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解读 PPT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解读 PPT
• 标准规定了在UHF和VHF频段中,每8MHz数字电 视频带内,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信号的帧结 构、信道编码和调制方式。
• 标准适用于地面传输的数字多路电视/高清晰度电 视固定和移动广播业务的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 系统。
• 地面数字电视业务采用技术必须符合该标准定义。
地面数字电视系统组成 发端调制技术
总体思路: 继承单载波系统在固定覆盖上的优势,突破单载波系统支持移动接收、单频网的技术瓶颈,进一步 考虑多模一体机的实现完成多载波系统的研发。
国标发端系统框图
帧头
基正
数据输入
随机化
前向纠错 编码
星座映射 与交织
复 用
帧 体 数 据 处
组 帧
带 后 处
理
交 上 变
频
射频输出
系统信息
理
本标准包含以下几种符号映射关系:64QAM、32QAM、16QAM、4QAM、4QAM-NR。 (1) 4QAM与4QAM+NR的符号映射对应于高速移动服务业务的需求,可以支持标准清晰度 电视广播,能够兼顾覆盖范围和接收质量的服务需求。 (2) 4QAM与16QAM符号映射可对应于中码率服务业务的需求,可以支持多路标准清晰度电 视广播,能够兼顾覆盖范围和频率资源利用的服务需求。 (3) 32QAM 与64QAM符号映射对应于高码率服务业务的需求,可以同时支持高清晰度电视 和多路标准清晰度电视的广播。
– 3类帧头:PN420, PN595, PN945,全部采用单载波调制
• 使用先进的LDPC码信道编码
– 3种码率:0.4,0.6,0.8;
• 抗衰落的系统信息保护
– 直接序列扩频保护
国标支持的传输数据率(Mbps)
国标中其它选项有:交织深度、载波模式、帧头循环、导频插入。
我们已实现的国标参数介绍
数字信号源 有线/卫星节目源
本地节目 数据业务
数字发射系统
编码器
地 面
地 面
复用器
调
发
制
射
天馈、发射塔
数字电视显示 独立显示 一体显示
数字电视接收系统
地
信源
面
解码
解
调
收端解调技术
国标发端系统框图
帧头
基正
数据输入
随机化
前向纠错 编码
星座映射 与交织
复 用
帧 体 数 据 处
组 帧
带 后 处
理
交 上 变
国标发端系统框图
帧头有3种选项:PN420,PN595,PN945
帧头
数据输入
随机化
前向纠错 编码
星座映射 与交织
复 用
帧 体 数 据 处
组 帧
基 带 后 处
理
正 交 上 变
频
射频输出
系统信息
理
PN595采用10阶最大长度的伪随机二进制序列(m序列)的截短,即长度为 1023的m序列的前595个码片,该序列具有平坦的频谱特性,便于高速同步、 均衡的充分训练。帧头信号的平均功率与帧体信号的平均功率相同,进一步 降低峰均比。
H H W2n H H
系统信息(36个符号)+ 数据(3744个符号)
国标发端系统框图
帧头
基正
数据输入
随机化
前向纠错 编码
星座映射 与交织
复 用
帧 体 数 据 处
组 帧
带 后 处
理
交 上 变
频
射频输出
系统信息
理
帧体数据块复接系统信息后,用C个子载波调制。有两种工作模式:C=1或C=3780。 在载波数C=1模式下,作为可选项,对帧头和帧体经过组帧后形成的基带数据在±0.5符号速 率位置插入双导频。在载波数C=3780模式下使用频域交织,将调制星座点符号映射到帧体 包含的3780个有效载波上。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解读
报告提纲
• 国标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技术介绍 • 国标地面数字电视现场测试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程验证
国标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技术介绍
国家强制性标准颁布
• 2006年8月,国家强制性标准“数字电视地面广播 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GB206002006颁布,将于2007年8月强制执行。
国标发端系统框图
帧头
基正
数据输入
随机化
前向纠错 编码
星座映射 与交织
复 用
帧 体 数 据 处
组 帧
带 后 处
理
交 上 变
频
射频输出
系统信息
理
本标准采用了创新的帧信号结构。该结构是周期性的,以信号帧为基本单位,每个信号帧 由训练序列、系统信息、帧体数据三部分组成。
国标发端系统框图
帧头
基正
基 (数S带据q输后ua入处re 理R随o(o机t成R化形ai滤sed波前C)编 向os采码 纠in错用e,平S方RR星根与C座升)交映织余滤射弦波 复 器进行基带脉冲成形。SRRC滤波器的滚降系
国标发端系统框图
帧头
基正
数据输入
随机化
前向纠错 编码
星座映射 与交织
复 用
帧 体 数 据 处
组 帧
带 后 处
理
交 上 变
频
射频输出
系统信息
理
本标准采用了时域符号卷积交织技术以提高抗脉冲噪声干扰能力。
0 1 1×M 2
2×M
3
3×M
0 1 2 3
…………………………………………
B-1
(B-1)×M
B-1
交织
0
(B-1)×M
0
…………………………………………
B-4
B-4
3×M
B-3
2×M
B-3
B-2
B-2
1×M
B-1
B-1
解交织
国标发端系统框图
帧头
基正
数据输入
随机化
前向纠错 编码
星座映射 与交织
复 用
帧 体 数 据 处
组 帧
带 后 处
理
交 上 变
频
射频输出
系统信息
理
本标准采用了WALSH序列扩频保护的系统信息传输方式,用于识 别载波模式、LDPC码率、映射方式、交织深度
国标发端系统框图
帧头
基正
数据输入
随机化
前向纠错 编码
星座映射 与交织
复 用
帧 体 数 据 处
组 帧
带 后 处
理
交 上 变
频
射频输出
系统信息
理
前向纠错编码由BCH(762,752)和LDPC码组成. LDPC码采用了三种不同的码率: LDPC(7488,3048); LDPC(7488,4572);LDPC(7488,6096)
数α为0.05。
用
帧 体 数 据 处
组 帧
带 后 处
理
交 上 变
频
射频输出
系统信息
理
功 率 谱 密 度 ( dB)
10
0
-10
-20
-30
-40
-50
-60
-8
-6
-4
-2
0
2
4
6
8
相 对 于 中 心 频 率 fc的 频 率 值 ( MHz)
国标技术特点
• 使用能实现信道估计与均衡的PN序列作为帧头
频
射频输出
系统信息
理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国标发端系统框图
帧头
基正
数据输入
随机化
前向纠错 编码
星座映射 与交织
复 用
帧 体 数 据 处
组 帧
带 后 处
理
交 上 变
频
射频输出
系统信息
理
为保证传输数据的随机性,输入的码流数据 需要扰码。 扰码本原多项式:X15+X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