一罐椰子汁)老师把刚才电视里这位同学买的椰子汁拿到教室里来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它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看投影,说说它们表示什么意思)看来在食品包装上也有一些包装标志很重要,它们是(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3.从自己所带的包装中把食品包装找出来,然后再找一找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一般写在哪里。
4.模拟情景,辨析:(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商店售货员、买食品的顾客)第一次,放过期与不过期的两包“上好佳”;第二次,放过期与不过期的两份饮料。
学生买完后,说说为什么买这一份?小结:购买食品时,一定要弄清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四)、学习“用品包装标志”部分在商店里,除了食品外,还有很多用品,用品的种类很多。
一些比较大的商品,像电视机、电冰箱等,搬运和储存非常不方便,为了提醒人们注意,它们往往有许多特殊的标志。
出示几个标志,让学生猜猜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五、布置作业结合条形码及商品包装标志研究包装对于商品的重要意义。
联系之前所学习的环保知识谈谈自己对于“绿色包装”的理解。
第三课时教学目的看包装识商品、动手设计包装通过课外的实地考察学习进一步巩固所学条形码及标志的知识。
通过亲手设计包装检查学生对于包装知识的掌握。
教学重点难点将所学知识和生活联系再一起并实践。
运用团队合作完成汇报表的设计和填写。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通过作业的形式检查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二、课外活动前的要求布置1、学会礼貌的和自己想要采访的对象进行学习沟通。
2、观察其他的人是如何选好商品的,之前所学习的条形码及标志对于选择商品有什么帮助吗?3、完成汇报的表格设计和填写。
三、汇报上节实操课中所发现的问题。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我们在商场的实地观察和询问,同学有没有发现特别值得你学习的包装呢,可以和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
2、指名回答3、教师随机指导将美学和使用结合完美的产品。
四、动手试试设计1、其实同学们对包装已经了解得这么深刻了,可以尝试着自己来设计一些较好的包装,老师这里就有一个包装设计的任务希望同学们能顺利的完成。
2、思考书中”运鸡蛋”的题目。
3、教师提示将美学与实用相结合。
五、分组完成设计任务第四课时教学目的废旧包装的回收和利用通过分析与想象完成“绿色包装”的学习。
教学重难点如何将废物利用。
教学过程一、总结导入前几节课同学们已经对包装有了较深刻的了解,也设计了许多美学与使用俱佳的包装作品,但老师还是有些担心,对于那些已经失去使用价值的废旧包装,我们该如何处理它们呢?二、分组讨论三、教师小结精美的包装弃之可惜,我们可以利用起来做成一些小制作,不仅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还保护了我们的环境。
四、展示已完成的示范作品五、学生自由分组完成作品第五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活动让学生复习关于包装的知识点。
2、通过过相互之间的学习和交流进一步提高学生观察及认识身边事物的能力。
3、通过各组展示及评价的行为锻炼学生搜集总结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相互交流与评价。
分析与评价行为。
教学过程一、作品展示学生将所有完成的表格及作品交至展示区域展示,其他学生观察后进行认真评选。
二、组织小组内推举学得好的同学作为评审小组进行作业评比打分。
三、公布优秀作者、优秀小组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