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双11行车记录仪选购指南,13条注意事项,8款产品推荐行车记录仪,一直是双11大促期间汽车用品的重头戏,今年也不例外。
很多车友在选择行车记录仪都不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怎样去选择一款合适自己的记录仪。
其实大家选购记录仪无非就是从品牌、功能、价格、款式这几个方面来考虑,价格应该是最为重要的因素,每个人买东西前都会有个预算,预算不同可选择的空间就不同,不用太过于纠结。
今天我就以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针对不同预算的车友推荐合适的款式,给大家双11选购记录仪做个参考。
我们先简单聊下如何选购行车记录仪,选购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1、选购行车记录仪需要看品牌吗记录仪是比较复杂的电子产品,常年在车上使用需要在高温下运行和车上强烈振动,行业返修率平均水平则高达3~5%,而好的产品的返修率也将近1%,当你真碰到问题时,好品牌的售后服务会更有保障,所以说选择记录仪一定需要看品牌。
2、记录仪清晰度好坏主要看主控芯片跟感光芯片记录仪清晰度和夜视效果的好坏不仅仅需要看硬件,还需要软件的调试,其中图像处理芯片+图像传感器+镜头,这三个硬件组成了记录仪的核心,在加上软件的调试。
很多人知道芯片,但是对镜头了解的却比较少,如果芯片和图像传感器都一样,只是镜头不同,对清晰度和夜视效果影响非常大。
镜头是影响进光量的一大重要因素,由多层镜片组成,影响其品质的主要有材质和镀膜。
不良厂商的常用手段:从芯片和图像传感器上看没啥差别,而所用的镜头则是论“斤”称来的,毫无品质可言。
但实际上镜头对清晰度和夜视效果影响非常大。
3、镜头玻璃材质,效果看起来没多大区别镜片的材质分为玻璃(Glass简称G)和树脂(Pitch简称P),4G镜头/6G镜头代表4层全玻/6层全玻,2G2P镜头指的是两玻两树的镜头。
而目前市面上的品牌更多采用的是G4-G6全玻璃镜头,G6会含一片红外滤光镜片,所谓6+1 共7片都是骗人的。
相比于玻璃镜片,树脂镜片容易划伤,高温暴晒会变形和裂纹,一般负责任的大厂家不会采用。
其次,为提升广角和成像质量,记录仪要用多层镜片,而不论是玻璃镜片还是树脂镜片均存在一定的阻光作用,每片玻璃阻光8%、树脂约10%。
多层镜片也会使让入射光线损失高达30%至40%。
为减少反射,提高镜头的透光率,高端行车记录仪采用镀了多层增透膜的高级光学镜头。
据悉,目前日本最好的镀膜技术透光能达到99.98%。
像现在市面上一些高端行车记录仪采用镀了多层增透膜的高级光学镜头,而没有镀膜的低质量镜头很容易被“看穿”,镜头内部“一览无余”。
镀了多层增透膜的镜头则呈淡绿色或暗紫色,我们用云路R1X的镜头为例,来看看镀了多层增透膜的效果。
4、为什么在行车中看不清车牌能否看清车牌受以下因素影响:相对车速、相对距离、路面平整度、光照条件、拍摄角度等等。
假如车速过快,即使光线充足车牌也是看不清的,属于正常情况。
因为动态效果主要是帧率决定的,比如说拍气球爆炸,普通相机人眼是看不到具体过程的,但是高速摄像机可以,就是这个道理。
平时行车记录仪静态下或者低速,灯光条件有保证,距离不要太远,看车牌都没有任何问题的。
不同的速度,不同的距离,不同的灯光条件,看车牌是相对的,没必要纠结。
正规厂商的记录仪,对距车头5米之内、相对静止的物体拍摄清楚毫无压力,防碰瓷足够用了(相对移动的车牌,因录像一直在持续,也总有一帧会捕捉到)。
5、像素跟分辨率是不是越高越好其实行车记录仪产品注重实用与耐用,并不是所有参数越高越好。
像现在很多商家广告宣传像素1200万像素,1800W像素,2400W像素?这完全是误导,因为他们宣称的可能是静态效果,而行车中都是动态拍摄,根本是达不到这个像素的。
佳能单反才只有1800W,而且是顶级的,需要要几万块的。
几百块的记录仪不可能的。
花几百块钱买到几千几万块专业相机才能达到的效果,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记录仪动态像素达到500W就可以满足需求了,静态下拍摄完全足够,不要迷信芯片的型号数字越高越好。
分辨率过高会大大降低存储卡的使用寿命,同时缩短了每张卡的可录像时间。
另外,分辨率太高因平均到每个像素点的进光量减少,夜视效果变差,更是得不偿失。
比如说我们在电视上看720p的影视,已经非常清晰,即使升到1080p的片源,清晰度差别并不明显。
但1080p的数据量已是720p的两倍,1296p的数据量又是1080p的1.4倍:也就是同一张TF卡,此刻不仅可录像的时间减少了30%,而且大大增加卡的重复读写次数,使其使用寿命变短。
同理,每秒24帧的电影已经很清晰流畅,把30帧升到60帧,同样会造成可录像的时间减少,卡的寿命变短。
行车记录仪产品注重实用与耐用,并不是所有参数越高越好。
6、为什么会出现死机、卡机的问题死机、卡机主要是看工作运行的时间,工作时间越长,主板发热跟负荷程度是会越大,死机出现的几率是越高,如果只是每天上下班用用,死机情况基本上不会出现(山寨芯片除外),目前大品牌都会有死机出现,死机最多的情况就是机器连续工作几十个小时,反复读写内存卡,长时间读写内存卡也会出现损耗,读写速度跟不上而导致死机、卡机,有一些低端芯片的也会直接出现,但一般高端芯片出现这种情况相对较少。
7、是不是广角越大越好广角越大,可记录证据的范围越大。
为使录像范围最大化,便于取证,记录仪要用广角镜头,但边缘肯定会有一定变形,像目前市面上160度的广角的记录仪两边肯定都是出现会变形的。
如果要去除变形,图像处理时要切掉边缘部分,会造成有效信息丢失。
换句话说,图像边缘整齐,说明记录仪的广角小,不会变形的镜头广角都是小于120度。
8、行车记录仪要选择什么样的款式比较好个人比较推荐安装在前挡风玻璃的,这种一般是选择3M胶或者吸盘安装,款式分为有屏幕跟无屏幕的,建议是选择带屏幕的,因为记录仪在汽车里,夏天要抗住高温,冬天要受冻的,没有屏幕的记录仪,有没有在工作你都不知道。
虽然是有指示灯,但你不会每次都会去留意,有个屏幕至少还可以看看。
而后视镜款式缺点在于抖动(后视镜记录仪抖)和镜面偏暗(后视镜记录仪偏暗),会严重影响观察车辆后方状况。
另外,要确认防眩光功能是否受到影响,所用的镜面是否为安全玻璃;两人共用车还要考虑每次调整后视镜也要同时调整记录仪镜头角度的麻烦。
像流媒体这种最好别用,虽然是说有防眩目功能,但晚上后车灯一照后镜头就晃的头痛,如果是原车自带电子防眩目的后视镜,千万别去装流媒体后视镜款的记录仪。
9、夜视效果需要怎么选夜视效果主要跟图像传感器有关,也需要看应用的场景。
一般所指的夜视,在科学上称为低照度。
低照度摄像是指在较低光照度的条件下仍然可以摄取清晰的图像。
光照度是每单位面积所接收到的光通量。
简单地说,我们平常所说的桌面够不够亮,就是指照度。
居家和办公室的照度一般在100~300勒克斯之间,路灯照明在5勒克斯左右。
行车记录仪用的图像传感器是1/3英寸的,因而总像素数越大,单颗像素越小。
当然,一定要配合质量上乘的多层镀膜镜头,夜视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市面上比较常用的SONY型号主要有SONY323、SONY307、SONY335。
SONY323:索尼较早的一款传感器,录影像素200万,也就是最大1920*1080P,白天效果较好,晚上效果一般,不具备夜视功能,市面上一些型号还是在采用,不过后期估计会被淘汰。
SONY307:录影像素也是200万,最大1920*1080P,具备微光夜视功能,目前被很多记录仪品牌采用,性能比索尼323好一些,效果中规中矩。
SONY335:录影像素500万,白天效果超一流,夜晚效果成像也很出色,具备星光夜视效果,整体效果比索尼307优秀。
目前行车记录仪中,能像SONY335做到2K高清的传感器还是属于少数,成像效果算是很好的。
另外一点,夜视效果好,光圈F值要小,但F值过小则容易造成白天过暴。
记录仪要兼顾白天与黑夜的效果,如果是光圈F值小了,景深会变短,不容易看清稍远处的车牌,目前以F=1.6为适中,F1.6是记录仪的黄金进光量,F1.8以上的太小,夜视会太黑,看不清。
F1.2-1.4太大,夜视曝光又会太足,车牌夜晚容易反光。
10、行车记录仪带电池好,还是电容好?这个问题是很多用户这几年一直在纠结的问题,电池或电容就是在断电后给记录仪继续供电,保存最后一段视频和内置时钟供电之用的。
目前来看,厂商还是一半一半,如果都说电容好,那选择电池的厂商就不会有了。
一般电容采购价也就几毛-几元不等,一个记录仪用2-3个拉法电容,好处是耐高温,一般都能到85度,充电快。
而这些厂商都会在包装上或者产品宣传上说不带电池更安全的作为卖点,但是电容一但爆浆了,很有可能会严重影响腐蚀记录仪主板,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电池的优点,续航会有保障。
可靠性比电容好,一般不会出现主板被腐蚀的情况,使用时也不会因为汽车的电源变动造成二次开机等情况。
目前记录仪大厂往往都是选择锂电聚合物电池,第一就是能量密度高,小体积,一般200多-500毫安的容量。
第二就是耐高温,这种电池到85度一样没有问题,不会鼓包,更不会爆炸。
11、是否需要具备WDR功能为什么一款机器,在不同的车,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光线下,录制出来的效果是完全不相同呢,主要就是WDR与HDR的关系。
其中WDR简称宽动态,简单地说宽动态就是场景中特别亮的部位和特别暗的部位同时都能看得特别清楚。
宽动态范围是图像能分辨最亮的亮度信号值与能分辨的最暗的亮光信号值的比值。
一般在强光照射下或者逆光等相对亮度较低的情况下存在时,摄像机摄像机图像会出现特别明亮或者特别暗的画面,明亮区域是因为曝光过度而黑暗画面则因为曝光不足造成的,严重的影响会视频清晰度以及质量。
12、是否需要停车监控功能停车监控功能可能有些人不会重视,但有时候出去没有固定的车位,汽车停放在路边,停车监控功能就显的格外重要,如果被划被碰对方跑了,起码还可以记录下来作为证据,停车监控功能需要有,但用不用取决于个人,毕竟现在汽车越来越多,停车有没有出现碰撞谁都没办法预料。
目前市面上停车监控分为两种,一种是震动开机录制,利用机器电池电量,通常就是汽车发生碰撞,机器开机录制几分钟后自动关机,录制事故出现后的情况。
另外一种是24小时监控,利用汽车电瓶电量,无论汽车是否有发生碰撞,机器都是一直录制。
碰撞开机的监控,是不会用到电瓶电量,主要是记录仪本身电池供电,如果碰撞力度较小可能不会触发,而24小时监控是用电瓶电量,如果24小时监控,汽车又停放几天,那汽车电瓶可能会出现低压没办法打火的情况。
24小时持续停车监控一般主要是用于不信任停车环境的时候使用,例如陌生地方,外出办事短暂停留,路边短暂停靠的时候使用,晚上监控。
正常情况下停车场地下停车库都相对安全,很少会碰撞或者剐蹭,所以没必要365天24小时一直开机录制,这样既降低汽车电瓶寿命,也增加机器的负荷,特别是在天气高温的时候,暴晒下持续使用24小时录制会增加发热量,有可能会因为因整体温度持续过高而导致外壳变形,因为持续过高的温度都可以把中控台晒融化了,所以不建议停车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持续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