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观察蛙的生长发育过程

观察蛙的生长发育过程

观察蛙的生长发育过程
【背景】两栖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和发育类型
大部分两栖动物是体外受精,卵生,变态发育。

每年四月中下
旬进入青蛙的繁殖
季节。

雌雄蛙经抱
对将卵细胞和精子
产在水中,青蛙从
受精卵发育成幼体
的过程是在水中进
行的。

由受精卵刚孵化出的蝌蚪,用头部两侧的外鳃进行呼吸。

随着外鳃的消失,长出内鳃,这时的蝌蚪不仅外形像鱼,而且内部结构也与鱼相似。

经过40多天,蝌蚪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随着尾和内鳃的萎缩消失,肺逐渐形成,发育成能够登陆的成蛙。

青蛙的发育经历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时期,而且蝌蚪和成蛙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方面,有着显著的变化,而且改变的形态又是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动手做】观察蛙的生长发育过程
(一)蛙卵的采集
青蛙在春季繁殖。

要采集新鲜的青蛙受精卵,最好在雨后(特别是大雨后)的第二三天,早晨6点之前,在稻田、水沟和池塘的水中
采集。

青蛙的受精卵呈球形,直径为
1.7~2mm,卵外包有胶质膜,卵彼此
相连组成卵块。

发现卵块后,先取一
些水和水草,盛在预先准备好的桶中,
然后用长柄勺轻轻地从水中捞出蛙卵
块,移入桶中。

捞取蛙卵块时需注意:
不能用力过猛,更不能把卵块随意倾倒入桶中。

(二)受精卵的孵化
要使受精卵孵化成蝌蚪,最好采
用青蛙自然产卵水域中的水。

如果
用自来水,应该先用沙进行过滤,
放置1天后才可以使用。

青蛙胚胎
的发育需要足够的氧气,每100mL
水中最多放50个受精卵,容器盛水深度以3~10cm为宜,最深不要超过15cm,最好在水中放些水草。

在人工培养条件下,温度保持在22~25℃之间。

满足了以上条件,受精卵经过三四昼夜,就能孵化成蝌蚪出膜。

(三)蝌蚪的饲养
蝌蚪的饲料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最简便的饵料是馒头碎屑或碎饭粒,也
可以给少量煮熟的蛋黄或敲碎螺蛳作
为动物性饲料。

初期给饲料要少,
以后逐渐增加,每天定期投饲料一
次,不宜过多,以免饲料残留水中
引起腐败。

要保持水质清新,每隔
一两天换一次水。

在饲养过程中,
每天观察记录蝌蚪的变化。

(四)幼蛙的登陆
蝌蚪发育成幼蛙后,幼蛙可以离水登陆,再逐渐长成为成蛙。

当玻璃缸中的蝌蚪发育成带有短尾的幼蛙,并开始用肺呼吸时,必须放去一部分水,露出半个缸底或在水面上放一块小木条,以供幼蛙登陆用,也可以用小石块代替。

待观察结束,可将幼蛙放归大自然。

【继续做】寻找两栖动物大家庭中的成员
地球上现存的两栖动物的物种较少,常见的种类有:青蛙、大鲵、蝾螈、蟾蜍等。

春暖花开的时节,同学们可以到池塘、水沟边或清澈的小溪中寻找两栖动物的踪迹,认识两栖动物大家庭中的成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