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至()大约五百多年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至()大约五百多年
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课后作业:
1、背诵《氓》。(提示:有意识地根据故 事情节的发展线索来记诵。) 2、找出《氓》中使用了比兴手法的诗句, 说说比兴手法在本诗中使用有何好处。
再见!
诗中的比兴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 矣,其黄而陨”,从自然事物的生长规律来暗示 主人公的姿色年龄的变化,比拟女子容颜的润泽 和衰老。另一方面也可以认为“桑之未落,其叶 沃若”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如同女主人公和 “氓”之间的情意浓密之时;“桑之落矣,其黄 而陨”的景象,则如同两人感情枯竭时。
重点字形字音:
氓之蚩蚩 匪来贸丝
méng chī fēi
来即我谋 愆期
móu qiān
良媒
méi
将子无怒 qiāng
垝垣 尔卜尔筮
guǐ yuán shì
咎言
jiù
以我贿迁 于嗟 耽 自我徂尔 汤汤 犹可说也 渐车帷裳 靡 夙兴夜寐 咥其笑矣 隰则有泮
huì xū jiē dān
cú shāng tuō jiān cháng mǐ sù mèi xì xí pàn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 ( )至( )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 )
篇。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 称《诗经》。它根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 《雅》、《颂》三部分,根据表现手法的不 同分为赋、比、兴,文学史上合称为“六 义”。《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 源头。
请合作小组自行总结本诗中的重点字音、字形; 多音字、通假字、一词多义字!
——《乐府诗集 上邪》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
氓
《诗经·卫风》
在这首诗里面,作者给我们描述了一个怎样的 故事呢?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来详述之。
分析人物形象:
在这首诗歌当中主要描述了哪些人物呢? 他们性格怎样?试从诗歌中找出原句来佐 证你的观点。
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事物 撕破给别人看。
词类活用:
黄:n.-----v. 变黄。
夙、夜:n.-----状语. 在早晨。在晚上。
贫:adj.------n. 贫乏。
贰:数词-----使动用法. 使…不专一。
二三:数词-----使动用法. 使…三心二意。
文言句式: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判断句 )
秋以为期。( 宾语前置句 )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主谓倒装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形象地劝告女性不要迷 恋男子的甜言蜜语,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男子容易 变卦负心的清醒认识。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则形象地表现了男子态 度的变化无常及其给女主人公带来的无边痛苦。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重点单词: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 谋:商量 实义。 愆:拖延。 尔:你。 将:愿、请。 彼:那。 涕:眼泪。 既:已经。 贿:财物。 咎:灾祸。
言:助词,无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 言:①说。 ②无实义。 其:①它的。②他的。③无实义。 以:①来(表目的)。 ②用。 ③把。 也:①句末语气助词。②句中表停顿。 思:①想到。 ②想念、怀念。 晏晏:形容欢乐的样子。 旦旦:形容诚恳的样子。
“氓”变心了。
女主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年老色衰。
当时的社会风俗、人们的爱情观,社会 道德的约束。
由贫富变化引发的婚姻危机。
请同学们发挥合理的想象,设想《氓》中 女主人公的故事结局,并说说你的理由。
课外延伸:比较阅读白居易的乐府诗《井底引银 瓶》,看看此诗中的女主人公是如何看待爱情的, 她又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 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
——鲁迅
“氓”婚前婚 后态度的变化:
前:氓之蚩蚩,来即我谋。
信誓旦旦。 后:士贰其行。二三其德。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恋爱时和婚后女主 人公的思想变化:
恋爱时: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婚后: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婚前婚后女主人公生活 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的对比:
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全诗的叙事结构和感情基调:
(情节) 恋爱
婚变
决绝
(章节)第一二章
第三四五章
(诗句) 秋以为期 泣涕涟涟 载笑载言
(基调) 热情、幸福
士贰其行 二三其德 至于暴矣
怨恨、沉痛
第六章 亦已焉哉 清醒、刚烈
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位人物是自 由恋爱的,可是女主人公为何会被遗 弃呢?
)
请同学们找出全诗中运用了比兴手法的诗句,并 对照《大视野》和《创新设计》中的学法指导, 仔细体会其表达效果。
赋:就是“铺陈其事”,即直接地叙事和抒发 感情。它一般铺陈排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 有气势。
比是“以彼物比此物”,即譬喻和比拟。
兴又称“起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 词”,即借用别的事物作为开头,再引出作者 所要表达的内容。比兴手法的运用极大地加强 了诗歌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使它更具有艺术感 染力。
忆昔在家为女时,人言举动有殊姿。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蛾 远山色。笑随戏伴后园中,此时与君未相识。妾弄青梅凭短墙, 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知君断肠 共君语,君指南山松柏树。感君松柏化为心,暗合双鬟逐君去。
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 奉苹蘩。终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门无去处。岂无父母在高堂? 亦有亲情满故乡。潜来更不通消息,今日悲羞归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