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下册生物济南版期末测试题

八年级下册生物济南版期末测试题

八年级质量检测生物试题2015.12
一、选择题:(请将下列各题的唯一最佳答案填写答题卡内。

每小题2分,共50分)
1、制作面包需要面粉和酵母菌等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作面包需要严格的无氧条件
B.酵母菌的发酵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C.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把葡萄糖转变成酒精
D.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使面团变得膨大松软
2、下列实例与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错误的是()
A.“工程菌”――转基因技术 B.制酸奶――乳酸发酵
C.“多莉”羊的诞生――克隆技术 D.快速培育无病毒植株――无土栽培
3、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芽孢杆菌中能够产生杀虫毒素的基因转移到棉花体内,成功培育了一系列抗虫棉品种,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独立自主研制成功抗虫棉的第二个国家。

该项生物技术属于()
A.克隆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发酵技术
D.细胞工程
4、日常生活中人们运用各种方法保存食品,下表中食品的保存方法不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食品种类水果、蔬菜鲜肉香菇袋装薯片
保存方法冷藏冷冻干燥脱水真空包装
5
A.培育的试管婴儿
B.多利羊的培育
C.兰花的组织培养
D.果树的扦插、嫁接
6、下面各选项中,能保持相对稳定时间最长的生态系统是()
7、下列哪一项不是基因工程的应用实例 ( )
A. 袁隆平院士培育的杂交水稻
B.科学家把美洲拟蝴蝶鱼的抗冻基因转入番茄细胞中,培育出了抗冻番茄
C.我国农业科学家培育的抗虫棉
D. 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连接到大肠杆菌的DNA上,培育出了能生产生长激素的
大肠杆菌
8、酵母菌与植物细胞相比,不具有的结构是()
A.细胞壁B.细胞核C.叶绿体D.液泡
9、我国农业科学家成功将细菌中的抗虫基因成功的转移到棉花体内,培育了一系列抗虫棉品种。

这个事实说明,控制生物性状表达的基本单位是()
A.基因
B.DNA
C.染色体
D.细胞
10、生态系统是指()
A.所有生物的总和
B.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C.所有动物总和
D.生物的生存环境
11.为保证牛奶的品质,并利于保存,袋装牛奶在生产过程中常采用()
A.低温冷冻 B.气调包装 C.灭菌密封 D.真空密封
12.一株小麦生长在自然界里,影响它生存的因素是()
A.非生物因素B.生物因素
C.阳光、温度、水D.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3.2008年1月南方雪灾,对南方生态系统中的哪种生物数量影响最大( )
A.草本植物 B.野鼠 C.牛、羊D.狼
14.你认为正确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数量多少正确的图示是()
15.农田生态系统中,假设有两条主要的生物链,如果有人大量捕杀青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B.水稻害虫严重
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D.鼠的数量迅速增加
16.能正确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关系的是()
11.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图解,甲、乙、丙分别代表不同的生物类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B.甲是生产者,乙是分解者,丙是消费者
C.甲是分解者,乙是消费者,丙是生产者
D.甲是分解者,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
17.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对各种生物的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食肉动物
18.如果人们大肆捕捉青蛙食用,其直接恶果是()
A.植被被破坏B.食物链被破坏C.环境被破坏D.害虫密度增加19.能反映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的是()
A.螳螂捕蝉 B.松鼠吃蘑菇C.小鸡啄米D.鹰抓兔子
20、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池塘中的水草
B.池塘中的鱼
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D.一个池塘21.在“草→兔→鹰”这个食物链中,如鹰被大量捕杀,则草的数量会()
A. 增加
B.减少
C.先少后多
D.先多后少
22.某地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 )
A.生产者B.分解者C.消费者D.食物链
23.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荒漠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生物圈 D.海洋生态系统
24. 食品在冰箱中能保持一段时间不腐败,其主要原因是冰箱中()。

A.细菌少B.细菌繁殖速度慢C.没有细菌D.细菌被冻死了
25.下列食品产生过程中,需要利用酵母菌的是()
A.制面包B.酸奶C.酸泡菜D.奶酪
第1卷答题栏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简答题: 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括号或横线上。

(注意:括号内填字母或数字,横线上填文字)每空1分,共50分
1.(7分)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昆虫杂食性鸟
绿色植物食草籽鸟鹰


(1) 该食物网中________条食物链,请你写出最长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 该食物网中最高等的动物是。

(3) 该食物网中农药不断积累,则体内积累农药量最多的生物是。

(4) 如果因某种原因导致生态系统中鼠数量大增,短期内上述生物中数量会大量增加。

(5) 除了上述生物和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成分外,还必须有,才能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并使该生态系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

2.(6分)下图为南极海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虎鲸
须鲸企鹅海豹
大鱼
磷虾浮游动物小鱼
浮游植物
(1) 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有个营养级。

(2) 占有不同营养级的动物是。

(3) 小鱼与磷虾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 企鹅增长1 kg体重,至少需 kg浮游动物。

(2分)
(5) 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一个池塘生态系统,池塘内有水草、浮萍、水绵、鱼、虾、河蚌等动物。

请据图回答:(6分)
(1)该生态系统最终能量来源是_____________。

(2)水草、浮萍、水绵在此生态系统中和鱼、虾、河蚌等动物分别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该生态系统中还有一些我们看不到的生物他们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段时间后该池塘中各种生物数量处于稳定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_________能力。

(4)如果有人向池塘中投放了一些大黑鱼(肉食性的鱼类),则短时间内池塘中的小鱼的数量会有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如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7分)
(1)图中A是指;C 所含的能量通过的呼吸作用散失。

(2)图中画的方框依次缩小,意思是表明。

(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进行。

(4)写出一种生物当中能量的去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5.如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A、B、C、D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①~
⑦代表碳元素的传递过程。

请据图回答:
(l)图中B是指,D是指。

(2)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
以的形式进行循环;碳元素通过
[②]作用由生物体进入无机环境。

(3)伴随着物质循环,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的特
点是。

6.(7分)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图中A-F分别表示不同种类的生物。

请据图回答:
(1)此生态系统中的A属于__________(成分)。

(2)图中共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

请补充完整任意一条食物链:A→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F。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A通过__________作用利用太阳能开始的。

含能量最多的生物是A,含能量最少的生物是____________。

(4)由于长时间干旱,假设该生态系统中的A全都枯死,则___________的生存最先受到影响_____________。

7. 右面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仔细观察分析并回答
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的植物利用太阳光能制造有机物,不仅养活了自
己,还养活了其它生物,所以它是生态系统成分中
的。

(2)数一数,看看右图所示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

(3)想一想,在这个生态系统的成分中,昆虫、青蛙、蛇、鸟等动物属于。

(4)在该食物网中,鸟与昆虫之间以及猫头鹰与田鼠之间的关系属于关系。

(5)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此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6)在此食物网中,若食物链的终端为猫头鹰,则能量损失最多的那条食物链是。

8.(6分)图19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2)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它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

(2分)
(3)写出图中的食物链:,此食物链中含某些重金属浓度最高的生物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