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口义齿概述专科课件
一 定义
全口义齿
为牙列缺失患者制作的义齿
无牙颌 牙列上不 存在任何 天然牙或 牙根
组成 人工牙 基托
固位 为牙列缺 失患者制 吸附力 作的义齿 大气压力
支持 粘膜支持
第一节 概述
几个重要概念
学习全口义齿, 必须掌握的几个重要概念!
颌
位
颌位,即下颌骨的位置。下颌骨可 以上下、前后、左右运动,因此它 有很多位置。其中,有重复性、又 有临床应用意义的,只有以下三个 位置,即牙尖交错位、下颌姿势位 及下颌后退接触位。
• 翼上颌切迹 上颌结节的后部, 是上颌全口义齿 两侧后缘的界限
口腔本部
• 切牙乳突 缓冲 与上颌中切牙之 间的距离相对稳 定,作为排列上 颌中切牙的参考 标志
• 腭皱 辅助发音
• 上颌硬区(上颌隆突 或腭突) 缓冲
• 腭小凹:腭中缝两侧, 义齿后缘一般 应在腭小凹后2mm 左右处
• 颤动线
第十三章 全口义齿
牙列缺失的定义
牙列缺失
上颌牙列缺失 下颌牙列缺失
上、下颌牙齿全部缺失 上颌牙齿缺失
下颌牙齿缺失
牙列缺失的病因
• • • • • • • 龋病 牙周病 老年生理退行性改变 全身疾患 不良修复体 外伤 先天性无牙颌
牙列缺失的影响
咀嚼功能 美观 发音 心理
颅骨、颌骨骨质
应该积极防治
第三类:软腭短,垂直向下弯曲, 后堤区宽度小,不利于 义齿后缘封闭固位。
(二)无牙下颌的解剖标志
• 颊侧翼缘区:下颌后弓区, 下颌牙槽骨吸收平坦时称 颊棚区,义齿在此区可有 较大范围的伸展,利于义 齿固位和承受合力。 下颌颊系带与嚼肌下段前 缘之前,外界是下颌骨外 缘,内侧牙槽嵴的颊侧斜 坡,前缘是颊系带,后缘 是颊系带 • 远中颊角区 咬肌前缘,颊侧翼缘区之 后,不能伸展过多(受咬 肌活动影响)。
• 唇系带 中切牙近中交界处 口轮匝肌附着 功能修整,“v”字形切迹 • 颊系带 双尖牙牙根处 提口角肌 前弓区和后弓区,前弓区结 缔组织疏松,在不影响上 唇活动的前提下尽量将义 齿唇侧基托伸展至粘膜皱 襞
• 颧突 第一磨牙根部 缓冲 • 上颌结节 上颌牙槽嵴末端 圆形骨突 上颌义齿基托的颊侧翼缘 应充满在此间隙利于义 齿的固位和稳定。
• 磨牙后垫:位 于磨牙后三角 上,是下颌全 口义齿后届封 闭区,下颌全口 义齿的后缘应止 于磨牙后垫的前1∕3—1∕2处 排列人工牙的标志:垂直向:下颌第一磨牙的牙合平面应 与磨牙后垫的1∕2等高;前后向:下颌第二磨牙应排在 磨牙后垫前缘;颊舌向:磨牙后垫的颊面舌面与下颌尖 牙的近中面形成一个三角形,下颌后牙的舌尖应位于此 三角形内
颤动线
颤动线:位于软腭与硬腭交界的部位,当发“啊”音 时此区出现轻微的颤动现象,也叫“啊”线。 前颤动线:翼上颌切迹与 腭小凹连线上 后颤动线:腭腱膜与软腭 肌的连接区 后堤区:前后颤动线之间, 上颌义齿后缘的封闭区, 可稍加力。宽约2―12mm,平均8.2mm。
第一类:腭穹平坦,软腭长,后堤 区宽度大,利于后缘封闭。 第二类:介于第一类与第三类之间。
牙列缺失后对人体的影响
为无牙颌患者 献上我们的爱心
我国全口义齿修复的现状
口腔科会做治疗的医师多 , 能做修复的少
会镶全口义齿的医师多, 能做高水平义齿的少
会做全口义齿的医师多, 会修改义齿的少 需要重新制作义齿的患者多, 实际制作了的少 需要定期复诊的多,实概述
颌
位
牙尖交错位(ICP)即牙尖交错咬合 时的下颌位置,它依牙尖交错牙合 而存在,随牙尖交错牙合的变化而 改变,因此它又名牙位。此位是不 稳定的,会因牙齿本身的改变,如 牙合面的磨耗,牙位的改变以及牙 齿的缺失等,产生适应性的改变。
颌
位
后退接触位(RCP):每一个人都有牙 尖交错位。下颌从牙尖交错位能后退约1 毫米,此时,后牙牙尖斜面部分接触, 前牙不接触,髁突位于其在下颌窝中的 最后位置,下颌的这个位置称为后退接 触位(retruded contact position, RCP);是下颌的生理性最后位。约占 92%,不能后退者称一位、即ICP。
• 追溯历史 展望将来
全口义齿使用的材料
兽骨牙
桦木托
硫化橡胶 无法修改 制作工艺复杂
丙烯酸树脂
Acrylic Resin
钛 Titanium
优 点
生物相容性好 密度低 4.5g/cm3
比强度高
抗拉强度/密度
氮化钛
全口义齿 Complete Denture 总 义 齿 Full Denture
颌
位
下颌姿势位(MPP) :当人直立或坐正时, 两眼平视前方,不咀嚼、不说话、也不吞咽 时,下颌所处的位置称为下颌姿势位以前认 为下颌在此位时,处于休息状态,没有功能, 故称其为下颌休息位或息止颌位。但用肌电 仪测量此位的颌肌肌电图,升颌肌的肌电图 有电位活动,其最低点在张口约8.6 mm时, 而不是下颌休息位。因此,不再称其为休息 位,改称下颌姿势位。
• 舌系带
舌下腺
下颌隆突:相当 于 下颌前磨牙区 舌侧的骨突 缓冲
• 下颌舌骨嵴: 内斜线 缓冲
• 舌侧翼缘区:与下 颌全口义齿舌侧基 托接触的部分
二、无牙颌组织结构特点
1、无牙颌的分区 主承托区:垂直于合力方向的区域,承受合力 的主要部位 副承托区:与合力方向成一定角度的区域, 包括下颌牙槽嵴的唇颊和舌腭侧,不包括 硬区 边缘封闭区:义齿边缘接触的软组织部分, 义齿基托边缘应为略厚的圆钝形,与移形 黏膜吻合 缓冲区:上颌隆突、颧突、上颌结节的颊侧、 切牙乳突、下颌隆突、下颌舌骨嵴以及牙 槽骨上的骨尖骨棱等部位。
4
1
4
1
4
1
2 4
1
3
2 5
1
4
2 4
1
2
5
4
4
1、主承托区
2、副承托区 3、缓冲区 后堤区
4、边缘封闭区
5、
2、义齿间隙和义齿表面 *义齿间隙
义齿间隙
• 义齿表面
组织面
咬合面
抛光面
磨光面
组织面
复习思考题
• 上下无牙颌解剖标志各有哪些? • 如何确定后堤区的位置及类型? • 切牙乳头、磨牙后垫对全口义齿排牙有何指导 意义? • 阐述无牙颌的分区与全口义齿基托的关系。 • 全口义齿的各个表面对义齿固位稳定有何作用?
全口义齿的结构
人工牙
Artificial Teeth
基托
Base Plate
第一节 全口义齿修复有关的基本知识
一、无牙颌的解剖标志
(一)无牙上颌的解剖标志
1、牙槽嵴 2、口腔前庭 3、口腔本部
牙槽嵴 高度角化的鳞状上皮 粘膜下层与骨膜相连
能承担较大的咀嚼压力
承担义齿咀嚼压力的主 要区域
口腔前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