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中药中国行

中医中药中国行

中医中药中国行
——行动纲领
中医药是我国的国粹,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国劳动
人民在长期防治疾病的实践中创造的
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千百年来为中
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
贡献,至今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促
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次举办的全国性科普宣传活动。

举办这项活动,就是要通过义诊咨询、健康讲座、发放科普宣传资料以及送医送药等形式,让人们切身感受到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以及在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的独特魅力和作用,进一步推动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更好地惠及百姓,回报社会。

活动主题
1、传承中医国粹传播优秀文化共
享健康和谐
2、弘扬国粹爱我国医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认真落实2008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紧紧抓住中医药发展的大好机遇,深入广泛地开展中医药科普宣传,为中医药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中医药更好地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活动目的及意义
通过举办大规模的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集中展示中医药悠久的历史、科学的理论、独特的方法、良好的疗效,依托“中医中药中国行”的平台,推进中医“三名三进”工程,中药“三名三保”工程,宣传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和方法,让社会了解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了解中医药在维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中医、认识中医、感受中医,让中医药惠及千家万户,为大众健康服务。

活动口号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弘扬中医文化,共享健康生活
弘扬国粹,惠泽民众
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
发展中医药,健康你我他
发展中医,利国利民
发挥中医药优势,护佑老百姓健康
传承祖国医学,造福人类健康
传播中医文化,打造健康生活
中医药惠及百姓,全社会共促和谐
您的健康,我的责任
活动形式
1、举行“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启动仪式;
2、开展“弘扬国粹、爱我国医”签名墙的签名活动;
3、开办健康讲座;
4、开展中医药义诊咨询活动;
5、开展主题征文比赛及经常撰写相关简报;
6、开展知识问答、猜谜、游戏、教授保健操等多种形式的中医药科普宣传互动活动;
7、举办“中医中药中国行”为主题的大型文体汇演。

总之,这次“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宣传活动,是一次中医药文化之旅,一次中医药科普之旅,一次弘扬国粹,惠泽民众的健康之旅。

研究生部
2009年4月19日
源远流长——中医“治未
病”思想
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

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

“治未病”高峰论坛,是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以个体人的健康状态为中心,以中医学(结合现代医学和科技)为基础,以促进医学目的的调整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为目标,以推动中医特色预防保健体系构建为核心内容的高端研讨会议和“综合展演”。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
的防病养生谋略,是至今为主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
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包括
养生以增强正气及防止病邪侵害)和“既病防变”(包括早期诊治及防止传变)两个方面。

心藏神,脑为元神之府,“心脑息息相通,其神明自湛然长醒”(《医学衷中参西录·痫痉癫狂门》);脑居颅内,为髓之海。

心主血,上供于脑,血足则脑髓充盈,故心与脑相通。

临床上脑病可从心
论治。

心与小肠通过经脉相互络属构成了表里
关系。

心主血脉,心阳之温煦,心血之濡养,
有助于小肠的化物功能;小肠主化物,泌别清浊,吸收水谷精微和水液,其中浓厚部分经脾气转输于心,化血以养其心脉,即《素问·经脉别论》所谓“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中医养生的核心思想是协调平衡,当一个人身体达到平衡点的时候,是最健康的,是“治未病”。

而养生当中,最重要的是养心。

《黄帝内经》强调“恬淡虚无”,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简言之,要做到“淡”字。

此外,东汉华佗创五禽戏健身法,晋代葛洪强调气功摄生等,都强调了注重强身健体以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研究生部
2009年4月19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