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商安全管理细则1 基本要求1.1 承包商是指承担工程项目建设、技术服务、劳务输出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以外的单位。
包括工程总承包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以下统称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设计、物资供应服务商、监理公司等单位。
工程项目范围包括:建设工程项目、改扩建工程项目、检维修项目、维护保养项目以及所有石油工程施工作业项目。
1.2 承包商的安全监督管理坚持“谁发包、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及“属地管理”原则。
1.2.1 发包单位要履行安全监管职责,将承包商纳入本单位HSE管理体系,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管理,严格考核。
1.2.2 实行总承包的项目,总承包单位要承担对分包单位安全监管的责任,对分包商实行全过程管理与监督,并对建设单位负责。
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连带责任。
建设单位对总承包工程的安全生产负有监管责任。
2 分工与职责2.1 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职责2.1.1 负责对在公司施工的承包商办理安全资质书面资料的初审,督促办理《承包商安全资格证》,并负责对承包商的业绩进行监督、考核。
2.1.2 负责监督、考核基层单位(三级、四级)对承包商的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并将监督考核结果纳入公司对所属单位HSE检查考核范围内。
2.2 公司专业管理部门职责2.2.1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发包、谁负责”及“属地管理”的原则,负责对进入本专业范围内的承包商进行安全监督管理。
2.2.2 对进入本专业范围内的承包商,在办理准入(包括队伍准入推荐)、招标(包括招标申请)、合同签约、结算等手续的同时,验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承包商安全资格证书的有效性。
2.3 基层单位(三级、四级)安全管理部门职责2.3.1 对进入本单位施工的承(分)包商应有的安全资质进行审查、确认、备案,开展安全教育、入场告知和安全技术交底并备案。
2.3.2 对承包商作业的全过程实施安全检查和监督管理。
2.3.3 对承包商进行安全业绩评价、考核,并向公司承包商安全管理部门提交安全业绩评价报告。
2.3.4 负责检查承包商项目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对查出的问题督促承(分)包商整改,并跟踪检查。
2.3.5 外出施工队伍(含境内、外)应严格遵守所在地政府法律法规和甲方对承包商的安全管理规定,并遵照本《规定》对承(分)包商进行管理。
2.4 承包商职责2.4.1 遵守国家、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上级公司有关制度、规定,接受教育培训。
执行安全生产禁令和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接受公司的监管及安全环境健康管理体系(以下简称HSE管理体系)评审。
2.4.2 按公司和承包单位安全要求施工,并接受公司和承包单位、监理单位的安全管理与监督。
2.4.3 按规定办理承包商安全资格证。
2.4.4 接受违规、违章处理,承担事故责任及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3 承包商安全资质审查、录用和选择3.1 按照公司规定,对承包商实行安全资格认可(准入)制度。
3.1.1 承包商按要求填写《承包商安全资格审查表》(见附表7.1),并向承包商安全管理部门提交规定的书面资料(原件、复印件)。
3.1.1.1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
3.1.1.2 与申请施工范围相应的资质。
3.1.1.3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非煤矿山、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必须提供政府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3.1.1.4 HSE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或HSE体系文件(视具体施工作业性质定)。
3.1.1.5 两年以上安全业绩证明,安全投入财务报表及相应奖惩情况。
3.1.1.6 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或地方政府、公司培训机构颁发的安全培训证书。
3.1.1.7 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3.1.1.8 施工必备的设备设施、附件、机具目录清单及有效检验报告、证书等。
3.1.1.9 国家、地方政府、中石化有特殊要求的其他行业规定办理的审批手续。
3.1.2 承包商HSE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3.1.2.1 承包商HSE承诺。
3.1.2.2 HSE管理组织机构。
3.1.2.3 HSE管理体系文件和规章制度。
3.1.2.4 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措施。
3.1.2.5 员工HSE培训计划、内容和相关记录。
3.1.2.6 个人职业防护器具的目录和有效检验证书。
3.1.2.7 职业健康体检程序及证明。
3.1.2.8 事故(事件)调查和处理管理规定。
3.1.2.9 其他相应内容。
3.1.3 承包商安全资格书面材料经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初审合格后,由中公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办理《承包商安全资格证》(见附表7.2),并建立“安全资质合格承包商名录”。
3.2 《承包商安全资格证》的有效期为1年。
承包商应在《承包商安全资格证》有效期满前1个月向原发证部门提出复审申请。
3.3 公司各单位应从“安全资质合格承包商名录”中选择承(分)包商。
3.4 承包商原则上不得将项目分包,确需分包的,应遵守以下规定:3.4.1 应择优从“安全资质合格承包商名录”中选择分包单位。
3.4.2 招用分包单位应经建设单位同意,分包单位的安全责任由总承包单位承担。
4 开工安全许可4.1 公司发包部门或单位与承(分)包商签订的合同中,应明确双方HSE管理的内容及应负的责任。
为确保HSE职责明确,在签订合同的同时,双方应签订安全协议,协议中的条款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A 双方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有关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
B 承(分)包商应承诺服从建设单位的安全监督管理。
C 承包商应为施工、服务人员提供符合安全要求的施工设备(设施)、施工器具和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
D 承包商应对施工、服务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E 承(分)包商应制定项目安全施工方案,并经建设单位确认、备案。
F 凡在危险区域施工作业的,承(分)包商应按照建设单位指定的路线通行并在划定区域内施工。
G 施工、服务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双方责任划分。
H 发包单位规定的安全风险抵押金交纳数额、管理方式等。
4.2 对在同一个单位长期(连续2年以上)进行工程施工的合格承包商,可签订年度安全协议。
4.3 公司专业管理部门与监理公司签订的协议中应明确对监理公司HSE管理人员配备数量和素质的要求。
对不能满足HSE 要求的监理单位,公司专业管理部门可以直接预留部分费用用于第三方安全监理。
4.4 进场教育培训4.4.1 基层单位(三级、四级)应对承包商全员进行安全教育,对进入施工现场(要害部位、关键装置区)从事施工、服务的承包商人员进行工艺概况、施工环境危险危害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告知,经培训合格后,发放“临时出入证”。
“临时出入证”有效期与施工期限同步,最长不超过6个月。
4.4.2 承包商应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施工前安全技术措施交底。
4.5 开工安全许可证4.5.1 开工前,施工作业必须满足以下条件:A 承包商应对《项目开工安全许可证》(见附表 7.4)有关要求进行自查确认,向建设单位承包商安全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B 承包商明确了HSE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
C 确定了承包商现场HSE管理及应急联络人员。
D 项目签订了安全合同(安全协议)。
E 施工人员资质齐全,持证上岗。
F 施工人员劳动防护用品配备齐全,并符合要求。
有临时出入证。
G 进厂车辆、设备和机具符合要求。
车辆入厂证、机动车特别通行证齐全。
H 承包商针对施工方案开展了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并将风险识别结果及控制措施报建设单位工程项目管理、安全监督部门审核确认。
I 基层单位工程管理部门、项目所在单位已向施工单位明确了HSE措施及要求。
J 基层单位已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了安全教育。
K 施工用的建(构)筑物、临时设施符合防火、防爆、防毒等要求,消防器材配备齐全,消防通道畅通。
L 分包合同及分包单位的资质符合要求。
4.5.2 基层单位对照《项目开工安全许可证》中开工条件逐项验证、确认,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
4.5.3 实施监理的项目,监理公司应审查承包商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措施和施工方案的合规性、完整性和可行性。
4.5.4 符合安全开工条件后,由发包单位组织验收合格签发《项目开工安全许可证》,报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备案后方可开工。
外部施工项目由项目负责人签发《项目开工安全许可证》后承包商方可开工。
4.5.5 当遇到装置设备的紧急抢修,无法先办理开工安全许可手续时,由发包单位组织审定安全措施,履行必要的安全协议后可直接委托承包商进场施工。
5 施工过程监督5.1 承包商应做好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并保持和相关方的协作沟通。
5.2 遵守发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办理相应的作业许可证。
5.3 承包商自觉接受发包单位管理部门、监理单位和总承包单位对施工作业全过程的检查和监督。
5.4 项目施工前,承包商要在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基础上,编制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并将应急预案报建设单位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实行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统一编制应急预案,各分包单位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落实本单位应急措施,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救援器材,并定期组织演练。
5.5 总承包单位要督促分包单位建立HSE管理体系并定期对分包单位HSE管理情况进行审核。
必要时,提交建设单位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查。
5.6 当同一个项目存在两个以上(含两个)承包商相互交叉作业时,公司、基层单位承包商安全管理部门应协调督促承包商之间签订安全合同(协议)。
承包商应确保一方工作不给其他承包商带来危险、危害。
5.7 禁止承包商将工程项目进行转包和违法分包。
一经发现,发包单位应立即责令停工和纠正。
6 承包商监督考核6.1 基层单位要把承(分)包商作为内部单位进行安全管理,公司根据基层单位对承(分)包商的管理情况,按照公司《QHSE 管理细则》的规定对基层单位进行考核,因监督管理不到位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或人身伤亡事故的,按公司《事故(事件)管理实施细则》进行责任追究。
6.2 基层单位要建立健全承(分)包商台账、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奖惩制度、退出机制,并提倡实行风险抵押金制度。
6.3 公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专业管理部门和基层单位应定期深入现场,认真监督检查承包商的安全生产条件、履行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情况、直接作业环节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等,发现承包商施工人员违反HSE管理规定,有权勒令其整改或停止作业,向承包商下达“整改通知单”并跟踪检查,对违章情节较为严重的承包商进行通报批评、警告、责令其停工整顿,并按照合同(或安全协议)条款进行处理,扣除风险抵押金直至工程预付款。
6.4 公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基层单位负责对承(分)包商安全业绩进行评价,填写《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承包商安全业绩评价表》(见附件7.5)并按照权限报有关部门审查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