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焊接施工方法

焊接施工方法

焊接施工方法一、编制说明本工程有碳钢管、合金钢、不锈钢管等。

安装工程的现场制安产品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焊接质量,对焊接质量的控制,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

二、编制依据《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36--98三、一般焊接工艺程序技术文件审核→焊接工艺规程/焊接工艺评定→技术交底→焊工培训及考试→焊工资格确认→检查焊条→坡口准备→预热→焊接条件确认→施焊→焊缝外观检查→无损检测→热处理→硬度测定→焊接标识→资料整理四、焊接施工管理办法1、焊接工艺评定施焊前依据要领书和标准,对首次使用的钢种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2、焊接管理2.1、焊工上岗管理凡是施焊焊工必须佩戴上岗胸卡上岗,上岗胸卡上应注明焊工姓名单位、性别、年龄、焊接合格项目的有效日期。

2.2、焊条存储、烘干、发放、管理a. 焊条存储焊条存放在干燥通风室内,室内应用木板隔潮。

焊条应摆放在货架上。

货架底层距地面不少于400mm,距墙壁不少于300mm。

储藏室设置干湿度计,干燥剂及热风机,湿度不得超过60%。

保管员应认真填写焊材入库、记录和焊条干湿度,天气记录。

所有入库焊接材料,均须有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并由责任工程师签字。

b.焊条烘干焊条在使用前,必须经过烘干室烘干。

焊条烘干要区分不同的类型,不得混烘。

焊条重复烘干次数,碳钢不得超过3次,不锈钢不得超过2次。

保管员应认真做好焊条烘干记录,对一次烘干,二次烘干焊材种类、数量、批号、记录清楚,摆放规则。

焊条烘干原则上按制造厂要求进行,在没有厂家要求条件下,应按技术文件进行。

焊条烘干箱要具备焊接高峰时存储、烘干能力。

焊条烘干应缓慢升温,不得常态下的焊条,直接装入高温箱中,也不得将烘干的焊条,从烘箱中拿出任其迅速冷却。

应将高温下烘好的焊条移入100~120℃的恒温箱中。

C.焊条发放各施工班组根据焊接任务,提前16小时向焊材库提交焊材领用卡,保管员根据焊材领用卡进行烘干,准备和发放。

焊工应持焊条保温筒领取焊条,每次领取数量不超过3kg,随用随领,余料退回。

洅领取后的焊条必须在4小时内用完,超过4小时须重新烘干后方可使用。

保管员应对发放、回收的焊材做好详细记录。

保管员必须经岗位培训上岗,不得在施工期间随意更换保管员。

2.3、焊工组织管理 a.焊工应采用班组建制 b.焊工计奖应以工程量、外观质量和无损检测质量为指标,按一定比例取定系数。

禁止片面、依据工程量的做法。

2.4、焊接机具管理焊机要运行良好,对运转不正常的焊机要及时修理。

2.5、焊接材料合格证管理 a.对每一批供应的焊接材料,必须验明批号、出厂日期。

b.供应的焊接材料合格证,应收原件,在无法收回原件条件下,应收手抄件或复印件,复印件上应注明复印人、复印证明。

2.6、现场焊接施工管理 a.施工数量管理每一道焊口都打上焊工代号或用铅油、记号笔写上焊工代号。

设专职人员统计焊口,统计要按每个人分材质、管径、焊接方法进行。

b.焊工调配原则统一调配重点管线(指焊缝级别高的)要调集高级焊工。

严禁焊工超过考试项目范围施焊。

未向焊工交待清楚新施工管线的焊接工艺卡,禁止随意调用焊工上岗。

按每条管线号分配焊工,并善始善终,以利于质量控制。

2.7、焊接质量控制 a.焊接资料控制焊接工艺规程控制焊接工艺规程必须在焊工施焊前发给每个焊工。

焊接工艺规程应详细、准确实用。

b.焊缝位置单线图控制设计只具有平面图的条件下应由本单位绘制焊缝位置单线图焊缝位置单线图绘制原则是:标题栏:标明单位工程名称、线号、绘制者、审核者、提口号、质保师。

内容包括:正北方向、轴线图、焊缝号、焊口号和边框线。

焊口编号原则为沿介质流向从1开始自然数编号,先主线提口人员必须依据单线图、明细表和检测报告进行操作,周而复始。

C.对A、B级管线要填写焊接工作记录焊接工作记录由现场检查员填写;焊接责任师审核。

A、B级焊接工作记录由检查员填写,责任工程师审核。

五、焊接工艺要求1、焊接的一般规定 1.1、焊工施焊前,必须认真阅读工艺卡,并掌握其要领。

1.2、施焊前,认真核对材质和焊条,焊丝牌号,以防用错。

1.3、当焊件两侧厚度不同时,应按规定进行削薄后,方可组对焊接。

1.4、检查焊缝间隙,并消除坡口及两侧的污油锈等杂物。

1.5、凸台焊时,因管开孔与凸台内径一致,对口要保证2-3mm 的间隙,以保证焊透。

焊缝外观要求与母材圆滑过渡。

当母管直径比较小时,应采取有效的防变形措施。

1.6、承插焊必须保证承插间隙,焊口必须两遍成型。

承插深度应严格控制在3mm以内。

1.7、点固焊应采用与正式焊接相同的焊材,对永久性定位焊,应保证焊透,点固使用的焊接电流可稍大于正式焊接电流。

1.8、打底焊道应严格控制,保证焊透,同时防止焊瘤。

1.9、焊口应分层施焊,不得局部,连续多层焊,以避免过大的应力。

1.10、焊后焊工待焊缝冷却后及时清理焊道及两侧的飞溅和熔渣。

1.11、管道各个接头应错开30mm以上,接头处保证熔合良好。

1.12、焊接时严禁随意打弧。

1.13、迂到下列情况之一者,不采取防护措施均不得露天进行焊接作业:a、手工焊时,风速大于5m/sec;气体保护焊时,风速大于2m/sec;b、下雨,下雪;c、浓雾;d、大气相对湿度90%以上;2、各种钢的焊接要点。

2.1、碳钢管的焊接坡口设计对接缝一般采用V型坡口。

焊接要点:保证焊缝根部熔透良好,不偏弧,保证组对质量。

2.2、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坡口设计,对接时一般采用V型坡口。

焊接要点:主要问题是焊接热裂纹。

焊前在坡口两侧100mm范围内涂白垩粉或其它防污剂,以防止飞溅物沾污焊件表面。

焊接奥氏体不锈钢,所用工具如刨锤,刷子地线卡具等均须为不锈钢专用工具,不得与碳钢混用。

点固焊宜采用过桥连接方式,正式焊前将其去除。

采用TIG焊接,内壁要充氩保护,充氩保护采用水溶纸或充氩堵。

采用多层多道焊工艺。

严格控制层间温度不超过100℃。

不锈钢焊后,焊口要做酸洗钝化处理。

六、焊接检查1、焊接过程的检查顺序工作阶段检查与试验项目检查标准焊接施工开始前管材检查满足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焊工资格检查满足规范要求焊条检查焊条合格证焊接工作开始前坡口准备型式、尺寸满足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表面状况无油漆油脂氧化皮和其它异物点焊间隙在规范要求范围内对中在规范要求范围内预热保持预热温度在规范要求范围内1.5、凸台焊时,因管开孔与凸台内径一致,对口要保证2-3mm 的间隙,以保证焊透。

焊缝外观要求与母材圆滑过渡。

当母管直径比较小时,应采取有效的防变形措施。

1.6、承插焊必须保证承插间隙,焊口必须两遍成型。

承插深度应严格控制在3mm以内。

1.7、点固焊应采用与正式焊接相同的焊材,对永久性定位焊,应保证焊透,点固使用的焊接电流可稍大于正式焊接电流。

1.8、打底焊道应严格控制,保证焊透,同时防止焊瘤。

1.9、焊口应分层施焊,不得局部,连续多层焊,以避免过大的应力。

1.10、焊后焊工待焊缝冷却后及时清理焊道及两侧的飞溅和熔渣。

1.11、管道各个接头应错开30mm以上,接头处保证熔合良好。

1.12、焊接时严禁随意打弧。

1.13、迂到下列情况之一者,不采取防护措施均不得露天进行焊接作业:a、手工焊时,风速大于5m/sec;气体保护焊时,风速大于2m/sec;b、下雨,下雪;c、浓雾;d、大气相对湿度90%以上;2、各种钢的焊接要点。

2.1、碳钢管的焊接坡口设计对接缝一般采用V型坡口。

焊接要点:保证焊缝根部熔透良好,不偏弧,保证组对质量。

2.2、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坡口设计,对接时一般采用V型坡口。

焊接要点:主要问题是焊接热裂纹。

焊前在坡口两侧100mm范围内涂白垩粉或其它防污剂,以防止飞溅物沾污焊件表面。

焊接奥氏体不锈钢,所用工具如刨锤,刷子地线卡具等均须为不锈钢专用工具,不得与碳钢混用。

点固焊宜采用过桥连接方式,正式焊前将其去除。

采用TIG焊接,内壁要充氩保护,充氩保护采用水溶纸或充氩堵。

采用多层多道焊工艺。

严格控制层间温度不超过100℃。

不锈钢焊后,焊口要做酸洗钝化处理。

六、焊接检查1、焊接过程的检查顺序工作阶段检查与试验项目检查标准焊接施工开始前管材检查满足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焊工资格检查满足规范要求焊条检查焊条合格证焊接工作开始前坡口准备型式、尺寸满足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表面状况无油漆油脂氧化皮和其它异物点焊间隙在规范要求范围内对中在规范要求范围内预热保持预热温度在规范要求范围内地保持焊工资格。

3.5、经常向焊工进行遵守工艺纪律的教育,使他们养成严格遵守焊接工艺规程的习惯。

使焊工本人自觉对焊接质量进行控制,归根结底焊接质量的好坏是由焊工本人在焊接过程中决定的。

因此;焊工自觉地重视焊接质量是确保焊接优质的最有效方法。

为此,教育焊工在施焊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以下两方面的关系:⑴正确处理速度和质量的关系。

要严格遵守必要的焊接程序。

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追求进度。

如果忽视质量一味追求进度,将可能导致大量返工,从而被取消焊工资格,结果欲速而不达。

⑵正确处理焊工同配合工种(管工、铆工等)的关系。

焊缝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焊接接头的组对质量。

因此,焊工一定要同配合工种处理好关系,使之通力合作,共同保证优良的焊接质量。

4、焊接技术人员每天做几次现场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焊接技术问题,并利用实例向焊工进行技术教育和遵守工艺纪律的教育。

5、设置专职焊接检查员,对焊接过程、焊缝外观和焊缝返修进行具体的监督和检查6.在现场根据实际需要,设立若干焊条烘干点,由专人负责烘干和发放回收,以确保焊条烘干质量和防止用错焊条。

7.保证充分的物资供应,使焊工不致因缺少任何工具、材料而违返焊接工艺程序和规程。

8、设计变更8.1、凡是变更后的探伤报告和底片一律作废。

8.2、变更后的管道仍按原比例探伤 九、施工安全措施1、施工中必须遵守施工安全规程,按规范要求施工。

2、使用工具及材料都要安放有序,施工场地的杂物要及时清理干净。

要使工作场地有充分的活动余地,避免碰伤或扎脚。

3、详细的安全措施请见本标书中有关章节的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