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谈怎样帮助初中生学好“英语”语法

谈谈怎样帮助初中生学好“英语”语法

谈谈怎样帮助初中生学好英语语法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发现上语法课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情。

教师尽管讲得头头是道、精疲力竭,学生却听得枯燥乏味,显得没精打彩。

即使上课听懂了,课后的练习也会做得五花八门,漏洞百出。

如果是教授时态的话,那更是上课一清二楚,下课稀里糊涂。

单项训练还好,要是新旧知识掺杂在一起的话,那么学生就会被搞得焦头烂额,无所适从,真所谓“剪不断,理还乱”。

结果是教师费力,学生乏味,从而影响班级整体的教学质量。

其实,初中英语教学中语法知识点并不多,语法规则也并不复杂,只要教师勤动脑,想方设法地运用些技巧与方法,相信语法课也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将语法学好用好。

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教好与学好语法的有关问题。

一、让学生了解学习语法的重要性:
英语语法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为了很好地表达思想而建立的结构框架,它是思考的结果,思维的产物。

而供人们学习的系统语法,同样是语言学家们对英语进行系统研究,即系统思维的成果。

语法的产生离不开系统思维,语法的学习同样不能离开系统思维。

学习英语语法意味着对所学的英语展开思维或再思维,而且是全面而深入的系统思维,由此不难认识到,英语语法的学习毫无疑问是应该肯定的。

张威廉先生说过“中国中青年人学外语必须搞清楚语法。

”“语法是语言的规律,它本来也是根据实际运用语言的经验而得来的,…在初学阶段还没有很多运用外语的实际经验可作总结,先学一点语法对不断总结经验确实大有帮助。

”朱光潜先生如是说:葛传槼先生也表达了同样的见解“英语语法是英国语言的实际用法,…学习语法比不学习语法好,这点可以说是毫无疑问的。

”从理论上和这些名人的言语中,我们不难看出,学习语法的重要性。

因此,教师在上语法课前,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法的意义。

如果不让学生学好外语语法,就会降低外语学习的效果。

例如:无法听懂教师上课,无法用外语和别人交流,无法看懂课文和阅读文章,无法用外语进行作文。

即使想说想写,但表达出来后,不是别人看不懂,就是中国式的外语。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英语已经走遍全世界,学好了语法,能为学好英语服务,同时也是同时代看齐,做时代的新青年,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学生一般都是有“向师性”的特点。

相信通过教师的一番循循善诱,要他们明白学习语法的重要性是不难做到的,思想上有了准备,学习态度也会跟着转变,有了这种动力,学生们整体学习语法的劲头就会更足。

二、注重语法课的趣味性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上语法课时,教师要尽可能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生动有趣,要设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以前的教师,较多的是注重一个人唱独脚戏,光顾着有条不紊、一丝不苟地将语法知识梳理出来,而忽略了学生只在是被动地接受。

由于形式单一,刻板枯燥,学生的克制力又往往比较弱,一
不留神,就会开小差,跟不上教师的思路,这样的话,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

可以这么说,脱离实际的、没有学生参与的语法课,很难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又怎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呢?举个例子,在讲解形容词的比较级与最高级时,教师若只是单纯地讲解句型结构:Tom is taller than Jim,Dave is the tallest in our class.然后让学生们死记硬背,仿照A+be+形容词比较级
+than+B;A+be+the+形容词最高级+范围(如in our class;of all the boys…)再做些句子翻译。

如果是这样的话,倒不如让同学们与自己作比较、讨论。

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生动有趣。

你可以叫两位同学站在讲台上,让同学们去比较,说出各种比较结构的句子,如:xxx is taller
/shorter/fatter/thinner/younger/older than xxx.既学习了语法知识,又学会了实际应用,从而无形中使得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有了兴趣。

讲形容词最高级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让同学猜测,如:Who is the tallest in our class? Who is the shortest/fattest/youngest in our class?同学们就会七嘴八舌、兴趣盎然地思考、回答问题。

只要教师注意控制好课堂纪律,这样的语法教学形式是大多数学生乐于接受的。

因为初中生的性格特征决定了他们不象成年人那样会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去做某一件事情。

所以教师要重视上课时应不时地作些相应的变化,从而来提高他们对语法课的兴趣,争取将语法课上得情趣盎然,慢慢地学生就会喜欢上语法课的。

三、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语法课不管如何上得轻松有趣,但它毕竟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而过于理论性的内容往往是比较枯燥的。

尽管大多数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确实加深了对语法知识的理解、记忆,但仍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课上知道得不多,课后也不去认真对待,因而过不了多久就会忘得一干二净。

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要想理解深入,融会贯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心理学告诉我们:记忆分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两大类,生活中很多事情,即使你不去过分留意,也会在脑子里留下印迹,但有一些抽象的、理论性的东西,如果不去进行有意注意,过不了多久就会遗忘掉。

语法这种东西就是这样的,比如:现在进行时态的教学中,课堂上同学们都会模仿:She is writing now;I am reading now;They are listening now.但教师如果不叫同学们有意识去记住它的构成形式:be +doing(现在分词)的话,不久就会有学生在做练习时要么做成she writing 或I am read。

有时教师甚至要重复若干遍后学生才会记住。

因而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学生上课要专心听讲,记笔记要善于总结,要诚实,不要不懂装懂,要不耻下问。

因为它比较抽象,所以如果不进行有意记忆的话,学习时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的。

那些平时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是很难学好语法的。

四、注重语法教学中的拓展性
语言是非常灵活的东西,语法知识则相对稳定,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拓展思维方式,而不是去生搬硬套句型结
构,否则,稍微有点变化,学生就可能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应付。

例如:在be going to +do 的将来时态中,如果只是硬记构成形式,就很有可能在实际运用中出现错误。

比如:我们下个星期天将去游泳,有的学生就会做成We are going to go swimming next Sunday. 因为象go 、come、 leave等短暂性动词一般用现在进行时表示将来,但他们不知道。

对初中的学生来说,他们只懂模仿句型,一时未必能掌握得很好。

另外,如some 、any 两词,学生一般都知道some用于肯定 any 用于否定句、疑问句。

于是在下列句子中,学生容易出错:Would you like to drink some water? 学生往往弄不清为什么要用some而不用any。

在教学比较级的句子中,学生大多数会做有than 出现的句子,但如果不出现than,如:you aren ˊt careful this time,but I hope you (careful) next time.学生就不一定会做了。

由此可见,语法规则也不过是适用于一般情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五、注意语法教学中知识体系的联系性与对比性: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又是相对独立的。

语法知识的学习也是这样,既要把握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之处,也要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

当我们学习到“remember to do sth.”与“remember doing sth.”时,教师可以将它与“forget to do sth.”与“forget doing sth.”联系起来。

将这一类词的用法归纳在一起后,有助于学生对新学知识的掌握并与前面所学知识的联系起来。

还有如“take ”与“bring”,“borrow”与“lend”等词的教法学法也是如此。

再者,时态的教法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初中课本的时态教学是按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将来时——一般过去时——过去进行时等这样的顺序来完成的。

教师在进行某个时态的教学时,可以先复习以前所学时态知识,再进行新的内容的讲解。

例如,在学习过去进行时态时,教师就应该联系现在进行时,既要分清它们的相同之处,又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

相同的是都表示动作的正在进行,动词都用现在分词;不同的则在于:时间状语不同,一个用过去时间,另一个用现在时间,助动词也不同,前者是was/were,后者是
am/is/are. 这样一来,相当于架起了一座桥梁,融合了新旧知识,比纯粹教授新知识更能让学生一目了然,思路清晰。

除了上面的学习方法与技巧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其他教学方法,如图表法、归纳法、演绎法等等。

总之,教授语法只要是学生易懂爱学,能够达到教学目的的,就是最好的。

学好语法的目的本身就是为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打基础,为提高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服务。

通过语法教学,同样也能发展学生的智力。

弄清了语法规则,就会对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有所帮助。

只要这样的目标达到了,也就证明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是有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