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星齿轮变速器设计

行星齿轮变速器设计

行星齿轮变速器设计
行星齿轮机构、换挡执行机构
1、结构和类型
结构:太阳轮、齿圈、行星架和若干行星齿轮
类型:1)按齿轮的啮合方式
内啮合式、外啮合式
2)按行星齿轮的排数
单排、多排
3)按照太阳轮和齿圈之间的行星齿轮组数
单行星齿轮式、双行星齿轮式
2、行星齿轮机构变速原理
运动方程式:0)1(321=+-+n n n αα
1n :太阳轮转速;2n :齿圈转速;3n :行星架转速;
1Z :太阳轮齿数;2Z :齿圈齿数;
(3Z =1Z +2Z )
目前车辆中三自由度行星变速器主要有4类,即辛普森式、拉维娜式、CR-CR 式及Willson 式。

(一)辛普森结构
这是以发明者Simpson 工程师命名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结构特点是由两个完全相同此轮参数的行星排组成。

优点:齿轮种类少、加工量小、工艺性好、成本低;以齿圈输入、输出,强度高,传递功率大;无功率循环,效率高;组成的元件转速低,换挡平稳;虽然是三自由度的变速器, 每次换挡需操纵两个执行机构,但因安排合理,实际仅需更换一个执行机构(图1表)。

我国的774CA (图1b )、通用公司的C THM 125、日产B N 713均是这种机构。

以国产774CA 为例,求各挡的传动比: 其686221====s R z z ααα;输入转速i n ,输出转速o n ;求i i :
第一排:1S n +1R n α1)1(C n α+-=0
第二排:0)1(222=+-+C R S n n n αα
从辅助构件知:1S n =2S n ,o R C n n n ==22;从执行机构知:0,21==C R i n n n ,连解并消去s n ,则:
45.211=++==αα
αo i n n i
同理可解出:45.12=i
1C 与2C 均接合,使13=i ,则从表中可以看出:
1. 此变速器倒档通过2C 换联了主动件,故属于换联主动件的三自由度;
2.虽为三自由度,但实际每一次换挡,仅操纵一个执行机构;
图1 2挡与3挡的Simpson 结构
为了进一步提高换挡品质,上图(c )由2挡换3挡时,释放制动器1B 与结合离合器1C 的交换应及时,否则1C 结合过早,使各元件间会产生运动干涉;1B 释放太快,则使发动机出现空转、轰响,且使换挡冲击增加。

为了提高换挡品质,在1B 与太阳轮之间又串联了一个单向离合器2F 但为了在需要时2挡能产生发动机制动,又增设了制动器3B ,这样使结构更加复杂。

为进一步提高燃料经济性和降低噪声,车辆向多挡化发展,4挡自动变速器已成为轿车的标准装备, 其前后行星排除用一个辅助构件相连外,其它完全独立,形成具有5个独立元件(上述为4个独立元件)的辛普森机构,故可用增加一个执行机构的办法(离合器或者制动器)即可实现4挡(图2)。

尺寸小、质量轻是其特点。

图2 4挡辛普森结构
也有在原3挡辛普森结构基础上用积木构成法,加一个参数与前两排一样的行星排来增挡。

所加的行星排可前置或后置,以实现超速或降速运动。

(二)拉维娜结构
它是由一个单行星排与一个双行星排组合而成的复合式行星机构,共用一行星架、长行星轮和齿圈,故它只有4个独立元件(图3)。

其特点是:构成元件少,转速低、结构紧凑、轴向尺寸短、尺寸小、传动比变化范围大、灵活多变、适合FF 式布置。

图3 拉维娜结构
图3的改进型式是在输入轴和后太阳轮之间增加一个离合器C和单项离合器F,既改善了换挡品质,又能在2挡、3挡实现发动机制动。

在改进的拉维娜3挡变速器输出轴和行星架之间增加一个离合器C,就可以变成4挡变速器,
B的办法达到四档变速采用这种型式的有福特、马自达、奥迪等轿车。

亦可以增加制动器
3
(图4),福特AOT型、奥迪OIF与OID型均为此结构,且第3挡时采用功率分流方案,60%发动机功率通过机械传动,40%通过液力变矩器传递,第4挡变矩器闭锁,以提高效率。

图4 有功率分流的拉维娜结构
(三)CR-CR 结构
CR-CR 结构是指将2组单行星排的行星架C 和齿圈R 分别组配的变速器(图5) ,其特点是变速 比大、效率高、元件轴转速低。

福特公司的CD4E 与通用公司的THM440-T4均属此型,两者区别是,THM440-T4将辅助变速器与发动机平行安装,轴间尺寸短,有利于FF 的布置;上海通用公司的4T65E (图6)与THM440-T4基本上相同,只是增加一个制动器4B 及其相连的单向离合器312F ,代替原正向传递时3B 的功能,其作用同前所述,是为了提高1挡的换挡品质,保留3B 只是为在1 挡能实现发动机制动。

2C 与1F 及3C 与2F 是两个并联而方向相反的组合件,使其一组实现正向传递动力,另一组则是为了保证反向传递时仍有发动机制动。

迄今为止,我们不能不看到,采用单向离合器的本意是为了平顺换挡与简化液压控制系统,可实际上为了获得发动机制动又要增加执行元件B 或C ,反而使系统更复杂,导致质量增大和成本上升。

这就促使人们在电控技术上想办法来达到换挡平顺的目的,这样还具有更强的反馈控制能力,故取消与减少单向离合器的这种倾向正在形成。

图5 THM440-T4结构
图6 SGM4T6E结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