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督查工作要抓住四个关键点
做好督查工作是党委办公室的一项重要职责,为此,我们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和重要部署,结合实际,努力在抓好四个关键点上下功夫,以推动县委决策的落实。
一、抓牢“着力点”。
即牢牢抓住决策督查这个着力点。
搞好决策督查不仅是推进决策落实的重要手段,更是督查工作的“重头戏”。
只是牢牢将决策督查抓在手上不放松,才能做到重点突出,促进督查工作见实效、上水平。
去年,我们根据县委全年工作要点,对全年工作进行分解立项,筛选、疏理出14个方面59项重点工作,制定了《全县重点工作目标责任落实方案》,并严格按季度对各项工作跟踪问效,进行全程督查,将落实情况以专报形式向领导反馈并通报全县,有力地促进了各项目标的顺利完成,保证了县委重大决策的落实。
二、抓住“关注点”。
即紧紧抓住县委领导的关注点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点。
一是领导关注点。
对土地延包、基金欠款清理整顿、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等领导急需了解掌握情况的各项工作,及时组织督查人员深入基层调查了解,收集情况,迅速反馈。
农村合作基金会清理整顿开始后,我们根据基层干部群众反映,及时整理编发了《农村基金会清理整顿产生的影响集中在四个方面》的专报,从乡村公益事业建设,基金会工作人员安置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应予重视的问题,较好地发挥了参谋服务作用。
同时,对小城镇建设、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五金工具企业自营出口等领导关注的问题深入调研,分别提出了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合理建议,多数被县委采纳。
二是群众关注点。
面对“入世”给农业带来的冲击,部分群众对“种植什么,发展什么”一时无所适从,根据县委领导安排,我们会同农业部门组织2个调查组,分别深入5乡镇对粮棉、蔬菜、果树及部分种植模式效益情况进行细致调查,提出了加大粮棉、果树品种更新换代,推广模式等建议,然后以专报形式印发全县,从而对转变全县农民种植观念、发展市场农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抓准“梗阻点”。
即抓准决策落实过程中不落实的环节和问题,也就是抓准阻碍决策落实的难点。
这就要求督查人员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求真务实、敢于碰硬的作风,对影响落实的“梗阻点”抓得准,查得出,督得实。
为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关于治理“三乱”创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的实施意见》,设置了5条“高压线”。
针对个别执法部门执行不力或落实不到位问题,及时组织县委督查室、政府办督办科、纪检委执法室成立调查组,深入20多家企业、4个专业市场、75个个体工商户进行调查走访,查出了存在问题较多的6个执法问题,调查组如实呈报县委领导,引起了县委高度重视,县委在对这些部门进行严肃批评教育的同时,责令其制定了限期整改措施,并严格落实,有效遏制了“三乱”蔓延,增强了治理的整体效果。
四、抓实“空白点”。
即在督查领域上进一步拓宽,在督查方法进一步创新。
一是拓宽督查领域。
在抓好县委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督查的基础上,延伸督查“触角”,将乡镇大事实事纳入督查范畴,年初,我们及时下发通知,要求各乡镇将今年确定的大事实事上报县委督查室,然后以“督查专报”形式汇编印发,并每月组织一次抽查,每季度组织一次普查,使各级部门抓落实的积极性普遍得到提高。
二是创新督查方法。
对跟踪督查、新闻督查,通报督查,联合督查等多种督查方法进行综合运用,为推进我县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我们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写出了《我县农业如何对接市场》调查报告。
同时,将部分乡镇、村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订单农业”的好经验、好做法在专报刊登,这种有建议、有经验的督查活动,为其他乡镇、村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路子,使全县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
报送:市委督查室,市委常委、市人大、政府、政协、
纪委领导同志
送发: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县(市、区)委书记
(打印12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