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对小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关于对小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关于对小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北京梁志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演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更加迅速,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才的心理素质在竞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在的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是21世纪国家建设事业的主力军,为此他们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之相适应。

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现实,提高心理随能力和自身心理调节能力,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国际激烈的竞争,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

一、问题的提出最近,中央电视台报道,上海市教委对800名学生进行调查显示,怕吃苦,意志薄弱是目前中小学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笔者在对本校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几项调查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调查中发现,许多小学生对学校的午饭不满意,宁可让家长多交钱来提高学校午餐的档次,并提出午餐应以鱼、肉、虾等为主,少吃素食;64%的学生偶尔做简单家务,如洗碗、扫地;许多学生不愿参加学校扫除和值日;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很苦、很累;在教室有些学生听课时还要靠在墙上,觉得那样听课舒服;每年的长跑比赛,400、800米长跑总是无人问津,学生们认为长跑太累获认为自己跑不下来……这一系列的现象可以看出在校学生的意志薄弱问题较为突出,分析其原因,我们从社会的大背景看,社会各方面给与儿童以很多的关注与呵护,为儿童提供了优越的成长环境,使儿童在宽松和谐成长环境中快乐地成长。

从学校角度,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更新教学设备,教学环境日趋优越:宽敞明亮的教室,冬有暖气,夏有空调,楼道有饮水机,专业教室现代化。

教师们对学生的关注从学习到身心健康都很细致。

尽管如此,有些学生要带饮料上学,要带海绵垫放在椅子上。

在家庭环境中,许多家长不仅满足学生学习方面的要求,各种学习用品一应俱全,还昼满足孩子生活需求,许多小学生穿名牌服装,戴时尚手表,骑高档自行车,经常旅游,而家长自己生活却很简朴,学生也认为这些都很正常,并不觉得过分。

优越的学习环境、生活条件,学生轻而易举就得到了,而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不会事事一帆风顺。

如六年级毕业面临升中学的考验,中学毕业面临升大学的抉择,将来还会面临择业,事业成败等。

这其中难免经历淘汰、受挫境遇,一贯平顺了儿童能否经得起,能否会一往直前,不畏险阻,冲向胜利的巅峰,恐怕要划个问号。

由此可见,在实际生活中,以学生为本的学生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落实,学生脱离实际生活,缺乏根本的学习动力,更谈不到良好意志品质的发展。

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提供发展意志品质,锻炼意志机会,使学生成为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的跨世纪建设人才。

二、小学生意志品质发展的特点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依据意志是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去克服困难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和心理过程。

意志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叫意志行动。

目的性和调控性是意志的基本心理特征,都与意志行动密不可分。

小学阶段,小学生的学习活动逐渐成为其主导活动,已有较复杂的意志行动,对其意志努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小学生不但要学习有兴趣的东西,而且要学习虽然没有兴趣但是必须学习的东西,因此必须要克服客观上和主观上的各种困难,必须养成独立工作的习惯。

这一切要求学生做意志努力,才能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从而促使其意志品质逐渐发展起来。

一般来说,表现在意志行动中的稳定、鲜明的心理特征就是意志品质,主要有自觉性、自制力、坚持性果断性等。

自觉性是指一个个体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并充分认识行动的意义,使自己的行动服从社会要求方面的品质。

研究发现,小学生独立性的发展比较迟缓,一般还不善于自己提出活动的要求,意志的自觉性比较差,容易被他人所左右,缺乏自主精神。

从三年级以后受暗示性才逐渐减少,到六年级时出现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愿望。

但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意志的自觉性和独立性一直在发展着。

自制力是指经常能控制自己的言行及不良的心理状态。

小学生自我约束和遵守规章制度等方面的能力发展较晚,常依赖于教师或成人的帮助才能很好地自我控制。

虽然他们的行为明显受内外诱因的干扰,意志的自制力还比较弱,但在教学活动和学校纪律的要求下,自制力在1—3年级已经得到较快的发展,从中年级以后能进一步克制因各种诱惑引起的冲动行为,比较自觉地按照任务的要求坚持活动。

坚持性是指为实现预定目标不断地克服困难,贯彻决定直至在到目的。

小学生意志的坚持性与自制力的发展相近。

低年级已经具有一定的坚持性,但在遇到困难时,比较容易放弃已经开始的活动。

中高年级开始能有意识地抵抗不符合行动目的的诱因干扰,对于力所能及的活动一般能做到有始有终。

果断性是指及时地、坚定地采取有根据的决定,并毫不迟疑地执行该决定。

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意志的果断性的发展比较缓慢,大都缺乏适时、果断地作出决定的能力。

由此看来,小学阶段是培养发展儿童良好意志品质的重要时期。

由于学习活动已经成为学生的主导活动,因而对意志努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教师应根据高年级学生意志品质发展特点,有意识地在各各处教育活动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尽力创设适当的困难情境,使学生付出一定的努力能够完成任务。

同时,注意提出明确的任务目标和行动要求,加强及时督促和激励性评价反馈,以积极的教育影响,来促进他们意志的发展。

三、以学生为本,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品质(一)心理健康课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有效途径心理健康课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所不同,它通过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的小故事、小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心理常识,掌握一些浅显的心理保健知识。

如在《培养你的意志力》一课中,通过举例分析,使学生学习到关于意志的心理知识,知道要做成一件有意义的事,只有目标是不够的,还必须自己下决心、树信心、立恒心,主动、自觉地不断努力克服困难。

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就会看到自己的进步,最终达到目的。

教学中分三步引导学生认识意志的心理结构。

第一是“有决心”,第二是“有信心”,第三是“有恒心”。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懂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意思是:做事情总是会遇到困难的,但是只要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恒心,就会想出好办法,通过各种努力去战胜困难。

教学中针对学生看电视时间过长,影响到学习和休息等类似的现象,在讨论时引发学生的许多联想,一般都与他们自己处理这类问题的方式有联系,针对小学生“常下决心又常改不了”的弱点,捕捉一些典型事例,加以引导。

如: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的时间、请家长监督、自我克制等。

鼓励学生多采用自己提出的好措施、好办法,并以称赞的方式给予强化,使他们有意识地培养自制力和坚持性。

小学生往往把不能很好完成任务归于外部因素,不善于从自身找原因。

针对学生遇到失误时常怨天尤人的弱点,教学中的讨论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自身努力。

如:做事有计划,能每天坚持,能严格要求自己,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会鼓励自己等。

这是一种自我反省,自我调节,主动寻求发展的良好品质。

教学中注意结合意志的心理结构,强化学生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意识,培养学生经常反思自己的意志行为的习惯,教给学生鼓励自己,树立自信心的具体方法。

在教学中,我注意了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例,使学生学有榜样。

如曹雪芹写《红楼梦》用了10年时间;司马迁等写《史记》用了15年时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用于20年时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27年时间;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用了34年时间;哥白尼写《天体运行论》用了36年时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用了37年时间;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时间;歌德写《浮士德》用了60年时间。

正是坚强的意志品质是他们得以成功,他们的意志品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从而使学生懂得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可以使学生受益终身。

(二)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意志的基本心理过程是:决心+信心+恒心。

一般来说,决心越大,信心越足,恒心越持久。

德莫克里特是一位口吃者,并且他的舌头天性就比别人大,但凭借顽强的意志——决心、信心和恒心,他口含鹅卵石苦练了3000多个清晨和黄昏,终于成为一个妙语连珠、技压群雄的演说家。

这说明,决心、和恒心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缺一不可。

其中信心最关键。

没有信心,决心就会空虚无力,恒心就会受天阻碍而中止。

教师应特别注重在学生意志心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帮助他们架设通往恒心和胜利和桥梁。

学习离不开生活,知识要在实践中得以展现。

为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意志品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我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参与社会实践,锻炼意志品质。

如学校每年组织军训活动,有些学生怕苦不愿参加,在我的动员下,全体学生参加了军训。

在军训中,急行军、野营、紧急集合、队列训练……学生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尤其是一些生活常识。

一周下来,学生们感到军训生活苦中有乐,累中有甜,既对自己军训中的言行感到羞愧,又感到收获颇丰。

军训生活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力,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鼓励校田径队的学生每天坚持艰苦的训练,鼓励班里学生参加各种兴趣小组,积极参与各项竞赛活动,在学习实践中,学生逐步建立了信心,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一个个成功,也使意志品质得到锻炼。

(三)家庭教育的配合,使意志品质的培养更见实效在家长会上,我们给家长讲培养意志品质的重要性,有人说“不幸是最好的大学”,是指当个体受到外来刺激时,既是对人格的挑战,又能激发人的潜能。

研究表明,早年的挫折经验对成年后的影响很大。

告诉家长,一个从小经过逆境磨练的人,成年后往往能有效地适应环境。

如日本的幼儿园让孩子们在冬季进行赤身裸身锻炼,劳其筋骨,炼其意志;印度规定了小孩的“饥饿日”,以饿其肌肤,苦其心志;美国汽车大王福特要求子女自己去擦皮鞋,打工挣钱;中国伟人周恩来让侄儿插队落户到内蒙,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一系列事例让家长懂得,小学生的成长就是一个人学习走人生奋斗之路的过程,在前进中跌倒是很正常的事情,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能爬起来继续前进。

建议家长多提供日常生活小事,给学生提供肯定自己的机会。

引导学生在新的任务面前,利用自己曾经勇敢前进的事实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消除畏难情绪,产生更高的追求。

鼓励学生自觉参加锻炼,主动磨练意志;要勇敢地承认自己的失误,本着对自己、对他人负责任的态度,主动想办法去乐补损失;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正视自己改掉不足,争取新的机会;要学会宽容,允许别人超过自己,去欣赏并学习别人的长处;做事必须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四)培养训练,初见成效。

对高年级学生两年的培训训练,取得了一些收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