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控制理论习题解答第一章考试题库1、重庆三峡学院04至05学年度第2 期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考试试题册A卷(02级电信)一、填空(本题共20 分,共10小题,每题各2 分)l.自动控制是。
2.反馈控制的基本原理是。
3.一个反馈控制系统通常由、、、、、等几个部分组成。
4.按给定量的运动规律,控制系统可分为、、。
5.系统的频率特性是指。
6.一个设计性能良好的控制系统,应当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
7.根轨迹的模值方程为 ,相角方程为。
8.非线性特性的描述函数定义为。
9.对于高阶系统,系统主导极点是指。
10.采样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定义为:。
二、(本题共15 分)某工业过程温度控制系统如图所示,电位器上设定的电压u r是系统的输入量,箱体内液体的实际温度θ为输出量,插入箱体内的热电偶的输出Uθ与θ成正比。
试分析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并画出方框图。
二、(本题共15分)测得某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c(t)如图所示,已知该系统具有单位负反馈,试确定其开环传递函数。
四、(本题共15 分,共2小题)1)设某系统的特征方程式为:,试用劳斯稳定判据判别系统的稳定性。
2)下图表示开环传递函数G(s)的奈奎斯待图,P为G(s)的正实部极点数目,判定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a)(b)五、(本题共15分)已知最小相位开环系统的渐近对数幅频特性如图所示。
试求取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六、(本题共20分)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试设计一个串联超前校正环节,使系统的相角裕量不小于45度,截止频率不低于50rad/s。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考试试题A卷评分标准一、(本题共20 分,共10小题,每题各2 分)1、在没有人直接干预的情况下,通过控制装置使被控对象或过程自动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使之达到一定的状态和性能。
2、检测误差,用于纠正误差。
3、控制器、测量装置、比较装置、参考输入变换装置、执行机构、被控对象。
4、随动控制系统、定值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5、线性定常系统,在正弦信号作用下,输出的稳态分量与输入的复数比。
6、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7、8、9、有一个或两个闭环极点距离虚轴最近,这些极点在该高阶系统时间响应中起主导作用,而其它极点距离虚轴较远,可以近似忽略。
10、G(Z)=C(Z)/R(Z)。
二、(本题共15 分)三、(本题共15 分)四、(本题共15 分)1)不稳定,2)(a)不稳定、(b)不稳定五、(本题共15 分)六、(本题共20 分)2、重庆三峡学院04至05学年度第2 期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考试试题册B卷(02级电信)一、填空(本题共20 分,共10小题,每题各2 分)l.自动控制是。
2.反馈控制的基本原理是。
3.一个反馈控制系统通常由、、、、、等几个部分组成。
4.按给定量的运动规律,控制系统可分为、、。
5.系统的频率特性是指。
6.一个设计性能良好的控制系统,应当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
7.根轨迹的模值方程为 ,相角方程为。
8.非线性特性的描述函数定义为。
9.对于高阶系统,系统主导极点是指。
10.采样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定义为:。
二、(本题共15分)电冰箱制冷系统工作原理如图。
继电器的输出电压Ua就是加在压缩机上的电压。
简述工作原理,指出控制对象、执行元件、测量元件、被控变量、参考输入,绘出系统元件框图。
三、(本题共15分)已知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量为16.3%,峰值时间tp=1秒.试确定参数τ、K。
四、(本题共15 分,共2小题)1)设某系统的特征方程式为:,试用劳斯稳定判据判别系统的稳定性。
2)下图表示开环传递函数G(s)的奈奎斯待图,P为G(s)的正实部极点数目,判定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a)(b)五、(本题共15分)已知某开环系统的传递函数为:试绘制该系统的Bode图。
六、(本题共20分)设单位反馈I型系统原有部分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要求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v≥8,相角裕量γ>35度,设计串联校正装置。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考试试题B卷评分标准一、(本题共20分,共10小题,每题各2 分)8、在没有人直接干预的情况下,通过控制装置使被控对象或过程自动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使之达到一定的状态和性能。
9、检测误差,用于纠正误差。
10、控制器、测量装置、比较装置、参考输入变换装置、执行机构、被控对象。
11、随动控制系统、定值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12、线性定常系统,在正弦信号作用下,输出的稳态分量与输入的复数比。
13、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14、8、9、有一个或两个闭环极点距离虚轴最近,这些极点在该高阶系统时间响应中起主导作用,而其它极点距离虚轴较远,可以近似忽略。
10、G(Z)=C(Z)/R(Z)。
二、(本题共15分)三、(本题共15分)四、(本题共15分)1)不稳定,2)(a)稳定,(b)稳定。
五、(本题共15分)六、(本题共20分)4、重庆三峡学院 2005 至 2006 学年度第 2 期自动控制原理 课程考试试题册A 卷试题使用对象 : 物理与电子信息 院(系) 03 级 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1、2班(本科)一、(本题20 分)填空l .自动控制是指 。
2.PID 控制器输入输出关系表达式为:u (t )= 。
3.改善二阶系统响应的措施有: 、 。
4.开环对数幅率特性的低频段反映了系统的 ,中频段反映了系统的 和 , 高频段反映了系统 。
5.系统的频率特性是指 。
6.根据开环频率特性曲线绘制闭环频率特性曲线的两种图线是: 和 。
7.根轨迹的模值方程为 ,相角方程为 。
8.非线性特性的描述函数定义为 。
9.消除系统结构不稳定的措施可以有两种,一种是 ,另一种是 。
10.采样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定义为: 。
三、 (本题10 分)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主导极点?什么是主导极点分析法?2、简述绘制系统根轨迹图的步骤。
四、 (本题10 分)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试求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C (S )/R (S )。
四、(本题15分)设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01.0()(+=s s Ks G当K=10时,试求系统在单位阶跃函数输入时系统的阻尼比ξ、无阻尼自然频率n ω、峰值时间p t 、 超调量%σ和调整时间s t 。
五、(本题共15 分)已知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1()(213210++=s T s T s K K K K s G输入信号为)(1)()(t bt a t r +=,其中b a ,为常数。
试求系统稳态误差ε≤ss e 时,各参数应保持的 关系。
六、(本题15 分,共2小题) 1) 已知某调速系统的特征方程式为:0)1(16705175.4123=++++K s s s求该系统稳定的K 值范围。
2)下图表示开环传递函数G(s)的奈奎斯特图,P 为G(s)的正实部极点数目,试判定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七、(本题15分)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4)(+=s s Ks G试设计一个串联超前校正环节,使校正后系统的速度误差系数120-=s K v ,相角裕量45γ≥。
重庆三峡学院 2005 至 2006 学年度 第 2 期 自动控制原理 课程考试试题A 卷评分标准命题人 廖祥学 使用于 物理与电子信息 院(系) 03 级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1、2班(本科 ) 一、(本题20 分) 15、在没有人直接干预的情况下,通过控制装置使被控对象或过程自动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使之达到一定的状态和性能。
16、 )()()()(0t e Kd e Kt e K t u dtdD tI P ⎰++=ττ17、 误差信号的比例-微分控制、输出量的速度反馈控制。
18、 稳态精度,平稳性、快速性,对输入端高频信号的抑制能力。
19、 线性定常系统,在正弦信号作用下,输出的稳态分量与输入的复数比。
20、 等M 、等N 圆图,Nichole 图。
21、111-=--=∏∏==*ni imi ips zs K,⋅⋅⋅±±=+=-∠--∠∑∑==,2,1,0,)12()()(11k k p s z s ni im i iπ8、11212111arctanB A XB A XYN∠+=∠=φ9、改变积分性质,引入比例-微分控制。
10、)(/)()(z R z C z G = 。
二、(本题10 分)1、 主导极点:如果系统中有一个(极点或一对)复数极点距虚轴最近,且附近没有闭环零点;而其它闭环极点与虚轴的距离都比该极点与虚轴距离大5倍以上,则此系统的响应可近似地视为由这个 (或这对)极点所产生。
主导极点分析法:对于高阶系统,用主导极点对系统进行近似分析,从而将一个高阶系统简化为一 阶或二阶的分析的方法。
2、⑴分支数;⑵连续性与对称性;⑶起点与终点;⑷实轴上的根轨迹;⑸根轨迹的渐近线 ⑹根轨迹与实轴的交点;⑺出射角、入射角;⑻根轨迹与虚轴交点;(9)闭环极点和与积 三、(本题10分)12121211)()(H G G G G G G s R s C +++=四、(本题15 分)s t P 36.0=、%3.16%=σ、s t S 7.0=五、(本题15分)21213210T T T T K K K K b+<≤ε六、(本题15 分)1)9.111<<-K ,2)临界稳定 七、(本题15 分) sss s s G 054.01277.014.184.42.4)(++=++=4、重庆三峡学院05至06学年度第 2 期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考试试题册B (03级电信3班)一、(本题20 分)填空l .自动控制是指 。
2.反馈控制的基本原理是 。
3.一个反馈控制系统通常由 、 、 、 、 、 等几个部分组成。
4.按给定量的运动规律,控制系统可分为 、 、 。
5.系统的频率特性是指 。
6.一个设计性能良好的控制系统,应当满足 、 、 三个方面的要求。
7.根轨迹的模值方程为 ,相角方程为 。
8.非线性特性的描述函数定义为 。
9.消除系统结构不稳定的措施可以有两种,一种是 ,另一种是 。
10.采样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定义为: 。
二、(本题10分)回答下列问题 1、 简述绘制系统根轨迹图的步骤。
2、 频率特性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三、(本题10分)通过方框图变换,求取下图所示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四、(本题15分)设一随动系统如图所示,要求系统的超调量为0.2,峰值时间s t p 1.0=,试求:1)增益K 和速度反馈系数τ。
2)根据所求的 值,计算该系统的 。
s r t t ,τ,K五、(本题15分)已知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04()12(10)(22+++=s s s s s G 试求当参考输入信号为221)(t t t r ++=时,系统的稳态误差。