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高中生物必修一试卷和答案

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高中生物必修一试卷和答案

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高中生物必修一试卷和答案一、单选题1.将单细胞绿藻置于25℃、适宜的光照和充足的CO2条件下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停止光照,发现绿藻体内的三碳化合物的含量突然上升,这是由于在短时间内()①光反应仍然进行,形成了大量的 NADPH和ATP②光反应立即停止,不能形成 NADPH和ATP③暗反应仍然进行,但三碳化合物被还原的量减少④暗反应立即停止,CO2与五碳化合物不能继续结合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羧基和氨基的化合物都是组成蛋白质的单体B.低温、高温、过酸或过碱都可以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C.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相同的蛋白质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D.蛋白质和多肽都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3.下图表示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实验密闭装置,氧气传感器可监测O2浓度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探究不同单色光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B.加入NaHCO3溶液是为了吸收呼吸作用释放的CO2C.拆去滤光片,单位时间内,氧气传感器测到的O2浓度高于单色光下O2浓度D.若将此装置放在黑暗处,可测定金鱼藻的细胞呼吸作用强度4.下面三个装置可用于研究萌发种子的呼吸作用方式及其产物,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甲装置可用于探究呼吸作用是否释放热量B.乙装置有色液滴向左移动,说明种子萌发只进行有氧呼吸C.丙装置可用于探究萌发种子的呼吸作用是否产生CO2D.三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都需要设置对照实验5.下列有关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红细胞中有血红蛋白,而肌细胞没有,是因为肌细胞中没有血红蛋白基因B.衰老的细胞的细胞体积会变小,而细胞核的体积会变大C.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会被免疫系统清除,它的死亡属于细胞坏死D.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后,正常细胞就会变成癌细胞6.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某一时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三者的数量比是1:2:2,此时细胞内最可能发生着()A.细胞膜向内凹陷B.着丝点一分为二C.核仁逐渐解体D.DNA正在进行复制7.下图是光合作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②和物质③均可为C3的还原供能B.当物质④供应停止时,物质①的生成速率将下降C.当温度适当升高时,暗反应速率可能升高,而光反应不受影响D.为叶肉细胞提供H2l8O,一段时间后在(CH2O)中能检测到18O8.下列有关ATP的说法错误..的是()A.ATP不能在细胞内大量储存B.ATP与脱氧核糖核酸的元素组成一致C.ATP是由1个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的D.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9.肠腺细胞能够分泌脂肪酶等多种消化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脂肪酶的分泌与高尔基体有关B.合成和分泌脂肪酶的过程不消耗能量C.肠腺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脂肪D.脂肪酶能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10.下列有关细胞生理功能及相关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凋亡遗传决定的程序性调控B.细胞生长细胞核具有全能性C.细胞分化基因突变并且逐渐积累D.细胞衰老基因的选择性表达11.1920年仲斯发现牛胰腺中具有降解核糖核酸的酶,定名为核糖核酸酶,由124个氨基酸组成,具有4对二硫键维系空间结构.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该酶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自于细胞呼吸B.含有123个肽键,编码它的模板上至少需要124×3个密码子C.该酶中游离的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氧原子数至少125D.该酶的盘曲和折叠结构被打开时,滴加双缩脲试剂不再出现紫色反应12.“细胞体积守恒定律”表明动物器官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细胞的数量,而与细胞的大小无关。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细胞体积因素的是()A.细胞相对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B.细胞的核与质之间的比例关系C.细胞内物质的交流与细胞体积的关系D.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13.1864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的实验成功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淀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是()A.实验前需把绿叶先在暗处放置几小时B.叶片一半曝光一半遮光,其中遮光为实验组C.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前需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D.遮光的一半叶片呈深蓝色,曝光的一半无颜色变化14.豌豆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 h)数据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E 阶段发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B.CD 阶段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BC 阶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D.“CD+DE”为一个细胞周期,等于17.3h15.下图表示在20℃、不同pH条件下,向等量的反应物中加入等量的某种酶后,生成物的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该酶的最适pH为7B.随pH从5升高到7,酶的活性逐渐降低C.若将温度改为15℃,酶的最适pH不会发生改变D.此实验中,pH为自变量,生成物的量为因变量,温度为无关变量16.如图为某学生进行某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中所用的解离液就是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B.该同学的操作步骤中解离后应该用清水进行漂洗C.实验过程中采用的龙胆紫染液也可以换用醋酸洋红染液D.最后在观察装片时,会发现绝大部分细胞都处于分裂的间期17.如图为人体某细胞的生命历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甲相比,乙中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低B.①②③三个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是②③C.丁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多,细胞周期变长D.①②③分别表示细胞分裂、分化和癌变18.如图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及描述正确的是()①甲图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②乙图所示的物质运输方式不受呼吸酶抑制剂的影响;③丙图表示随pH从5升高到7,酶的活性逐渐降低④丁图表示小鼠体内酶活性与外界环境温度的关系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19.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水的光解B.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D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TPC.光合作用的整个过程都发生于叶绿体基质D.暗反应过程需要酶,光反应过程不需要酶20.下列对生物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膜是细胞所有膜结构的统称B.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与结构都相同C.膜的组成成分可以从内质网转移到高尔基体膜,再转移到细胞膜D.各种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二、多选题21.{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将斐林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B.将双缩脲试剂加入到蛋清稀释液中,溶液变成紫色C.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临时装片制作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D.将煮沸冷却的肝脏研磨液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气泡22.{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磷脂和固醇的组成元素完全不同B.蔗糖水解后的产物都具有还原性C.煮熟的豆浆不含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不再发生紫色反应D.动植物多糖都是由多个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的,都能储存能量23.{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时,用低倍物镜看清楚后,转换高倍物镜却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的细胞,可能的原因包括()A.物体不在视野中央B.切片放反,盖玻片在下C.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 D.未换目镜24.{如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细胞核裂解和重建过程。

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B.④中完成DNA的复制及相关蛋白质的合成C.在③过程中内质网的作用十分突出D.经过该过程,两个子细胞中的DNA含量可能不同25.{如图曲线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甲、乙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净吸收速率与CO2浓度的关系。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CO2浓度大于a时,甲才能进行光合作用B.适当增加光照强度,a点将右移C.CO2浓度为b时,甲、乙总光合作用强度相等D.甲、乙光合作用强度随CO2浓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强三、非选择题(实验解答题)26.{研究小组将一水稻叶片置于一密闭、恒温的透明玻璃容器内,在不同的处理条件下,测得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如图甲所示,图乙为自然区域内两种植物氧气释放速率与光照强度变化曲线。

据图回答问题:(1)甲图A点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叶片细胞内C3含量_______________。

(2)B点后容器内O2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给甲图植物提供含有14C的二氧化碳,则在叶绿体内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图实验进行15min后叶片细胞内有机物比实验开始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光照强度长期小于C点时,不能正常生长的植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乙图植物a和植物b表示的是农作物以及农作物根部周围长出的杂草,则表示杂草的是____________。

由该图曲线可知,农作物根部周围长出的杂草要及时清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下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的能量供给与物质转化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光照由强到弱,CO2供应不变,图中①过程减弱,则在条件改变后的短时间内C3相对含量会_______,C5相对含量会_____________。

(2)光照由弱到强,CO2供应不变,图中②过程增强,则在条件改变后的短时间内C5相对含量__________,[H]和ATP的相对含量_____________。

(3)光照不变,CO2由不足到充足,图中①②③正常进行,随C3增加②③增强,则在条件改变后的短时间内,[H]和ATP含量_____________。

28.{图甲为细胞某种大分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图乙为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据图回答:(1)若图甲中的物质B是木材和棉花的主要成分,则单体A是___________,B在植物细胞中是构成___________的主要成分。

(2)若图甲中的物质B表示图乙所示物质,则单体A的结构通式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不同的A具有不同的___________,使得不同的A亲水性不同,酸碱性也有差异。

(3)图乙中的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_种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的化合物,该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数是___________个。

(4)图乙中的化合物与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比,缺少的元素是___________,含量显著较高的元素是___________。

(5)图乙中的化合物可与___________试剂反应,结果呈现紫色,该实验需要选用的器具有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