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银光粮油股份有限公司1万吨/年精炼米糠油建设工程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承建单位基本情况(一)、建设单位概况湖南银光粮油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于1996年,原为湖南银利来粮油实业有限公司。
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现已发展成集优质粮油原料订单种植、收储与大米、植物油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公司注册资本5516万元,总资产1.85亿元,员工300余人;现有年产10万吨大米生产线二条、年处理压榨米糠毛油1万吨生产线、年精炼米糠油1万吨生产线和年产5万吨食用植物油生产线各一条,储粮仓容6万吨、储油灌容1.5万吨。
公司通过了ISO9001、ISO14001和HACCP 三大体系认证,注册的银光牌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生产的银光牌系列大米荣获“中国名牌产品”、“全国放心米”和“绿色食品”称号,银光山茶油被评为“湖南名牌产品”。
并被省农发行评定为“黄金客户”、省工商局评定为“守合同重信用”单位、中国粮食行业协会评定为“诚信粮油单位”和“全国放心粮油示范企业”。
2009年,公司共落实优质稻订单种植基地40万亩,油茶林种植基地10.5万亩,带动农民增收8000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4.8亿元,创利税680万元,达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双赢”目的。
湖南银光粮油股份有限公司,是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公司高度重视食用植物油产品的研发工作,2007年与湖南农业大学合作,共同完成了“米糠油精炼及其系列产品生产工艺研究”的科研成果,米糠油精炼项目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加工工艺,具备承担该项目建设的能力。
(二)、配套原料情况湖南省是我国稻谷生产量最大的省份,年产稻谷总量约1800万吨,折合米糠约90万吨,可产毛糠油约13.5万吨。
然而对这一巨大资源的实际利用率却很低。
其主要原因是稻谷碾米加工生产过度分散,绝大部分稻谷加工集中在农民手里和小城镇小米厂。
米糠中由于含有脂肪分解酶,造成新鲜米糠不能较长时间储存,米糠中油的酸价会因储存时间长,温湿度高而迅速增大,致使精炼损失太大。
另一方面,由于米糠具有粉末度大,含淀粉多的特性,使溶剂透困难,影响了浸出技术的应用。
湖南永州市水稻作物总播种面积为620万亩,产量可达254万吨以上。
项目所在地永州市祁阳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水稻生产是祁阳农业的主导产业,全县有稻田面积57.9万亩,年种植水稻110万亩左右,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国家粮食生产大县和国家发展粮食生产先进县。
近几年来,该县大力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战略,打造水稻产业品牌,全面推进水稻安全生产,现年稻谷产量在55万吨以上,有大小大米加工企业78家,大规模的稻米集中加工,必将产生数量可观的米糠,从而使米糠的深加工成为可能。
(三)、市场销售情况湖南银光粮油实业有限公司作为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公司生产的“银光”牌系列食用植物油深受消费者信赖,已成为全国粮油行业的知名品牌。
本项目建设具有极好的市场条件和较大的市场空间。
(四)、企业研发能力公司本身有一支专门从事研发的粮油品种选育、高效栽培、新产品开发队伍,并与无锡轻工大学、郑州粮院、武汉食品工业学院、湖南省粮油科学研究设计院等保持密切联系,能及时了解粮油行业发展新动态。
公司先后聘请了多名省内外农业、粮油加工方面的高级专家为企业技术顾问,并以湖南省农科院水稻所、湖南省粮油科学研究设计院为该公司技术依托,组织科研技术人员在粮油育种、栽培、生产技术、粮油配方技术、粮油仓储技术、包装设计诸多方面进行技术攻关,使加工的银光系列产品特性和外观包装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在产品开发上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有关规程操作,生产的“银光”系列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部颁标准,居国内领先水平。
由于长期以来注重科技投入,企业科技力量雄厚,从而在粮油生产过程中的产前供种、产中服务、产后收购各环节中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突出的研发能力。
(五)、企业财务状况近年来,公司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增加生产设备投入和广告宣传力度,经营形势越来越好,到2009年,注册资金5516万元,资产总规模已达到1734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达到6346万元,资产负债率59.8%。
2008年实现净利润326万元,2009年实现净利润438万元。
鉴于公司良好的发展形势和盈利状况,被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认定为AA级信用单位。
二、项目建设任务和规模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米糠油生产的现代化、规模化、精品化。
项目主要建设任务包括:(一)建设年处理1万吨米糠油精炼生产线及相应的配套设备。
(二)建设项目配套生产设施及仓储设施,主要包括:新建米糠处理车间1500m2、浸出车间1500m2、精炼车间1500m2、辅助车间800m2以及相应的供电、供水等生产辅助设施。
三、项目规划和布局按照工艺流程生产特点的合理性,优化厂房布置,厂区内分区明显,生产生活区严格分开,以方便管理,规划建筑物间距,满足建筑物防火、卫生、通风、采光、消防等设计规程的要求,合理布置原料的运入及产品运出通道,保证人员出入方便、安全,搞好厂区内的绿化、美化,保持优美环境。
四、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在米糠油的生产中,原料米糠有别于其它油料的最大特点是保鲜稳定性差,新鲜米糠极易酸败是一个世界公认的技术难题。
本项目采用膨化成型保鲜技术将米糠稳定化处理与米糠保鲜处理合为一体,省去许多工序,处理后的米糠,其内源酶均已失活,特别是脂肪氧合酶,而米糠内所含有的油脂类物质基本组成则不受影响,同时由于提高了物料的分散性,反而更有利于米糠油脂的浸出。
经稳定化处理后的米糠保鲜期达半年以上,从而保证了原料的长期稳定性。
米糠油的浸出以膨化米糠为原料,采用固定栅底平转浸出器浸出、混合油负压蒸发、汽提工艺提取毛糠油,使后续精炼的脱胶、脱色容易进行。
毛糠油的精炼采用连续式碱炼脱酸、脱色、脱臭的生产工艺。
将第一道碱炼与脱胶合并在一起进行,可以缩短工艺路线,减少设备投入。
第一道碱炼使碱炼油酸值控制在较低的范围内,以利于二道碱炼捕集谷维素。
油脂碱炼、水洗用离心机均采用国际上先进成熟的蝶式离心机,有利于提高油品质量及精炼率。
油脂脱臭采用国内引进消化吸收的填料式脱臭塔进行脱臭的工艺,其脱臭时间短,油脂发生热聚合及反式酸少,油品质量好,并且塔体小使真空系统能耗低。
其主要工艺流程:1.米糠预处理3.精炼加 热混 合毛 油过 滤油酸反应罐混 合中和反应罐离 心 分 离混 合离 心 分 离磷酸NaOHNaOH皂脚水碱 炼 油真 空 干 燥分 离混 合 加 热含谷皂脚废水加 热碱 炼 油热 交 换成 品 油 罐计 量冷 却热 交 换脱 臭加 热热 交 换过 滤养 晶混 合结 晶冷 却脱 色 油安 全 过 滤过 滤脱 色混 合白土循环冷冻盐水废白土助滤剂五、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一)、建设标准1、根据国家建委《工业与民用厂房建设规范》标准建设;2、公司新开发的产品的质量标准一律按国家的标准实施,各种原料的采购及生产工艺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
3、生产线的建设原则是:尽可能降低建设成本、便于生产者操作;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尽量从简建设。
预混料生产线主要加工生产设备按ISO9002的要求从国内采购,部分配套设施如包装等国内加工组装。
(二)、具体建设内容1. 工程方案本项目由下列各单项工程组成2、设备根据公司原有生产线的情况及本项目产品方案的要求,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按年产精炼米糠油10000吨生产能力设置,锅炉、循环水等辅助生产设备按该生产能力配套。
本项目在设备选型上力求技术先进以降低生产能源消耗、降低产品成本,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产品的竞争能力。
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均采用国产先进产品即可满足生产需要。
主要设备表3、科技措施①对基地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及印发技术资料。
②加强公司职工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
六、项目实施进度安排本项目建设期为一年,即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
根据项目的建设内容、工艺技术要求等,结合建设单位资金筹措计划,对其实施进度安排如下:项目实施进度安排表七、资金完成情况及建设成效1、项目投资总额:6538.82万元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178.82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591.01万元设备购置费:2297.81万元其它费用:290万元②、流动资金:3360万元。
2、资金来源及筹措①、资金来源:企业自筹3178.82万元,农业发展银行贷款3360万元。
②、资金筹措为了保证项目顺利开工实施,从项目立项开始(2008年10月),我司即开始自筹资金,到2009年6月份共自筹资金1931万元。
2009年1月22日祁阳县农业发展银行提供贷款1240万元,同时,公司积极向县委、县政府申请,争取县、市、省农开办帮助,使之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化扶持项目。
现自筹资金2145.33万元,银行贷款2940万元。
③.建设成效1)对满足市场供应、保障人民健康,提高粮食附加值,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均有重要意义。
按照年生产能力10000吨计算,预计使用米糠90000吨。
湖南银光粮油股份有限公司已在祁阳县及周边县区建立优质稻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0万亩,无公害种植基地27万亩,有机稻米种植基地3000亩,同时,与10万户农户签订产销合同,共落实粮食产业化优质稻订单种植面积40万亩,为农户增收8000多万元。
2)对于我国增产油脂,缓解食用油供需矛盾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国家发改委统计,2009年我国年产稻谷居世界第一,达到 1.85亿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作为稻谷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重要副产物米糠,每年的产量达1400万吨以上,但是目前我国的米糠油年产量不足12万吨,大部分米糠资源用作畜禽饲料。
米糠作为一种重要的油料资源,它与大豆、油菜籽等油料作物不同,不需要专门栽培,不占耕地面积。
由于米糠资源难以集中,米糠综合利用难以形成规模;其次是企业从农民手中收购的米糠及米糠毛油质量参差不齐,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同时由于生产规模较小、产量低、加工成本高及国内外市场波动影响,使许多企业不得已而退出市场竞争。
按照中国每年1400多万吨糠粕的产量,即相当于2009年中国大豆的总产量,国内米糠产量若将其中70%用于加工米糠油,则每年可得到150多万吨米糠油,如再将其深加工利用,其价值至少可提高10~20倍以上。
3)可间接或直接提供就业机会近万个,有效促进了地方经济的良性互动。
随着我国入世和农业面临挑战,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势在必行,同时也带动了高附加值的加工业产业化,有效的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使就业这一社会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本项目的建设投产,年生产能力10000吨,产值超过亿元,可间接或直接提供就业机会近万个,有效促进了地方经济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