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材料ppt
及战斗方法。网络容许人们分享更多资讯、合作及情境意识,
以致理论上可以令各部一致,指挥更快。
未来战场将是一个由众多计算机通过有线/无线等方式构成
的一个巨大网络。
立体实时化战争
陆、海、空、天、电等诸多领域的侦察、监视、定位 导航、指挥控制、火力打击、支援保障系统乃至单车、单
炮、单兵等作战单元连接在一起,使战争空间立体化、战
特种作战利器和军事训练好帮手
深入敌后,纵深作战
深入恶劣环境
靶机
1、美国
BQM-34火峰
越南战争期间,有人军用侦察机应 该说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像U-2、SR-71 等,但是在这个期间,U-2侦察机在越 南、前苏联和我国的上空接连被击落下
来,损失惨重。于是美国人就提出来了,
要研制无人侦察机。这样就可以减少人 员的伤亡。于是美国人首先把火蜂靶机 改装成无人驾驶侦察机。
传感器系统,具有更好的持久性, 增加冗余去改善生存能力。
中国
“WZ-5”
无侦-5型无人机是我国北京航空 学院于1969年开始研制的高空无人驾 驶侦察机,1972年11月28日首次从图-4 型母机上投放试飞成功,1980年12月 25日被批准设计定型,1981年3月1日 开始装备部队。
长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驾驶 飞机研究所研制的高亚音速靶机。 1968年开始研制,1968年10月进 行首次试飞,1976年完成定型飞 行试验,1979年通过设计定型技术 鉴定并投入批生产。
侦察兵 Scout
近程无人机
活动半径在几~几十千米
• 小型无人机,最大尺寸2~4米。全机重量小于100kg,甚至20kg, 飞行速度小 适用于陆军的旅或营级部队以及小型舰艇进行战地侦察监视和指挥 。
Orbiter
第三章:空战奇兵——无人机家族
空战奇兵
无人机家族
美国 英国
以色列
中国
空战奇兵
兵不血刃,现代战争的骄子 战场侦查生力军 空中飞刀,无人机化空战尖兵 遥控战争于千里之外、战场引诱骚扰高手 特种作战利器、军事训练好帮手
3、以色列
“侦察兵”
“侦察兵”系统包括若干的无人机, 一个地基任务控制中心中心和发射/回收 系统。综合进入“侦察兵”系统之内是各 种遥控接收装置,包括一个视频接收部件 -一部轻型微波接收单元,能够从一个机 载监视平台和一个移动战术情报微波数据 链接收视频、遥测和数据广播。无人机 (UAV)的机体采用复合材料制造,若干电 子和机械子系统,包括专用的搜索/监视 光电负载和机载数据中继。
1986年5月首飞。但由于技术和使用问题,直至1993年9月才获得英
国陆军批准。
渡鸦Corax
2003年12月17日,英国BAE系统公司在澳大利亚的武麦拉靶场首 飞了1架名为“渡鸦”(Raven)的无人战斗机(UCAV)验证机。 一向以隐形技术世界领先而自傲的美国专家不得不承认,它比美 军最先进的“全球鹰”侦察机具有更好的隐形和突防能力。
麻雀
“麻雀”无人机是可回收,适中尺寸无人机(UAV),装备一套光 电昼/夜固定负载。非常先进的航空电子设备提供完全规范去全自主飞 行、结合具有监视和识别能力。
典型配置:充足加注燃料的
“麻雀”无人机大概重量45公斤, 以60-70节巡航速度携带一个12公斤 任务负载,在空中4小时。无人机 (UAV)可能配备有一个较大的燃 料箱去帮助延长飞行持续时间。
全球鹰
高空持久性先进概念技术验证” 计划的一部分 ,1995年
启动,美国空军乃至全世界最先进的无人机。
可从美国本土起飞到达全球任何
地点进行侦察,可在距基地5500km 的目标上空连续侦察监视24h,然后 返回基地。 2001年4月22日,“全球鹰”完 成了从美国到澳大利亚的越洋飞行创 举。
X-45
AQM-34
该机是在火蜂Ⅰ靶机的基础上改型而 成,相继有24 个以上的型号投产问世。它 主要执行侦察、监视和电子战等多种任务, 曾大量投入越南战场。该机可由地面用火 箭助推发射,或由母机带到空中投放;靠 自带的降落伞在陆上、水上或空中回收。
猎人
“猎人”是一种短距离侦察机,在 距离前线部队和海军基准点150公里以 外为美军军、师级和美国海军陆战队远 征旅提供侦察、监视和目标截获保障。 该无人机能昼夜飞行,不受气象条件限
序
网络中心站 信息站
立体实时化战争 无人机——具有转型能力的装备
无人机将在未来20年至50年主宰天空
网络中心站 信息站
网络中心战(Network-centric warfare,NCW),美国国防
部所创的新军事指导原则,化资讯优势为战争优势。用极可靠 的网络联络在地面上分隔开但资讯充足的部队,发展新的组织
织
领导人伊利亚斯· 卡什米里。 “捕食者” 利比亚“空中演武场”的“独行侠” 作用:侦察、监视、目标捕获、诱饵、战场管理与打击一 体化,“发现——摧毁”
无人机具有的发展优势
隐蔽性好、生命力强 起降简单、操作灵活 适应性强 安全性高
造价低廉、不惧伤亡
高本领
第二章:无人机概念发展及系统组成
区分两个概念: 无人机 无人机系统
战斗无人机速度可达到12~15Ma,对空、对地、反战术导 弹等
遥控于千里之外、战场引诱骚扰高手
利用无人机诱使敌雷达等电子侦查设备开机, 获取有
关信息;模拟显示假目标,引诱敌防 空武器射击,吸引 敌火力,掩护己方机群突防,从而对敌方飞机、指挥通讯
系统、地面雷达和各种电子设备实施侦查与干扰。
贝卡谷地战争 阿富汗战争
1、无人机的概念
机上无人驾驶、自主推进,由无线电遥控或自身程序
控制或自主控制,利用空气动力承载飞行并可回收重复使 用的飞行器。 无线电遥控 自身程序控制
自主控制
2、无人机的发展历程
风筝 遥控航模飞机(1909) 滑翔炸弹(1915年德国西门子) 靶机时代(20世纪50~60年代) 侦察机时代(RPV,20世纪70年代前) 无人机时代(RPV,20世纪80年代后)
全球鹰
中程无人机
活动半径在700~1000千米 可实施可见光照相侦察、红外线和电视摄像侦察,能实时传输图像 主要用于海军、海军陆战队和空军的军以上部队在攻击目标前的大 面积快速侦察和在攻击后,进行战果评估。
D-21
短程无人机
活动半径在150~350千米 小型无人机,最大尺寸3~5米。全机重量小于200KG 适用于陆军的军、师级和海军陆战队的旅级部队进行战场侦察监视、 目标搜索与定位以及战果评估等
兵不血刃,现代战争的骄子,战场侦查生力军
越南战争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 1991年,海湾战争 1995年,波黑战争 1999年3月24日,科索沃战争 南斯拉夫战争 两次车臣战争
空中飞刀,无人化空中尖兵
2001年,阿富汗战场,无人机首开攻击作战的先河,
无人机改变了自己只攻不防的历史命运,拉开了无人机 作战的序幕。 配角主角 战斗无人机是下一代战斗机的发展方向
搜索者
以色列“搜索者”(Searcher)无人机是一种情报微型-无人机 (mini-UAV),在1992年开始服役和此后用于在黎巴嫩日常安全操作
的定期任务。它适于去查找出恐怖份子目标和帮助以色列空军(IAF)
飞机执行他们的攻击。 “搜索者”(Searcher)由
一台35千瓦(47马力)活塞发动机
提供动力。更新了航空电子设备和
2、英国
CA3“观察家”
CA3“观察家”无人侦察机 由军事
研究和评估局(DERA)、克兰菲尔德 航宇公司(CA)和目标与监视无人机航 宇合成工程公司(TASUMA)联合研制。 1998年11月,军事研究和评估局开始对 首批5架CA3型“观察家”无人侦察机中 的第一架进行有效载荷飞行试验
不死鸟
英国现役“不死鸟”(Phoenix)无人机由英国通用电气-马 可尼航空公司(BAE系统公司)研制。研制工作从1985年开始,
无人机在现代局部战争中掠影—1
Ⅰ、20世纪70年代,RPV时代 Ⅱ、20世纪80年代后,无人机时代(UAV)
1976年,以色列与埃及战争
1982年,贝卡谷地之战 1991年,海湾战争 波黑战争 科索沃战争 车臣战争 阿富汗战争
伊拉克战争
作用:侦察、监视、目标捕获、诱饵、战场管理、炮火支 援和空袭后目标毁伤评估
无人机在现代局部战争中掠影—2
Ⅲ、无人机战斗机时代(UCAV)
2001年 ,捕食者首次发射海尔法导弹
2006年,伊拉克捕食者再次发射导弹 2008年,MQ-9向车辆投掷GBU-12激光制导炸弹
2011年,美军无人机在巴基斯坦境内发动36起袭击,
打死260多人。美无人机6月3日深夜对南瓦济里斯坦 发动空袭,打死了美国通缉的“伊斯兰圣战运动” 组
电子战(检测、利用、阻止或减少敌方对电磁谱的使用)
电子支援措施(ESM)、电子对抗措施(ECM) 电子反对抗措施(ECCM)
武器的运送发射平台(空地导弹)
主控制站
任务规划
控制无人机飞行
控制无人机完成相应的任务
发射回收控制站
控制引导无人机起飞着陆
通讯系统
将地面信号发送给无人机
获取其他导航设备的传送的信息
ASN206
ASN-206是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爱生技术集团研制的多用
途无人驾驶飞机。1994年12月完成研制工作。
翼龙无人机
翼龙无人机是一架中低空军民两用,长航时多用途无人机, 装一台100马力活塞发动机,具备全自主平轮式起降和飞行能力。 可携带各种侦察、激光照射/测距、电子对抗设备及小型空地打击 武器。可执行监视、侦查及对地攻击任务等任务,也可用于维稳、 反恐、边界巡逻等。
专家预测:
到2050年,无人机将广泛应用于各国部队,并有取代有 人机的趋势(军用)。 无人机现在已经向民用的各个领域渗透,随无人机技术的 进步,无人机将在民用领域中发挥更为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