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输网络安全组网原则及典型案例分析

传输网络安全组网原则及典型案例分析


BSC RNC BRAS SR TG
MSC/TMSC MGW SDXC
WDM/OTN
SGSN/GGSN
WDM/OTN
Router
PTN
SR CR
汇聚层
核心层
-2-
WDM、OTN安全组网原则
WDM、OTN保护与分担原则
1、城域传送网波分系统建设应合理分配波道使用,预留不同业务颗粒的维护波道 2、城域传送网应优选光通道1+1保护方式进行IP over WDM技术组网,在实际应用时,必 须选择两条不同物理路由的光缆(包括进局段),避免组成1+1保护的两条光通道出现
5
典型故障案例分析
-6-
PTN安全组网原则
PTN组网原则
一、核心层: 1、核心层采用WDM(OTN)/光纤+PTN设备组网,其中GE以下颗粒的IP电路通过核心层PTN网 络承载,核心层PTN宜采用10GE设备组建环形网络; 2、核心层环网节点数量2-4个,也可采用MESH组网,下挂汇聚环不超过6个; 二、汇聚层: 1、汇聚层主要采用10GE的PTN组建环形网络,可采用WDM(OTN)+PTN方案解决IP化电路收 敛和大颗粒业务承载,环网节点数量宜为3~6个;市到县汇聚层区域内每个PTN汇聚环采用 双节点方式或经WDM(OTN)网络上联至两个核心节点 2、汇聚层下挂接入环不超过8个 三、接入层: 1、接入层网络主要采用GE的PTN设备组建环网,环路节点数一般为4~6个,密集城区业务 量较大的区域可组建10GE环路,环路节点数一般为6~8个节点
RNC
TM
TM
2、网络侧保护主要提供1+1/1:1端到端Tunnel保护、1: 1端到端PW冗余保护以及环网保护。3G初期,建议采用 LSP 1+1或1:1路径保护方式,3G中后期/LTE,随着基站 数目增多,以及PTN环网保护标准完善,建议采用环网 保护方式 3、PTN核心落地层节点(TM)与RNC之间采用以太网LAG 保护方式;一个区域内的基站应采用“插花方式”分担 到不同的TM上;TM与汇聚层对接PTN之间必须做好保护; PTN与传统MSTP设备间采用1+1/1:1 LMSP保护 4、加强专业间的沟通,确保电路端到端的分担
-7-
PTN安全组网原则
PTN保护和业务分担原则
1、对于设备中重要的单元和业务单板,应设置相应的 保护机制,举例如下:
保护对象 主控单元 时钟单元 电源单元 业务单板 保护方式 1+1热备份 1+1热备份 1+1热备份 1:N TPS保护 恢复模式 非返回式 非返回式 非返回式 返回式 保护/恢复时间 < 50ms < 50ms NA < 50ms
电路 分担
1、任意一对核心网元间(含BSC及以上业务网元)的业务电路和信令电路实现在 完全独立的多套传输系统上分担,在单一传输系统上业务分担比例不超过60% 2、加强专业间的沟通,确保电路端到端的分担
-5-
目录
1 2 3
SDH安全组网原则
WDM、OTN安全组网原则
PTN安全组网原则
4
PON安全组网原则
PON组网原则
1、原则上OLT应设置在汇聚节点及以上层次,放置在周边管线资源丰富,且与IP城 域网设备(BRAS、SR等)、其他上层业务设备之间有直达光缆、对接方便的地点
接入层双归 接入汇聚层 的组网指标 达到80%
所有TUNNEL 的主备通道 双路由比例 要求达到 100%(不含 链上节点, 不含主备通 道经过同一 节点的情况)
-9-
目录
1 2 3
SDH安全组网原则
WDM、OTN安全组网原则
PTN安全组网原则
4
PON安全组网原则
5
典型故障案例分析
- 10 -
PON安全组网原则
线路 路由
网络 结构
1、大汇聚点占比不得超过12%(大汇聚点是指所带接入网元数量不超过50个, 如果是双节点互联,则为75个;不含核心机房和市到县节点) 2、接入网巨环节点(节点数超过10个)占比不超过8% 3、接入环成环率应不低于92% 4、长单链数量应为0(长单链是指链上节点超过4个,或某节点所带链的个数 超过4个)
目录
1 2 3
WDM、OTN安全组网原则
SDH安全组网原则
PTN安全组网原则
4
PON安全组网原则
5
典型故障案例分析
-1-
WDM、OTN安全组网原则
WDM、OTN组网原则
1、分组化城域传送网核心层采用WDM(OTN)/光纤+PTN设备组网,其中WDM/OTN 网络主要承载核心层GE及GE以上大颗粒电路 2、汇聚层主要采用PTN组网,同时可采用WDM(OTN)+PTN方案解决IP备用光通道
-3-
目录
1 2 3
WDM、OTN安全组网原则
SDH安全组网原则
PTN安全组网原则
4
PON安全组网原则
5
典型故障案例分析
-4-
SDH安全组网原则
1、区域性骨干数据/传输综合汇聚节点机房进出局管道必须有二个或二个以上 不同路由,且进出形式应为全管道 2、数据/传输综合汇聚节点机房、综合业务接入点机房的进出局管道应有二个 或二个以上不同路由,且进出形式宜为全管道进出,若条件受限也可采用 架空方式过渡 3、汇聚层及以上线路不得存在同路由现象,包括双路由管线入局也不得同路 由(普通汇聚层节点不含局前井以内的管线双路由要求)
“同路由”的情况
3、对于IP OVER 波分,电路不得以单链的方式存在(必须采用DCP或SNCP保护方式), 如有多个波分平面,应将业务合理分担至多个平面承载;加强专业间的沟通,确保电 路端到端的分担,各地市等待市到县第二波分平面建成后,尽快完成电路分担改造 主用光通道 OTU OP OTU
Standby path Active path
PTN汇 聚环
PTN汇 聚环
PTN接 入环
Tunnel 1+1保护
-8-
PTN安全组网原则
网络部根据集团公司和省规划部的组网和安全原则,结合网络部自身特点和网 络安全要求,以专项活动为抓手,细化了PTN网络的各项安全指标:
PTN成环率 PTN接入层成环 率指标达到85% (不含供电不 稳定的分布系 统/CBO/营业厅 /集团客户,一 网通等普通集 团客户) 大汇聚点 大汇聚节点占 比不得超过12% (所带接入层 网元数量超过 50个的汇聚节 点,如果是双 节点互联,数 量为75个;不 含核心机房, 市到县节点) PTN双规 组网 PTN线路 双路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