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章节题库-第十一章至第十六章【圣才出品】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章节题库-第十一章至第十六章【圣才出品】

2 / 99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MR=MC,即 20=2x,得 x=10,则就是路灯的最优安装数量。
2.电视节目接收者的增加并不会引起电视节目成本的增加,这说明( )。 A.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 B.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 C.私人物品具有非竞争性 D.私人物品具有非排他性 【答案】A 【解析】非竞争性是指增加消费人数不增加产品成本;非排他性是指产品一旦存在就不 能排除成员消费该产品。电视接收者增加不会增加电视节目成本,这表明电视节目具有非竞 争性。
【答案】B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解析】如上表所示,相对于灯塔,甲和丙更偏好高速公路,而只有乙更偏好灯塔,因
此根据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多数投票人会选择高速公路。
6.公共选择理论认为( )。 A.政府官员通常追求成本可直接衡量且比较明显的投资项目,而其利益往往不易直接 衡量或比较隐蔽 B.政府官员通常追求那些可以使资源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合理配置的政策 C.政府官员在做决策时通常会客观地比较分析政策的利益与成本 D.政府官员通常追求利益明显的投资项目,而其成本往往不易直接衡量或者比较隐蔽 【答案】D 【解析】政府官员一般不追求利润最大化或者成本最小化,因为他很难将利润据为己有, 其追求的主要是规模的最大化,表现在投资项目上,即是追求利益明显但成本较隐蔽的项目, 虽然未达到利润最大化,但实现了可观的利益规模,有利于官员晋升,获得更多的权力。
二、判断题 1.政府所提供的任何物品都是公共物品。( ) 【答案】× 【解析】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与其提供者无关。政府提供的 物品并不都是公共物品。
2.公共物品而非私人物品面临着搭便车的问题。( ) 【答案】√ 【解析】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受益。因此这种公共物品给人们带 来的利益大于生产成本,但因为其他人不愿意为之付费就可以从中受益,因此面临着严重的 搭便车问题。
1 / 99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3.无管制的私人市场往往生产低于有效产量水平的纯粹的公共物品。( ) 【答案】√ 【解析】纯粹的公共物品既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竞用性,因此常常会产生搭便车问题, 如果人人都选择搭便车,则公共物品的收益不足以弥补成本或者收益为零,从而私人会尽可 能少生产或选择不生产,导致私人市场的生产量低于有效公共物品量。
7.市场不能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是因为( )。 A.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 B.公共物品不具有竞争性 C.消费者都想“免费乘车” D.A、B、C 都正确 【答案】D 【解析】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导致消费者“免费乘车”的可能,而正是因为
5 / 99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5.下表显示的是甲、乙、丙三人对三项不同公共产品的偏好顺序,根据此表信息,以 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进行民主投票,在高速公路和灯塔之间进行选择时,( )。
A.多数投票人会选择灯塔 B.多数投票人会选择高速公路 C.所有投票人在两者之间的选择是无差别的 D.不可能做出决定
4 / 99
圣才电子书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11 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一、名词解释 准公共品 答:准公共品是指介于纯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在消费过程中具有不完全非竞争性 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准公共品是在消费方面具有较大程度外部性的一类公共物品。它具有两 个特性:①消费中的争夺性,即一个人对某物品的消费可能会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质 量和数量);②消费中具有排斥性,即只有那些按价付款的人才能享受该物品。准公共物品 在现实中大量存在的,如大多数城市公用设施、公共教育和医疗保健服务等等。
4.三位同寝室室友无法就订购外卖比萨饼的大小取得一致意见,甲认为应订购中号的,
3 / 99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乙坚持订大号的,而丙则认为订购超大号的才够吃。假定不会出现可能前后不一致的结果, 则在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投票中,最终会选择订购( )。

搭便车行为,使得私人所得收益无法弥补提供公共物品所需的成本,因此市场就不能提供纯 粹的公共物品。
3.搭便车的问题是指( )。 A.公交运输总是存在大量亏损现象 B.当人们能够免费享用公共物品时,他们通常并不愿意作出相应的支付 C.存在外部性时,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 D.增加一个消费者享受公共物品时的边际成本为零 【答案】B 【解析】搭便车问题指的是对个人的一种诱惑,即让别人去提供公共物品。A 项,公共 运输亏损与搭便车问题无关;C 项说明的是外部性的影响;D 项指的是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
4.对公共产品偏好程度最高的消费者,因消费该产品而得到的边际利益等于该产品的 边际成本时的产量是该公共产品的理想产量。( )
【答案】× 【解析】公共物品的理想产量必须满付意愿之和等于该产品的边际成本。
三、单项选择题 1.假设有 10 个人住在一条街上,每个人愿意为增加一盏路灯支付 2 美元,而不管已 提供的路灯的数量。若提供 x 盏路灯的成本为 C(x)=x2,则最优路灯安装数量是( )。 A.1 B.5 C.10 D.6 【答案】C 【解析】这里路灯属于公共产品,每人愿意为增加的每一盏路灯支付 2 美元,10 人共 20 美元,这可看成是对路灯的需求或边际收益,而装灯的边际成本函数为 MC=2x。令
A.中号的比萨饼 B.大号的比萨饼 C.超大号的比萨饼 D.两个中号的比萨饼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在超大号和大号之间,甲与乙更偏好大号,在中号和大号之间, 乙与丙更偏好大号,三人的偏好是单峰偏好,因此大号是中位数,与超大号比更接近中号, 与中号比更接近超大号,因此最终会获得更多的“选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