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一章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第十一章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形成氢键后1H核屏蔽作用减少,氢键产生去屏 蔽效应。
H
H3CH2C O H O CH2CH3 5.72ppm CCl4 3.7ppm
OH OH
H OO
CH3
7.45ppmCCl4 4.37ppm
20:02:52
5.质子交换对化学位移的影响
(1)可交换氢(活泼氢) 与N、O、S 等相连的 H,交换速度:OH > NH > SH
20:02:52
12
13
11
15
10
14 54
10.5 10.0
2
1
8
9
7 6
3 2
NH
9.5
20:02:52
9.0
8.5
8.0
7.5
7.0
6.5
6.0
5.5
9.85
7.29 7.28 7.27 7.26 7.25 7.25 7.15 7.15 7.13 7.13 7.12 7.12 7.08 7.08 7.07 7.07 7.06 7.05
1.屏蔽作用(shielding effect)
理想化的、裸露 的氢核;满足共振 条件:
0 = H0 / (2 )
产生单一的吸收峰;
20:02:52
B =(1- )B0 :屏蔽常数。 越大,屏蔽效应越大。
0 = [ / (2 ) ](1- )B0
由于屏蔽的存在,共振需更强的外磁场(相 对于裸露的氢核)。
20:02:52
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化学位移 ②烯烃
端烯质子:H=4.8~5.0ppm 内烯质子:H=5.1~5.7ppm 与烯基,芳基共轭:H=4~7ppm
③芳香烃
芳烃质子:H=6.5~8.0ppm 供电子基团取代-OR,-NR2 时:H=6.5~7.0ppm 吸电子基团取代-COCH3,-CN,-NO2 时:H=7.2~8.0ppm
第十一章 核磁共振波谱
分析
一、核磁共振与化学位移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chemical shift
二、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第三节
factors influenced chemical shift
20:02:52
二. 化学位移的表示方法
(1)位移的标准 没有完全裸露的氢核,没
有绝对的标准。
相对标准:四甲基硅烷(TMS) Si(CH3)4 (内标)
规定:它的化学 位移 TMS = 0
(2) 为什么用TMS作为基准? a. 12个氢处于完全相同的化学环境,只产生一个尖峰; b. 屏蔽强烈,位移最大。与有机化合物中的质子峰不重迭; c. 化学惰性;易溶于有机溶剂; d. 沸点低,易回收。
O
H
C OH C O
O ~2.1
H3C C
~3.0
~1.8
H 3C N H3C C C
~3.7 H H3C O
H CC
~0.9 H3C C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化学位移 δ(ppm)
20:02:52
• 取代基的电负性 • 磁各向异性 • 氢键 • 环烷基的环电流效应 • 溶剂特性
20:02:52
1.诱导效应 --去屏蔽效应
与质子相连元素的电负性 越强,吸电子作用越强,价电 子偏离质子,屏蔽作用减弱, 信号峰在低场出现。
例如:碘乙烷
CH3 , =1.6~2.0,高场; CH2I, =3.0 ~ 3.5, 低场
20:02:52
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化学位移
-COOH:H=10~13ppm
-OH: (醇)H=1.0~6.0ppm (酚)H=4~12ppm
-NH2:(脂肪)H=0.4~3.5ppm (芳香)H=2.9~4.8ppm (酰胺)H=9.0~10.2ppm
-CHO:H=9~10ppm
20:02:52
常见结构单元化学位移范围
(3)苯环
苯环上的6个 电子产生较强的诱 导磁场,质子位于 其磁力线上,与外 磁场方向一致,去 屏蔽。
20:02:52
20:02:52
3.共轭效应
=3.99
H2C=CH2
=5.28
H OCH3
C=C
H
H
=3.85 =6.38
=6.28 O
H
C
C=C
CH3
= 2.20
H
H
=6.18 =5.82
甲醇
-O-H, 大 低场
- CH3 , 小 高场
20:02:52
电负性对化学位移的影响
F CH3 Cl CH3 Br CH3 I CH3
4.26
3.05
2.68 2.60
H3C Br H3CH2C Br CH3(CH2)2 Br CH3(CH2)3 Br
2.68
1.65
1.04
0.90
H3C Cl 3.05
化学位移与核磁共振图 谱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chemical shift
20:02:52
NMR的直接信息
化学位移() 耦合常数(J) 信号强度(I) NOE效应() 驰豫时间(T1/T2)
20:02:52
一、化学位移chemical shift
屏蔽作用的大小与核外电子云密度有关。
20:02:52
2. 化学位移:chemical shift
在有机化合物中,各种氢核 周围的电子云密度不同 (结构中不同位置)共振频率有差异,即引起共振吸收峰的 位移,这种现象称为化学位移。
由于化学位移的大 小与氢核所处的化学 环境密切相关,因此 就有可能根据 的大 小来判断H 的化学环 境,从而推断有机化 合物的分子结构。
20:02:52
(3)化学位移
= [( 样 - TMS) / 工作频率 ] 106 (ppm) = [( BTMS - B样 ) / B工作频率 ] 106 (ppm)
小: 屏蔽强,共振需要的磁场强度大,在高场出现,图右侧;
大: 屏蔽弱,共振需要的磁场强度小,在低场出现,图左侧;
20:02:52
4.27 4.27 4.26
3.23 2.74 2.73 2.72 2.54 2.52 2.52 2.51 2.34 2.33 2.32 1.80 1.79 1.79 1.78 1.78 1.77
5.0
9
4.5
4.0
NMR的直接信息
3
3.5
1
3.0
5 48
2.5
2.0
7
1.5 ppm
例题, 某质子的吸收峰与TMS峰相隔134Hz。若 用60 MHz的核磁共振仪测量,计算该质子的化学 位移值是多少?
20:02:52
四.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化学位移
①饱和烃
-CH3: -CH2: -CH:
CH3=0.791.10ppm CH2 =0.981.54ppm CH= CH3 +(0.5 0.6)ppm
O CH3 N CH3
C C CH3 O C CH3
CH3
H=3.2~4.0ppm H=2.2~3.2ppm H=1.8ppm H=2.1ppm H=2~3ppm
活泼氢可与同类分子或与溶剂分子的氢进行交换: ROH (a) + R’OH (b) = ROH (b) + R’OH (a) ROH (a) + HOH (b) = ROH (b) + HOH (a)
(2)可交换氢的化学位移范围较宽,峰位不固定,易干 - 扰其它质子的测定,故常用重水将其交换掉。
ROH + DOD = ROD + HOD 只在 4.7ppm 出现HOD的质子峰
20:02:52
3.70
OCH3 6.81 7.19
6.80
给电子效应
OO N
8.20 7.57
7.57
吸电子效应
20:02:52
O
H3C
CH
CC
Hx'
Ha
Hb
6.87
6.03
CHO
Ha Hx 7.31
Ha 7.82 SO3H
Hb Cl
20:02:52
Hb 7.50
4.氢键效应
解: δ = 134Hz / 60MHz 106 = 2.23 (ppm)
改用100 MHz的NMR仪进行测量,质子吸收峰 与TMS 峰相隔的距离,即为相对于TMS的化学 位移值Δν Δν = 2.23 100 = 223Hz
20:02:52
三、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factors influenced chemical shift
Cl H2C Cl
5.33
Cl HC Cl
Cl 7..24
20:02:52
2.磁各向异性效应
(1)双键 价电子产生诱导
磁场,质子位于其 磁力线上,与外磁 场方向一致, 去屏蔽。
20:02:52
(2)叁键
价电子以圆柱形环绕叁键运行,产生诱导磁 场,分子轴向磁场与外磁场方向相反,产生屏 蔽效应。
20:02:5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